2023考研英语中,很多考生认为翻译难度比较大 ,尤其是在遇到长难句时不知道如何分析。为了方便大家更有效去准备考研英语中的翻译题型,下面天任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3考研英语翻译复习指导:理解英汉语言的差异”,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2023考研英语翻译复习指导:理解英汉语言的差异
英汉语言的主要差异
正如第一节所述,就基本的句型结构(简单句)或句子主干(主语、谓语和宾语)而言,英语和汉语基本上是相同的,可以相互直译或顺译,这是两者可以互译的基础。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受不同的传统习惯、思维方式、历史文化等的影响,英语和汉语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并不能简单地直接转化,这是两者互译的困难所在,也是吸引众多翻译精英不懈努力的魅力所在。所以,除了掌握一些必要的翻译技巧之外,要做好英译汉的翻译工作或顺利通过考试,还必须要通过大量的亲身实践,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的比较研究,掌握两者之间的主要差异及其处理方法,进一步加强自身对英语的理解能力和对汉语的驾驭能力,从而提高翻译的综合能力。
对于考研翻译来说,接触过的考生都知道,它的五句话基本上都是复杂的长句,不但句子较长,而且句式复杂。基础扎实的同学,或许还能理清结构,知道所要表达的意思,但即使如此,要想找到确切的汉语表达方式,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大多数考生认为,做考研翻译就像但丁的三部曲:阅读理解是地狱,转化表达是炼狱,考分满意是天堂。事实上,如果考生能够对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结构方面的差异有所了解,掌握两者之间的一些转化规律,再假以时日反复练习,做好考研翻译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获得天堂般的感受也是指日可待。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众多语言学前辈的研究成果,在此总结出英汉语言在结构方面的一些主要差异,相信对各位考生必有所裨益。
一、英语重形合 汉语重意合
就整体结构和表达方式而言,英语是一种形合性的语言,而汉语则是一种意合性的语言。英语的句子一般是按照固定的结构和方式来组织和表达的,偏重于形式;汉语的句子则是按照其字词的含义来组合和连接的,表达方式灵活多变,偏重于语意。英语句子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时态、标点符号、连接词等表示得一清二楚;而汉语句子之间的关系则要靠句子本身的语意来表现。
【例 1 】 Another attempt, and you ’ ll succeed.
【译文】再试一次,你就会成功。
或:只要再试一次,你就会成功。
【分析】本句是一个由 and 连接的简单并列句,一般将来时态明确表明了两句间的动作关系。但汉语译文就比较灵活,句子之间的关系主要靠语意来表达,关联词可译(括号内译文)也可不译,习惯于不译。
【例 2 】 Now the integrated circuit has reduced by many times the size of the computer of which it forms a part, thus creating a new generation of portable minicomputer.
【译文】现在集成电路成了计算机的组成部分,使计算机的体积大大缩小,从而产生了新一代的可携式微型计算机。
【分析】本句是由一个主句、一个定语从句和一个分词状语组成的主从复合句。主句用现在完成时,定语从句用一般现在时,再加一个由 thus 连接的现在分词短语作状语,通过时态、逗号、关联词和现在分词短语把各句之间的关系表达得非常清楚。而汉语则在对各句简单陈述的基础上,通过调整语序和运用“使”、“从而”的词意把各句之间的层层递进的因果关系表达出来。
掌握“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差异是做好英汉互译的核心。英译汉时,要尽量在理清英语各句关系的基础上,打乱其原有的句式结构,按照“汉语重意合”的表达习惯和方式,重新组织句序;相反,在汉译英时,要把汉语各个分句的关系尽量用连接词、时态和标点符号等予以表示,最后按照英语的表达习惯组合成复杂的句子结构。例如,众所周知的,虽然“ long time no see ”(好久不见了)这句典型的中式英语也广为接受,但它是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 , 是典型的不顾英语语法和句型结构的误译。其实,按照英语的语法结构,应该这样表达: It ’ s a long time since we saw.
此外,在做英译汉时,要尽量避免“翻译腔”。所谓“翻译腔”,就是指英文的意思虽然勉强能懂,但直译或硬译的痕迹到处可见,“洋味”太重,可读性太低。究其原因,一是实践较少,经验不足;二是语言能力有限,重形式而轻内容,没有掌握英汉两种语言的基本差别和一些必要的翻译技巧,见到什么就翻译什么。
【例 3 】 When a representative exceeds his allotted time, the President shall call him to order without delay.
【译文】(翻译腔)当一位代表超过他的分配时间,主席将告诉他命令,不要推迟。
(改进)(如果)代表发言超过规定时间,主席应督促他遵守规则。
【分析】该句是一个 when 引导的主从复合句,看似一个简单的“主将从现”句,但却不能直译成汉语(如第一句译文)。 When 从句其实表示一种假设,如果直译成“当……时候”,就没有表达出原句的逻辑关系; his 这样的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翻译成中文时可以不译; shall 是个情态动词,不是将来时; order 是名词,表示“规则”,不能硬译为“命令”。
二、英语句长复杂 汉语句短简练(略)
三、英语多被动语态 汉语多主动语态
尽管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被动语态,但相比较而言,英语更喜欢使用被动语态,特别是在一些正式的书面文体中,比如科技英语、医学英语等。有时,汉语也会经常使用一些由“被”引导的被动句,但是更多的时候是用主动表被动,比如由“让”、“给”、“由”、“据”等词语表达的句子。所以,在英译汉时,要尽量把英语的被动句翻译成汉语的主动句,尤其是一些习惯的表达方法,比如: it is said that …(据说……), i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hat …(大家普遍认为……)等这些约定俗成的习惯用法。一般说来,可以把英语句子的主语变成汉语句子的宾语,再将被动语态部分翻译成主动;如果英语句子有 by 引导的施动者,将其译为汉语的主语;如果没有,则可不要或根据需要予以补充。
【例 5 】 It was still thought unusual in some places that programs could be called up by viewers to be displayed on their TV screens at home.
【译文】有些地方的人们仍然认为,观众打电话要求在自己家里的电视屏幕上播放节目是一件不平常的事情。
【分析】原文中有三个被动语态形式 was thought, could be called up, to be displayed, 都译成了汉语的主动语态:“认为”、“打电话”和“播放”。其方法是: it was thought that …,按照汉语习惯,补充了主语,译为“人们认为……”; could be called up, 将 by 后施动者 viewers 译成主语,被动部分译成主动; to be displayed 译成主动修饰 programs 。
【例 6 】 New actions must be taken to prevent air pollution.
【译文】必须采取新行动来阻止空气污染。
【分析】原文是一个简单的不需要指明施动者的被动语态,所以直接将主语变成宾语,被动语态部分翻译成主动就可以。
此外,在有些情况下,英语中的被动语态翻译成汉语的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都可以。例如:
【例 7 】 The famous hotel had been destroyed by the big fire.
【译文】大火把这家著名的旅馆毁掉了。(主动)
这家著名的旅馆被大火毁掉了。(被动)
【例 8 】 She was caught in the downpour.
【译文】她淋雨了。(主动)
她被雨淋着了。(被动)
四、英语重心在前 汉语重心在后
英汉两种语言的逻辑思维有明显的不同:英语往往是“开门见山”,先表明结论,再进行论证、描述或讲述事实,也可简单概括为“先果后因”,即重心在前;汉语则习惯于“循序渐进”,往往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由事实到结论或由因到果进行论述,可以简单归纳为“先因后果”,即重心在后。
在英译汉时,我们要注意这种逻辑思维上的差异。具体地,在正确理解英语原文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打乱英语的句子结构,按照汉语思维逻辑的表达方式重新安排句子的语序。例如:
【例 9 】 Mr. Smith was arrested when he himself was not aware that crime he had committed.
【译文】史密斯先生自己还不知道犯了什么罪,人家就把他逮捕了。
【例 10 】 Everybody here has a chance to study unless he doesn’t want to.
【译文】除非自己不愿意学,这里的每个人都有学习的机会。
【分析】上面的两句话中各有一个从句:时间状语从句和条件状语从句。按照英文的习惯,这两种从句一般位于主句之后,以突出主句的重要性,也就是重心在前;但是,汉语习惯按照时间顺序、事件的因果关系等来表达,即重心在后。所以,遇到翻译状语从句时,一定要注意两种语言思维逻辑表达的差异性,对句子的语序作出必要的调整。
再如,比较复杂的句子:
【例 11 】 However,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has been found necessary from time to time to ensure that economic opportunities are fair and accessible to the people, to prevent flagrant abuses, to dampen inflation and to stimulate growth.
【译文】然而,为了确保人人均可获得平等的经济机会,防止公然的不正当行为,抑制通货膨胀并刺激经济增长,人们发现政府的干预常常是必要的。
【分析】如果按照原文的语序来翻译,恐怕各位读者都不知所云。该句虽长,但只有一个主句和一个从句。主句是被动语态,需要翻译成汉语的主动语态,并加主语; to ensure 与其后的 to prevent, to dampen 和 to stimulate 是四个并列的目的状语,可译成汉语的四个并列分句;最后,再按照汉语逻辑思维的方式重新调整原文的语序。
五、英语注重省略 汉语注重补充(略)
六、英语多抽象词 汉语多具体词(略)
七、英语多替换 汉语多重复(略)
八、英语多代词 汉语多名词(略)
九、英语结构紧凑 汉语结构松散(略)
十、英语重综合 汉语重分析(略)
十一、英语好静 汉语好动(略)
十二、英语重物 汉语重人(略)
总而言之,以上十二条是英汉两种语言在逻辑思维和表达方式上的一些明显区别,也是掌握好英汉互译的必要前提。只有抓住这些区别,依据各自的特点,在翻译实践中反复练习、体验,才能抓住英汉翻译的关键,才能找到英汉翻译的一条捷径。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考研英语翻译复习指导:理解英汉语言的差异”的相关内容,希望为大家准备考研英语科目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更多考研英语信息,敬请关注天任考研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