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知识总结 > 正文
知识总结

2023心理学考研知识点:知觉 心理学考试重点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2-12-22 12:50:47  |  关键词: 心理学考试重点 312心理学考研真题2023

  •  
  •  
  •  

2023心理学考研知识点:知觉 心理学考试重点

  2023考研科目中,很多考生将大量时间放在了数英政上,在这里小编提醒各位考研人别忽视专业学科的学习。下面天任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3心理学考研知识点:知觉”,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准备专业科目。

  2023心理学考研知识点:知觉

  1.知觉中的数据驱动和概念驱动理论

  数据驱动加工:即自下而上的加工,知觉直接依赖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对这些特性的加工。 概念驱动加工:即自下而上的加工,知觉系统不仅要加工外部输入的信息,而且要加工在头脑中已经存储的信息。

  2.大小-距离不变假设

  大小我们知觉的物体的大小与物体在网膜上投影的大小有关系,人们在知觉物体时,似乎不自觉的解决了大小与距离的关系,即:物体的大小=网膜投 影的大小*物体与眼睛的距离。这就是大小-距离的不变假设。

  3.错觉理论

  (1)眼动理论:我们在知觉几何图形时,眼睛总在沿着图形的轮廓或线条 作有规律的扫描运动。当人们扫视图形的某些部分时,由于周围轮廓的影 响,改变了眼动的方向和范围,造成取样的误差,因而产生各种知觉的错误(有些实验证明了眼动不是造成错觉的真正原因)。

  (2)神经抑制作用理论:这是从神经生理学水平解释错觉的一种理论,认为:当两个轮廓彼此接近时,网膜内的侧抑制过程改变了由轮廓所刺激的细胞活动,因而使神经兴奋分布的中心发生变化,结果引起几何形状和方向的错觉(该理论忽略了错觉现象和神经中枢的融合机制的关系)。

  (3)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理论:错觉具有认知方面的根源,人们在知觉三维空间物体的大小时,总把距离估计在内,这是保持物体大小恒常性的重要条件。当人们把知觉三维世界的这一特点,自觉、不自觉地应用于知觉平面物体时,就会引起错觉。可以说错觉是知觉恒常性的一种例外,是人们误用了知觉恒常性的结果。这种理论强调了深度线索在错觉产生中的作用,因而也叫深度加工理论。

  附录 名词解释

  1.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2. 【知觉定势】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来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 知觉的准备状态,这种现象叫知觉定势。

  3. 【整体优先】整体水平的加工优先于局部水平的加工。(内温的整体反 应和局部反应实验)。

  4. 【知觉恒常性】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 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他的稳定性。

  5. 【视觉线索】指环境中的各种参照物给人们提供的物体距离、方位和照面条件的信息。(影响知觉恒常性的条件)。

  6. 【动景运动】 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距离相继呈现时,我们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这就是动景运动。

  7. 【错觉】我们的知觉不能正确的表达外界事物的特性而出现种种歪曲。

  8. 【似动】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1.睡眠的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持续10 分钟。

  (2)第二阶段:出现“睡眠锭”(即是一种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 的脑电波)脑电波。持续 20 分钟。

  (3)第三阶段:脑电波的频率会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波,有时会 有“睡眠锭”波。持续 40 分钟。

  (4)第四阶段:称深度睡眠,个体肌肉近一步放松,身体功能的各项指标 变慢,梦游、梦呓、尿床等发生在此。

  (5)快速眼动睡眠(REM):在此时,个体在清醒状态时的脑电活动很相似,△波消失,核心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睡眠者的眼球开始快速左 右上下移动,而且通常伴随着梦境。

  2.梦的功能解释

  (1)精神分析的观点。弗洛伊德和荣格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通 向潜意识的最可靠的路径。或者说,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和愿望以改 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这些冲动和愿望主要是人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 反映。

  (2)生理学的观点。霍布森认为梦的本质是我们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 观体验。

  (3)认知观点。梦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在睡眠中,认知系统依然对储 存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这些活动的一部分会进入意识,称为梦境。

  3.注意的认知理论

  (1)过滤器理论: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对所有的感觉刺激进行加工。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只有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接受进一步加工; 而其他信息被阻断在他的外面,而完全丧失(分耳实验否认)

  (2)衰减理论: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

  (3)后期选择理论:所有输入信息在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之前已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

  (4)多阶段选择理论:选择过程在不同的加工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本理论的两个假设是:1,在进行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需要的认知加工资源就越多;2,选择发生的阶段依赖于当前的任务要求。

  4.注意与认知资源分配

  (1)认知资源理论:注意是如何协调不同的认知任务或认知活动的。注意可以看作一组对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或认知能力。这些认知资源是有限的。

  (2)双加工理论:人类的认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的参与;受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并且在经过大量的练习后,可能转变为自动加工。

  附录 名词解释

  1. 【意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指清醒、警觉、觉 察、注意集中等。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包括可用语言报告出来的一些东西。就行为水平而言,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在更高的哲 学水平上,意识是一种与物质相对的精神实体。①意识是一种觉知。在这个意义上,意识意味着“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包 括外部事物和内部状态及时间的延续性和空间布局等;②意识是一种高级 的心理官能。在这个意义上,意识对个体的身心系统起统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③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或水平,如从无 意识到意识到注意,是一个连续体。另外,意识还存在一般性变化,如觉 醒、惊奇、愤怒、警觉等。

  2. 【无意识】相对于意识而言,是个体不曾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按 照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的观点,无意识包括大量的观念、愿望、 想法等,这些观念和愿望因为和社会道德存在冲突而被压抑,不能出现在意识中。如果把人的心理比作一座漂浮在海里的冰山的话,那么人的意识便是露出水面的冰山顶端,它只占人的心理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心理 活动或过程是无意识的。

  3.【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4.【不随意注意】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5. 【随意注意】指事先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6. 【随意后注意】事先有一定的目的、但是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7.【选择性注意】是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 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

  8.【持续性注意】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客体或活动上,也叫注意的稳定性。

  9. 【分配性注意】个体在同一时间内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心理学考研知识点:知觉”的相关内容,希望为大家准备专业科目方面上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成功不是一簇而就的,大家一定要在学习上用对方法,坚持就能看到进步。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