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考生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认为政治相比其它科目来说难度更大。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3考研政治复习知识小结: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希望能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准备政治科目。大家一定要相信,无论是学习哪一科目都是需要找对方法的。
2023考研政治复习知识小结: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华战争开始。1937年7月7日爆发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由此开始。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二、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携手抗战
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作战。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呼吁全国各党派、各阶层、各军队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喊出“反对华北自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市民1万多人在天桥召开市民大会。会后,举行了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这就是一二·九运动。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935年12月,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首先,阐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其次,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强调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作用。再次,规定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具体政策。决定将“人民共和国”口号代替“工农共和国”。
1936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放弃了“抗日反蒋”的口号。9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总方针是“逼蒋抗日”。
1936年12月12日凌晨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为了团结国民党共同抗日,确定促成事变和平解决的基本方针,并派周恩来等到西安,参加谈判,终于迫使蒋介石作出了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等六项承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扭转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1937年2月国民党召开了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会议第一次写上了“抗日”的字样。
1937年夏,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授《实践论》、《矛盾论》,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揭露和批评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错误。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与第一次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相比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一些新的特点:第一,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第二,国共双方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第三,没有正式的固定组织形式和协商一致的具体共同纲领。
三、国民党的抗战
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中国抗战处于战略防御阶段。在战略防御阶段,日本侵略者以国民党军队为主要作战对象。失败的原因在于:第一,客观上由于敌我力量对比相差很大,日军占很大优势。第二,主观上主要由于国民党战略指导方针上的失误。蒋介石集团实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将希望单纯寄托在政府和正规军的抵抗上。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对华政策从过去的“速战速决”、“武力征服”转为“以战养战”、“以华治华”;对国民党政府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蒋介石还将抗战到底的涵义解释为“恢复到卢沟桥事变以前的状态”。这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
四、共产党的抗战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的《关于目前的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正式确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1937年9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在晋东北平型关附近伏击日军,歼敌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取得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胜利。
1937年11月太原失陷后,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上升到主要地位。
1938年5月至6月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讲演,总结抗战10个月来的经验,集中全党智慧,系统地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
在战略防御阶段,从全局看,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正规战是主要的,敌后的游击战是辅助的。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游击战还为人民军队进行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
中国共产党强调,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坚独立自主原则。由于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反共摩擦事件,1939年7月,中国共产党提出“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提”三大政治口号。为巩固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毛泽东详细阐述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总方针。进步势力主要指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中间势力主要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顽固势力是指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即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
五、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三三制是指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1/3。
减租减息,地主要减租减息以改善农民生活;农民要交租交息以照顾地主富农的利益。
六、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
1938年9月至11月,在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个命题。20世纪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前期,毛泽东撰写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一批重要的理论著作。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七、延安整风运动
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1942年2月,毛泽东先后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讲演。整风学习在全体干部和党员中普遍进行。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反对主观主义是最主要的任务。主观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内反复出现“左”、右倾错误的思想认识根源。主观主义的实质是理论脱离实际,它颠倒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是实际工作中的唯心主义。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尤其教条主义是整风运动的重点。
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部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所以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
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全党范围确立了起来。
八、中共七大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七大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创造的理论成果,正式命名为毛泽东思想,并将毛泽东思想规定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
九、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中、美、英、苏等国,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9月2日,日本天皇和政府以及日本大本营的代表在东京湾美军军舰密苏里号上签署向同盟国的投降书。侵华日军128万人向中国投降。至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束。9月3日,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根据波茨坦公告,被日本占领50年之久的台湾以及澎湖列岛,由中国收回。这成为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
十、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原因
第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第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第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继续奋斗,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定了重要基础,开辟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第一,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第二,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3考研政治复习知识小结: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相关内容,希望为大家准备考研政治科目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更多考研信息,敬请关注天任考研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