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考生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认为政治相比其它科目来说难度更大。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3考研政治复习知识小结: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希望能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准备政治科目。大家一定要相信,无论是学习哪一科目都是需要找对方法的。
2023考研政治复习知识小结: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843年10月,签订了中英《虎门条约》。美国、法国等西方列强趁火打劫,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1844年7月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10月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
通过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因如此,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近代史不平等条约汇总
一、《南京条约》1842年中英——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内容:五口通商;协定关税;赔款2100万银元;割香港岛(逐次割让香港的三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条例》以及一系列租借条款中,将九龙北部以及新界租借给英国99年,1997年期满)。
二、《虎门条约》《五口通商章程》1843年中英
内容:片面最惠国待遇;准许英人租地造屋,永久居住;规定五分税率;领事裁判权。
三、《望厦条约》1844中美
内容:英国通过鸦片战争获得的特殊权益,除割地、赔款外,美国全部获得。协定关税;扩大领事裁判权范围;侵犯中国的领海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四、《黄埔条约》1844中法
内容:法国人可以在五个通商口岸永久居住,自由贸易,设立领事,停泊兵船等;中国将来如改变海关税则,应与法国“会同议允后,方可酌改”;法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法国人可以在五口建造教堂、坟地,清政府有保护教堂的义务。
五、《天津条约》1858年中国与英、法、俄、美
内容:公使常驻北京;增开十口通商;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六、《北京条约》1860年中国与英美
内容:除确认《中英天津条约》仍属有效外,开天津为商埠;准许英国招募华工出国;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割让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给俄国;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八百万两。
七、《中葡友好通商条约》1887年中葡
内容:中国仍允葡萄牙永驻和管理澳门以及属澳之地;葡萄牙得派公使驻北京和在通商口岸设领事;葡萄牙取得领事裁判权;葡人可享受中国已给或将给其他国家的通商特权,在通商口岸有居住、租买土地、建造房屋、设立教堂等权利。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八、《马关条约》1895年中日
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重庆、沙市、苏州和杭州为通商口岸。
九、《辛丑条约》1901年中国与英、美、俄、德、日、奥、法、意、西、荷、比
内容:赔款白银4.5亿两;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帝国主义列强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重要地区的12个地方驻扎军队;胁迫清政府承诺镇压反帝斗争;设立外务部。
二、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则是最主要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三、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1841年5月,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四、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一)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达到高潮。
(二)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帝国主义列强之所以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而最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五、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宣告结束,其原因是:第一,社会制度的腐败是根本原因。第二,经济技术的落后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六、民族意识的觉醒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第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839年,他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了《四洲志》。1843年,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纂了《海国图志》,综述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中国应采取的对外政策,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来抵御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第二,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
1898年4月,康有为疾呼,中华民族面临着成为“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的危险。1895年,严复在《救亡决论》一文中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此后,严复翻译了《天演论》(1898年正式出版)。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激发人们的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由此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3考研政治复习知识小结: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的相关内容,希望为大家准备考研政治科目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更多考研信息,敬请关注天任考研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