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环境学院拥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能源动力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依托“辽宁省清洁能源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可持续能源研究中心”和“辽宁省燃气轮机清洁燃烧与运维工程中心”三个科研平台,学院下设环境工程研究中心、新能源研究中心、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清洁能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五个教学科研机构。
学院现有教师34人,教授5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高达92%。其中双聘院士1人,获国家友谊奖2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重点专项首席科学家1人,辽宁省攀登学者1人,辽宁省特聘教授1人,辽宁省学术头雁1人,辽宁五一奖章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2人、千人层次1人、万人层次4人,辽宁省兴辽英才“青年拔尖人才”2人,辽宁省优秀教师1人,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沈阳市优秀专家1人,沈阳市五一劳动奖章1人,中国环境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4人、青年科技奖3人次,辽宁省高校优秀人才5人次,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4人,辽宁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4人次,沈阳市高校优秀研究生导师2人,沈阳市青年教学标兵1人。“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和“环境增值能源”2个研发团队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
近五年,承担国际合作、国家及省市级科研项目及其它横向课题10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863、973、科技支撑项目子课题及欧盟第七框架项目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5件。学院科研工作围绕国家能源和环保行业的重大需求,在固体废物能源化利用及污染控制、生物质能高值化利用、污泥干化焚烧及磷资源高效清洁回收、洁净煤燃烧、热力循环理论与系统仿真、气液两相流、重型燃气轮机基础研究、航改燃气轮机设计和关键技术开发、低污染燃烧室冷却技术、高温叶片流动传热基础以及气动和冷却结构设计等方面开展研究。获得国家及省、市科技奖励14项,其中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3项、三等奖1项,辽宁省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11项,沈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
学院拥有的能源环境分析测试中心通过了中国计量CMA(ChinaMetrologyAccreditation)质量认证,占地面积3100m2,仪器设备总额2000余万元。实验室拥有ICP-AES、DSC-FTIR-MS、比表面积分析仪、离子色谱、在线红外气体成分分析仪、元素分析仪、GC-MS、AAS等精密测试仪器,建立多套中试试验装置:多功能循环流化床试验系统、CRF常压夹带流气化燃烧试验装置、高热值城市生活垃圾分选系统(1t/d)、生物质制航空替代燃料实验平台、电厂烟气SCR脱硝催化剂自动化连续性再生系统、潜热回收式污泥转盘干化示范装置(24t/d)等。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结合《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方案》和《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调剂公告》的文件精神和能源与环境学院实际情况,现公布我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调剂公告。
一、调剂网站开放时间:
2020年5月20日0:00——2020年5月20日14:00
二、调剂名额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术学位硕士12人;
“能源动力(能源工程方向)”专业学位硕士12人(含非全日制1人)
“资源与环境(环境工程方向)”专业学位硕士17人(含非全日制1人);
三、调剂条件及遴选办法
1.调剂到我院的考生须符合国家规定的调剂要求和我院相关专业调剂要求,并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回复我校发出的复试通知后方可参加复试。
2.调入的学科(类别)、专业方向应与报考的第一志愿学科(类别)、专业方向相同或相近(能源动力专业非电气工程方向),统考科目应与所调入的学科专业考试科目相同或相近,自命题考试科目(即初试专业课)相同或相近,或本科专业为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程等专业且报考研究生为工学。
3、调入学科(类别)、专业方向初试科目应包括数学二(也可以是数学一)。
4、按调剂考生初试总成绩从高到低依次选取。
5、实行差额复试,比例一般不低于120%。
四、调剂程序
具体详见学校调剂公告。
2020年5月20日15:00起将通知拟定调剂的考生进行调剂确认。考生确认后,学院将发布复试通知。
五、联系方式
能源与环境学院邮箱:sunyang@sau.edu.cn
孙老师:18040039495
六、解释权在能源与环境学院,其他未尽事宜详见学校调剂公告。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2020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