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这些知识点已经复习过了,所以最主要的就是新增考点。对于大纲的新增考点大家就需要特别关注了。从知识点名称的变化到内容变化,都要认真备考,因为这些新增考点很有可能成为考场上的试题。下面是福州大学2025研究生《612物理化学》考试大纲已更新,有考研意向的同学们一起来看看吧!
基本内容:
1.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热力学概论;热力学的基本概念;热力学第零、第一定律及可逆过程;焓、热容;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Carnot循环,实际气体变化过程的...的计算。
2.热力学第二定律
不可逆过程与自发过程;热力学第二定律及Carnot定理;熵的概念,熵的统计意义及熵增加原理;Helmholtz自由能和Gibbs自由能及过程自发性判据;热力学基本方程及热力学函数间的关系;热力学第三定律与规定熵。
掌握:熵和熵增加原理,Helmholtz自由能,Gibbs自由能,热力学判据,热力学基本公式,规定熵,几种典型过程的ΔS、ΔA、ΔG的计算。
3.多组分体系热力学及其在溶液中的应用
多组分系统的组成表示法;偏摩尔量和化学势;稀溶液中两个经验定律及其应用;气体及其混合物、理想液态混合物、稀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稀溶液依数性;非理想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活度与活度因子;分配定律。
掌握:不同组分化学势的表达式,稀溶液的依数性、活度与活度因子的计算。
4.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和等温方程式;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Gibbs自由能变化值;标准摩尔生成Gibbs自由能;复相化学平衡;平衡常数的测定和平衡转化率的计算;温度、压力及惰性气体对化学反应平衡的影响;同时化学平衡。
掌握: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等温方程式及平衡组成的计算,温度、压力和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5.相平衡
多相系统平衡的一般条件;相律;单组分系统的相平衡及相图;二组分系统的相图及其应用,三组分系统的相图及其应用。
掌握:相律及其应用,Clapeyron方程,二组分和三组分系统的相图,杠杆规则,步冷曲线。
6.电解质溶液
电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电解定律;离子的电迁移率和迁移数;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电解质的平均活度和平均活度因子,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掌握:离子的电迁移率、迁移数、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电解质的平均活度和平均活度因子等物理量的计算,Debye-Hückel极限公式的应用。
7.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
可逆电池和可逆电极;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产生的机理;可逆电池的书写方法;可逆电池的热力学函数;电极电势和电池电动势的计算;浓差电池和液界电势;电动势的测定及应用。
掌握:可逆电池的书写方法,可逆电池的热力学,电极电势和电池电动势的计算,电动势测定的应用。
8.电解与极化
分解电压;极化作用;电解时电极上的反应;金属的腐蚀、防腐与钝化;化学电源。
掌握:极化作用,超电势,电解时电极上的反应。
9.化学动力学基础
化学反应速率及反应速率方程;简单级数的化学反应;典型的复杂反应(对峙、平行和连续反应);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及反应活化能;碰撞理论;过渡态理论;单分子反应理论;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光化学反应及催化反应动力学。
掌握: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几种简单级数的反应,反应级数的测定,几种典型的复杂反应,碰撞理论,过渡态理论,活化能、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0.表面物理化学
表面Gibbs自由能和表面张力;弯曲表面上的附加压力和蒸气压;溶液的表面吸附;液体界面性质;液—固界面现象;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固体表面的吸附;吸附速率方程式;气-固相表面催化反应。
掌握: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和表面张力,弯曲表面上的附加压力和蒸汽压,固定表面吸附,吸附速率方程式。
11.胶体分散体系和大分子
胶体及胶体的基本特性;溶胶的制备与净化;溶胶的动力、光学、电学性质;双电层理论和z电势;溶胶的稳定性和沉聚作用;乳胶状、凝胶、大分子溶液;Donnan平衡和聚电解质溶液的渗透压。
掌握:胶体的基本特性,胶团结构,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作用。
科目说明:可使用无存储、无编程功能的计算器,考试时间三小时。总分:150分。
参考书目(须与专业目录一致)(包括作者、书目、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次):
1. 《物理化学(上册)》(第六版),傅献彩,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22年12月。
2. 《物理化学(下册)》(第六版),傅献彩,侯文华编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22年12月。
3. 《物理化学学习指导》,侯文华,吴强,郭林,彭路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22年12月。
以上是天任考研为考生整理【福州大学2025研究生《612物理化学》考试大纲已更新】的相关信息,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想要了解考研课程,可以在右侧窗口留言,会有老师一对一为大家答疑解惑,助力各位考生顺利进入理想院校。
原标题:关于我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部分专业调整初试科目的公告
文章来源:https://chem.fzu.edu.cn/info/1134/124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