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院校库 > 考研大纲 >

贵州医科大学2023考研自命题考试大纲:703基础医学综合考试大纲已公布!速看

来源:天任教育 | 更新时间:2023-05-17

以下《贵州医科大学2023考研自命题考试大纲:703基础医学综合考试大纲已公布!速看》由天任考研小编整理,供大家阅读参考。大纲作为考试的指挥棒,在阅读的使用顺序上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在新大纲公布以后,首先要仔细研读,找出新大纲变化的内容,对于删除的考点,可以把它们抛在脑后,对于考点拆分与合并的知识点稍加注意即可,因为这些知识点已经复习过了,所以最主要的就是新增考点。

2023年贵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基础医学综合(自命题) 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基础医学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所招收基础医学相关专 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 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有备继 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基础医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 基础知识,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生物学和医学相关专业优 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 院校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基础医学综合考试范围为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 病理生理学及免疫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基础医学学科 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 知识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30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生理学60分

生物化学60 分

病理学60 分

病理生理学 60 分

免疫学 60 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A 型题 (选择题 ) 1-160 题,每小题 1.5 分,共 240 分

B 型题 (配伍选择题 ) 161-190 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科目 A 型题个数 B 型题个数
生理学 32 6
生物化学 32 6
病理学 32 6
病理生理学 32 6
免疫学 32 6

Ⅳ.考查内容

一、生理学部分

( 一 ) 绪论

1.机体的内环境:体液及其分布;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反馈控制 系统 (正反馈、负反馈) 。

( 二 ) 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单纯扩散、易化扩散 (经载体 和经通道) 、主动转运(原发性和继发性)及膜泡运输( 出

胞和入胞作用) 。

2.细胞的生物电活动: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神经和骨骼 肌细胞)的产生及其机制;兴奋的触发和兴奋性周期性变 化;动作电位(或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3.骨骼肌的收缩功能: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骨骼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偶联。

( 三 ) 血液

1.血液的组成、血量和理化特性。

2.血细胞及其功能: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 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红细胞的生成与调节。

3.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体内抗凝系统、纤维蛋白的溶 解。

4.血型:ABO 和 Rh 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输血原则。

( 四 ) 血液循环

1.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和心率的概念,心脏泵血的 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 (搏出量与射血 分数、心输出量与心指数)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心力 储备。

2.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生理特性:心室肌和窦房结细胞 的跨膜电位及形成机制;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兴奋性、 自 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3.血管生理: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 因素;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微 循环的组成及作用;组织液和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

4.心血管系统的调节:神经调节: 心交感神经、心迷走 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神经及其功能;颈动脉突和主动脉弓压 力感受性反射。体液调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肾上 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 活性物质。

5.器官循环:冠脉循环的特点和调节。

( 五 ) 呼吸

1.肺通气: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胸膜腔内压,肺泡表面 活性物质;肺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2.呼吸气体交换:肺换气的过程和影响因素,气体扩散速 率,通气/血流比值及其意义;组织换气过程及影响因素。

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 式和运输,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4.呼吸运动的调节 (主要是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 :外周 和中枢化学感受器;二氧化碳、 [H+]和低氧对呼吸运动的 调节及其机制。

( 六 ) 消化和吸收

1.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一般功能特性和电生理特性。

2.胃肠功能的调节: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胃肠激 素及其作用。

3.胃内消化: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胃液分泌的调节; 胃的容受性舒张和蠕动; 胃的排空及其调节。

4.小肠内消化:胰液和胆汁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和排出 的调节;小肠的分节运动。

5.大肠的功能:大肠内细菌的活动;排便反射。

6.吸收:糖类、蛋白质和脂类的消化产物、水、无机盐及 维生素在小肠的吸收部位及机制。

(七) 能量代谢和体温

1.能量代谢:能量代谢及其影响因素,食物的热价、氧热 价和呼吸商;基础代谢率及其意义。

2.体温:体温及其正常变动;体热平衡 (产热和散热) ; 体温调节。

( 八) 尿的生成和排出

1.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分数; 肾小 球滤过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2.肾小管与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对 Na+、C1-、水、HCO3-、 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对 H+、NH3/NH4+、K+的分泌; 肾内影响因素:渗透性利尿和球-管平衡。

3.尿生成的调节:神经调节( 肾交感神经) ;体液调节(血 管升压素、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

4.肾清除率的概念及其测定的意义。

5.排尿反射。

(九) 神经系统

1.突触传递:经典化学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兴奋 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的产生。

2.外周神经递质及受体: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及其相 应的受体。

3.神经反射:反射的分类 (非条件、条件反射) ;中枢抑 制和中枢易化。

4.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感受器的一般特性、感觉 的传入路径 (特异和非特异投射系统) 及其在感觉形成中 的作用;痛觉:躯体痛和内脏痛。

5.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躯体运动的调节:运动传出通路的最 后公路和运动单位,牵张反射(腱反射和肌紧张)及其机制, 各级中枢对肌紧张的调节。随意运动的产生和协调。大脑 皮质运动区,运动传出通路及其损伤后的表现。基底神经 节和小脑的运动调节功能。

6.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和及 其特征;脊髓、低位脑干和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7.脑电活动以及睡眠与觉醒:自发脑电活动和脑电图,皮 层诱发电位;觉醒和睡眠。

(十 ) 内分泌

1.下丘脑内分泌功能:与腺垂体的功能联系,下丘脑调节 多肽及其生理作用。

2.垂体内分泌功能:腺垂体激素和神经垂体激素,生长激 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3.甲状腺激素: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4.调节钙和磷代谢的激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 1,25-

二羟维生素 D3 的生理作用及分泌或生成调节。

5.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6.胰岛素: 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十一 ) 生殖

1.男性生殖:睾丸的生精作用和内分泌功能,睾酮的生理 作用、睾丸功能的调节。

2.女性生殖:卵巢的生卵作用和内分泌功能,卵巢周期和 子宫周期(或月经周期),雌激素及孕激素的生理作用,卵 巢功能的调节,月经周期中下丘脑-腺垂体-卵巢-子宫内 膜变化间的关系。

二、生物化学部分

( 一 )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1.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化学结构和分类。

2.肽键和肽。

3.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及高级结构。

4.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5.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6.核酸分子的组成,主要嘌呤、嘧啶碱的化学结构,核苷 酸。

7.核酸的一级结构。核酸的空间结构与功能,其他非编码 RNA 的分类与功能。

8.核酸的理化性质与应用

9.酶的基本概念,全酶,辅助因子,参与组成辅酶的维生 素,酶的活性中心。

10.酶的作用机制,酶促反应动力学,酶抑制的类型和特 点。

11.酶的调节。

( 二 ) 物质代谢及其调节

1.糖无氧分解过程、特点及意义。

2.糖有氧氧化过程、特点及意义,能量的产生。糖有氧化 与无氧分解的关系。

3.磷酸戊糖旁路的意义。

4.糖原合成和分解过程及其调节机制。

5.糖异生过程、意义。乳酸循环。

6.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维持血糖恒定的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7.脂肪酸分解代谢过程及能量的生成。

8.酮体的生成、利用和意义。

9.脂肪酸的合成过程,不饱和脂肪酸的生成。

10.磷脂的合成和分解。

11.胆固醇的合成,胆固醇的转化。

12.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生理功能及代谢。

13.生物氧化的特点。

14.呼吸链的组成,氧化磷酸化及其影响因素,底物水平

磷酸化,能量的贮存和利用。

15.胞浆中 NADH 的氧化。

16.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和营养价值,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 生理功能。

17.氨基酸的一般代谢(体内蛋白质的降解、氨基酸氧化脱 氨基,转氨基及联合脱氨基)。

18.体内氨的来源和转运。

19.尿素的生成:鸟氨酸循环。高血氨。

20.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21.一碳单位的定义、来源、载体和意义。

22.含硫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和意义。

23.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原料、主要合成过程和分解 产物,脱氧核苷酸的生成。嘌呤、嘧啶核苷酸的抗代谢物 的作用及其机制。

( 三 ) 基因信息的传递

1.DNA 复制的特征及复制的酶。

2.DNA 半保留复制的基本过程。

3.逆转录的概念、逆转录酶、逆转录的过程、逆转录的意 义。

4.DNA 损伤(突变),修复及意义。

5.RNA 的生物合成(转录的模板、酶及基本过程)。

6.RNA 生物合成后的加工修饰。

7.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遗传密码。

8.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翻译后加工。

9.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

10.基因表达调控的概念及原理。

11.原核基因表达的调控。

12.基因重组的概念、基本过程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三、 医学免疫学部分

( 一 ) 概论

1.免疫的定义,免疫系统的组成

2.免疫应答的基本类型

3.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 二 ) 抗原

1.基本概念:抗原及其特性;表位及其分类;共同表位及 交叉反应;

2.抗原的分类:胸腺依赖性抗原和胸腺非依赖性抗原;完 全抗原和半抗原;异嗜性抗原、同种异型抗原,异种抗原, 自身抗原,独特型抗原;内源性抗原和外源性抗原;耐受 原和变应原

3.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超抗原;佐剂;丝裂原。

( 三 ) 免疫器官

1.中枢免疫器官的组成及其功能

2.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及其功能

3.淋巴细胞归巢及再循环

( 四 ) 重要的免疫分子

1.抗体:抗体的结构 (抗体的类和型,可变区、高变区和 恒定区,铰链区) ;抗体的水解片段;抗体的功能;各类 抗体的功能及特性

2.人工制备抗体的概念: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基因 工程抗体

3.补体系统:补体的定义,补体系统的组成;补体的三条 激活途径的异同;补体的生物学功能;补体受体和补体活 化的调控

4.细胞因子:细胞因子的定义及共同特征;细胞因子的种 类;细胞因子受体的定义;细胞因子的免疫学功能

5.CD 分子和粘附分子的定义

6.HLA 分子:MHC 及 MHC 抗原的概念;HLA 复合体的定位和 结构;HLA- Ⅰ 类抗原和 HLA- Ⅱ类抗原的组成、结构和分布;

HLA 分子与抗原肽结合的特点;HLA 在医学上的意义 ( 五 ) 免疫细胞

1.固有免疫细胞:固有免疫细胞的组成; 自然杀伤 (NK) 细胞的表面标志、受体及功能;

2.抗原提呈细胞:抗原提呈细胞的概念和种类;专职抗原 提呈细胞的功能差异;外 ( 内 ) 源性抗原递呈过程及抗原 的交叉提呈的概念

3.T 细胞:T 细胞的重要表面分子;TCR 复合物的组成;T 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功能;调节性 T 细胞

4. B 细胞:B 细胞的重要表面分子;BCR 复合物的组成;B 细胞亚群及其功能;

( 六 ) 免疫应答

1.免疫应答的概念、类型和特点

2.固有免疫应答:概念、组成和特点;模式识别受体及其 配体;

3.T 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T 细胞活化的双识别、 双信号;Th1 细胞的效应;Th2 细胞的效应;Th17 细胞的 效应;Tfh 细胞的效应;CTL 的细胞毒效应

4.B 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TD 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 答,T-B 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TI 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 答; ) 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5.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相互关系;黏膜免疫系统的组 成和功能

(七) 免疫调节和耐受

1.免疫调节的定义及主要调节机制

2.中枢免疫耐受和外周免疫耐受的概念

( 八) 临床免疫学

1.超敏反应的概念、类型及四种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I 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2.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自身免疫的组织损 伤机制

3.免疫缺陷病的概念和分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免 疫学机制

4.肿瘤免疫:肿瘤抗原的概念和分类;机体抗肿瘤免疫的 效应机制;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5.移植免疫: 自体移植、同种异基因移植、异种移植的基 本概念;宿主抗移植物反应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的概念;

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及机制

(九) 免疫学应用

1.免疫预防:人工免疫的概念和分类;疫苗的种类及应用;

2.免疫治疗:概念,分类及应用

四、病理学部分

( 一 )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1.细胞适应(萎缩、肥大、增生、化生)的概念及分类。

2.变性的概念、常见类型、形态特点及意义。

3.坏死的概念、类型、病理变化及结局。

4.凋亡的概念、病理变化、发生机制;坏死与凋亡的异同。

( 二 ) 损伤的修复

1.再生的概念和类型,各种细胞的再生潜能及各种组织的 再生过程。

2.肉芽组织的结构、功能和结局。

3.伤口愈合的类型及影响因素。

( 三 )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1.充血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

2.血栓形成的概念和条件,血栓的类型、形态特点、结局 及对机体的影响。

3.栓塞的概念、栓子的类型和运行途径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4.梗死的概念、病因、类型、病理特点、结局及其对机体 的影响。

( 四 ) 炎症

1.炎症的概念、病因、基本病理变化及其机制(包括炎症 介质的来源及其作用,炎细胞的种类和功能)。炎性渗出 的意义。

2.炎症的局部表现、全身反应,急性炎症的结局。

3.急性炎症的病理学类型及其病理特点(包括:变质性炎、 渗出性炎和增生性炎) 。

4.慢性炎症的病理学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包括肉芽肿性炎 和非特异性慢性炎症) 。

( 五 ) 肿瘤

1.肿瘤的概念、形态 (大体形态和组织学形态) 、异型性 及生长方式 ( 生长方式与肿瘤良、恶性以及发生部位等的 关系) 。肿瘤转移的概念和途径,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2.肿瘤的命名 ( 一般命名和特殊命名) 、分类、分级和分 期, 良、恶性肿瘤的区别,癌和肉瘤的区别。

3.癌前病变的概念、常见的癌前病变;非典型性增生、原 位

癌、上皮内瘤变及交界性肿瘤的概念。

4.常见肿瘤的特点。

五、病理生理学部分

( 一 ) 疾病概论

1.疾病和健康的概念。

2.致病原因和致病条件 (诱因) 的概念。

3.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在疾病发生发展中,损伤与 抗损伤矛盾斗争规律、因果交替规律、局部与整体关系及 其影响。

4.脑死亡的概念,脑死亡的判断标准。

5.病因的分类、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6.疾病的经过与分期,完全康复与不完全康复的概念。

( 二 ) 水、 电解质代谢紊乱

1.脱水及高渗性、低渗性、等渗性脱水的概念,各型脱水

的主要病因、体液分布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

2.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概念。

3.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重要原因以及对神经肌肉、心肌 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4.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的防治原则。

5.细胞内、外液的主要电解质及其含量。

6.水、电解质平衡的主要调节因素: 口渴中枢,ADH、ADS 和心房利钠因子的调节作用。

7.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对心电图变化的影响。

( 三 ) 酸碱平衡紊乱

1.酸碱平衡紊乱和四种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

2.反映酸碱平衡的主要指标:pH、PaCO2、SB、AB 以及 AG 的概念和意义。

3.四种单纯性酸碱紊乱的常见原因和代偿调节机制、对机 体机能和代谢变化的影响。

4.碳酸氢盐和非碳酸氢盐系统的组成及缓冲特性。 5.肺在调节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6.反常性酸性尿和反常性碱性尿的概念和发生机制。

( 四 ) 水肿

1.水肿的概念。

2.水肿的基本发病机制。

3.水肿的分类。

4.心性水肿、肝性水肿、 肾性水肿的主要发病机制。

( 五 ) 缺氧

1.缺氧以及四种单纯类型缺氧的概念。

2.四种单纯类型缺氧的原因、发病机制和血氧变化特点。

3.缺氧时心血管系统以及组织和细胞的变化及机制。

4.血氧分压、血氧容量、血氧含量、动-静脉氧含量差、 血氧饱和度、氧离曲线的概念及意义。

5.缺氧时呼吸系统、血液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及机 制。

6.缺氧时皮肤、粘膜颜色变化的机制;2,3-DPG 增多及其 使氧离曲线右移的机制。

7.影响机体缺氧耐受性的因素、氧疗和氧中毒。

( 六 ) 应激

1.应激反应、应激原、急性期蛋白、热休克蛋白的概念。

2.应激时的主要神经内分泌反应: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 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兴奋,及其防御代偿意义

和对机体的不利影响。

3.应激性疾病和应激相关疾病。

4.应激原的分类。 良性与劣性应激的区别。

5.应激的急性期反应和急性期蛋白的主要作用;应激的细 胞反应和热休克蛋白的主要作用。

6.应激时机体代谢变化以及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

统、 中枢神经系统变化。

7.全身适应综合征及应激的分期。

8.应激的生物学意义和防治原则。

(七)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概念。

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主要病因及发病机制。

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引起出血和休克的机制。

4.影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发展的因素。

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引起器官功能障碍和微血管病性溶

血性贫血的机制。

6.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分期和分型。

7.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原则。

( 八) 休克

1.休克的概念、休克发病的始动环节。

2.休克的病因及分类。

3.休克的缺血缺氧期 (休克初期) 、淤血缺氧期 (休克期)

和休克难治期 (休克晚期) 微循环的变化及发生机制。

4.休克时细胞代谢障碍及细胞的损伤与凋亡。

5.休克时的急性功能衰竭 (休克肾) 、急性呼吸功能衰竭 (休克肺) 和心功能障碍及其发生机制。

5.休克时的脑功能障碍、消化系统功能障碍和多器官功能 衰竭。

6.休克的防治原则。

(九) 缺血-再灌注损伤

1.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概念、发生机制。

2.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3.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对机体的影响。

4. 自由基的概念和类型以及自由基清除剂。

(十) 心力衰竭

1.心功能不全和心力衰竭的概念。

2.心力衰竭的病因、诱因和分类。

3.心力衰竭发生中心肌收缩性减弱和心室舒张功能异常 的发生机制。

4.心功能不全时的心脏代偿变化、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的 病理生理基础和临床表现。

5.心功能不全时的心外代偿变化。

(十一 ) 呼吸衰竭

1.呼吸衰竭的概念和血气变化判断标准。

2.呼吸衰竭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包括限制性通气障碍、阻 塞性通气障碍、弥散障碍、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和肺

循环短路增加) 。

3.肺心病、肺性脑病的概念及其主要发生机制。

4.呼吸衰竭时,酸碱平衡与电解质的变化、循环系统变化、 呼吸系统变化。

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概念、主要发病机制及其引起急 性呼吸衰竭的机制。

6. 呼吸衰竭的防治原则及其病理生理基础。

(十二) 肝性脑病

1.肝性脑病的概念。

2.肝性脑病的主要病因和分类。

3.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氨中毒学说、假性神经介质学说、 血浆氨基酸代谢失平衡学说和 GABA 学说。

4.肝性脑病的诱因,包括消化道大出血、感染、碱中毒等 诱发肝性脑病的机制。

5.肝性脑病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

(十三) 肾功能不全

1.急性和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概念。

2.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和分类;

3.急性和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

4.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机体的变化及机制。

5.慢性肾功能衰竭时机体的水、 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肾性高血压、钙磷代谢紊乱和肾性骨营养不良、肾性贫血 和出血倾向等变化。

5.尿毒症的概念及 PTH 等毒性物质在尿毒症中的作用。

6.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多尿的发生机制。

7.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展过程和分期。

8.慢性肾功能衰竭时机体尿变化、代谢产物和有毒物质的 蓄积。

V.参考书目

1.生理学部分:

《生理学》 (第 9 版) ,王庭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医学免疫学部分:

《医学免疫学》(第 6 版/第 7 版,五年制) ,曹雪涛主编 , 人民卫生出版社.

《医学免疫学》 (第 3 版,八年制) 曹雪涛主编,人民卫生 出版社.

3.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部分: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第 4 版) ,钱晖主编, 科学出 版社.

4.病理学部分:

《病理学》 (第 9 版) ,步宏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学》(第 3 版) ,孙保存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5.病理生理学部分:

《病理生理学》(第 9 版) ,钱睿哲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原标题:贵州医科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文章来源:https://yjsxy.gmc.edu.cn/info/1118/1248.htm

以上是天任考研为考生整理【贵州医科大学2023考研自命题考试大纲:703基础医学综合考试大纲已公布!速看】的相关信息,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想要了解考研课程,可以在右侧窗口留言,会有老师一对一为大家答疑解惑,助力各位考生顺利进入理想院校。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使用声明:
1.本站的信息主要来源于各研招单位招生网及对外公开的数据、国家官网公布的数据。
2.本站历年高校数据仅供考生参考,如各招生数据与院校公布数据不一致,请以各高校正式公布的数据为准。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院校对比

未添加对比

最多4个 清空

开始对比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