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名称:临床医学(专业代码 100200)
一、报考说明
本学科接收推免生和统考生,招收临床医学各门类专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具有学士学位的往届本科生。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招收本学科研究生的单位包括临床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二、专业介绍
临床医学主要培养综合素质高、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临床、实验技能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本学科招生涵盖15个二级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老年医学、神经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病理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妇产科学、肿瘤学、麻醉学、急诊医学、耳鼻咽喉科学、眼科学、皮肤病与性病学等。
1、内科学:主要研究方向是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风湿病、肾病和感染病学等。重点围绕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案优化,糖尿病临床与基础研究,人工胰腺的开发与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细胞免疫及病理机制,恶性血液病的免疫治疗,基础研究及转换,干燥综合征、抗磷脂综合征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诊断治疗及发病机制的研究,消化道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胃肠动力障碍和功能性胃肠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等开展一系列相关研究工作。
2、外科学:主要研究方向是普通外科学、骨外科学、泌尿外科学、胸心外科学、神经外科、整形外科学等。学科重点围绕肝胆肿瘤的发病,转移复发,耐药逆转机理研究,炎症、代谢、非编码RNA、免疫、病毒与肝胆肿瘤关系的研究,肝胆肿瘤的微创治疗、综合治疗、免疫治疗的研究及器官移植相关研究,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静脉桥再狭窄的防治,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临床与研究,神经胶质瘤(胶质瘤干细胞,肿瘤微环境,肿瘤代谢),神经调控技术(脑深部电刺激等),骨关节病和骨关节肿瘤临床与研究,脊柱肿瘤、创伤及颈椎病、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与研究等开展一系列相关研究工作。
3、儿科学:重点围绕新生儿、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小儿血液肿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儿童保健,儿童哮喘的发病机制与治疗对策,儿童生长发育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等开展一系列相关研究工作。
4、老年医学:重点围绕细胞、组织及脏器衰老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老年消化道肿瘤分子病理学和实验治疗学研究,老年代谢性疾病的基础研究,老年心血管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经过和诊疗措施,炎症与肿瘤发生、炎症与代谢性疾病,人体微生态与衰老等开展一系列相关研究工作。
5、神经病学:重点围绕神经病学、脑血管病和介入诊疗临床与研究,脑血流动力学人工智能及临床应用,神经损伤与修复,神经遗传变性及认知障碍,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开展一系列相关研究工作。
6、影像医学与核医学:重点围绕多模态成像技术及影像组学研究及其在临床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医学影像大数据的处理及分析,医学影像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分子影像等开展一系列相关研究工作。
7、病理学:重点围绕肿瘤干细胞研究,肿瘤血管生成机制研究,肿瘤精准诊断,大数据与智慧医疗技术,肿瘤免疫等开展一系列相关研究工作。
8、临床检验诊断学:重点围绕新型肿瘤标志物的发现、功能及临床应用,循环DNA及基因甲基化等临床检验诊断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肿瘤免疫抑制分子机制,细菌耐药机制及感染性疾病快速诊断的研究,肿瘤免疫微环境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等开展一系列相关研究工作。
9、妇产科学:重点围绕妇科肿瘤的病因机制及治疗的基础研究,生殖医学领域的致病基础与分子诊断等开展一系列相关研究工作。
10、肿瘤学:重点围绕肺癌、乳腺癌及消化道肿瘤的侵袭、复发转移机制,肿瘤分子免疫治疗与研究,肿瘤细胞耐药机制及逆转耐药途径研究,放射治疗疗效预测指标的基础研究等开展一系列相关研究工作。
11、麻醉学:围绕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对机体糖代谢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麻醉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围手术期重要脏器功能的保护以及围术期心肌保护的基础研究等开展一系列相关研究工作。
12、急诊医学:重点围绕重症感染与细菌耐药基础与临床,毒物的鉴定和毒理学研究,ARDS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心肺脑复苏及脑损伤脑功能的监测评估等开展一系列相关研究工作。
13、耳鼻咽喉科学:重点围绕耳聋、耳鸣及眩晕的病因学、发病机制及治疗的临床及基础研究;鼻科疾病的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头颈肿瘤的发病机制及临床基础研究;嗓音学及鼾症的相关临床基础研究。
14、眼科学:重点围绕着人工视觉、视网膜干细胞和基因治疗的基础研究,角膜移植免疫环境、白内障术后视觉质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分子诊断等开展一系列相关研究工作。
15、皮肤病与性病学:重点围绕感染性皮肤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基础研究;变态反应性及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的发病机制的研究;遗传性皮肤病的基因诊断及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
三、研究方向及初试科目
研究方向初试科目
不区分研究方向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
四、复试形式
面试。
五、复试内容
复试考核内容由专业知识综合考核、专业英语考核、综合能力考核三部分构成。
1.专业知识综合考核(占复试成绩的50%)
考核内容:重点考查考生对专业理论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是否扎实、深厚和宽广,是否具备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的基本要求;由学院组织,开展分类复试,包括专业知识、基本技能、人文素养等专业相关的考核,可以采取专家问答、技能/实践操作、综合案例分析、方案设计、命题考试等多种形式开展。
2.专业英语考核(占复试成绩的30%)
考试内容:重点考查考生外语应用的基本能力,是否具备本专业研究生入学的基本要求。包括专业英语、听说能力等英语应用能力的考核。
3.综合能力考核(占复试成绩的20%)
考试内容:结合考生大学学习成绩单、毕业论文、科研成果、竞赛获奖、社会服务等相关资料,对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等情况进行全面考察。
六、复试成绩
满分100分。
七、最终成绩
满分100分。每位考生复试结束后,由复试小组成员现场独立为考生评分。复试小组成员各自评分的算术平均值为该考生的最终复试成绩。成绩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四舍五入。
1.复试成绩(满分100分)=专业知识综合成绩+专业英语成绩+综合能力成绩
2.总成绩(满分100分)=(初试成绩÷5)×60%+复试成绩×40%
八、录取
按最终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提出拟录取名单报批。为保证招生质量,报批人数可小于招生计划。
九、调剂
本专业在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接受调剂。调剂信息将于复试阶段在中国科大研究生招生在线网站(http://yz.ustc.edu.cn)发布。
十、学费标准
8000元/学年。
十一、办学地点
合肥。
学科专业名称:生物学(专业代码 071000)
一、报考说明
本学科接收推免生和统考生,招收生物科学、生物技术、计算机、化学、物理、医学、药学等相关专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具有学士学位的往届本科生。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招收本学科研究生的单位包括生命科学学院、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二、专业介绍
生物学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生物学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生物学发展的前沿和动态,具有原始创新意识和能力,能够适应现代生物学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的发展,满足国家经济、科技、教育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主要涵盖以下二级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1、微生物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微生物生理化学、微生物遗传及生物技术等,研究领域涉及病原菌致病机理、传染病诊断技术、药物筛选及微生物资源利用等。
2、神经生物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细胞与分子神经生物学、感觉系统神经生物学、神经药理学、神经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生物学、发育神经生物学、临床神经生物学等。
3、遗传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与肿瘤、生殖、发育和植物抗逆等相关的遗传学、表观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等。
4、细胞生物学:主要研究方向涵盖了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多个方面,包括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肿瘤细胞生物学、细胞免疫及病理机制、细胞遗传学、干细胞化学生物学、细胞工程和药物运输等。
5、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蛋白质生物化学、植物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医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质工程、环境基因组学、系统生物学等。
6、生物物理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感觉系统生物物理学、分子与细胞生物物理学、认知生物物理学和神经心理学、环境生物物理学、生物光电子学等。
7、结构生物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物大分子晶体学、核磁共振波谱学、冷冻电镜结构生物学、计算生物学方法与技术、结构基因组学、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等。
8、生物信息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物大分子的计算机模拟与分子设计、生物信息获取、存储、分析与利用相关技术、统计学与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等。
9、生物材料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纳米生物材料、纳米药物研发和药物输送系统、纳米材料特殊生物学功能、可降解生物材料等。
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的主要去向是进入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继续深造,部分进入科研、教育单位和相关行业高新技术企业工作。
三、研究方向及初试科目
研究方向初试科目
1、细胞与分子生物学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19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841细胞生物学
2、神经生物与生物物理学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18生理学
841细胞生物学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方向主要招收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物材料学等二级学科方向的研究生,神经生物与生物物理学方向主要招收神经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物材料学、微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等二级学科方向的研究生。
四、复试形式
机考+面试。
五、复试内容
复试(机考)为专业知识综合考试,涵盖所有本科基础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其中1/3为英文试题。
六、复试成绩
满分100分。机考满分150分,面试满分100分,复试成绩=(机考成绩+面试成绩)÷2.5。
七、最终成绩
满分100分。初试成绩不计政治,复试成绩占比5/13。即:最终成绩=(初试成绩【不计政治】÷4×8+复试成绩×5)÷13。
八、录取
按最终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提出拟录取名单报批。为保证招生质量,报批人数可小于招生计划。
九、调剂
本专业在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接受调剂。调剂信息将于复试阶段在中国科大研究生招生在线网站(http://yz.ustc.edu.cn)发布。
十、学费标准
8000元/学年。
十一、办学地点
合肥。
学科专业名称:生态学(专业代码 071300)
一、报考说明
本学科接收推免生和统考生,招收生态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计算机、化学、物理等相关专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具有学士学位的往届本科生。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招收本学科研究生的单位为生命科学学院。
二、专业介绍
本学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献身科学的敬业精神,掌握生态学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生态学研究的前沿和动态,具备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高级人才。
1、整合生态学:运用生物学、地学和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综合分子、生化、生物信息、空间信息等技术,开展重分子、个体到生态系统各层次系统全面研究,解决与生物多样性、生物地理学和生态系统功能等相关问题。
2、极地与岛屿生态学:运用生态学、地质地球化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综合地理信息、遥感、化学等传统和现代技术,开展南极、北极、南海和黄东海岛屿、陆架海等典型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相关研究,探讨全新世以来全球变化、人类活动影响及其生态效应等。
3、生态与环境保护:运用生态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开展区域生态保护、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农业生态、辐射生态等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发展生态保护和环境生态修复的新理论、新工艺和新技术。
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的主要去向是进入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继续深造,部分进入科研、教育单位和相关行业工作。
三、研究方向及初试科目
研究方向初试科目
不区分研究方向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19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841细胞生物学
四、复试形式
机考+面试。
五、复试内容
复试(机考)为专业知识综合考试,涵盖所有本科基础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其中1/3为英文试题。
六、复试成绩
满分100分。机考满分150分,面试满分100分,复试成绩=(机考成绩+面试成绩)÷2.5。
七、最终成绩
满分100分。初试成绩不计政治,复试成绩占比5/13。即:最终成绩=(初试成绩【不计政治】÷4×8+复试成绩×5)÷13。
八、录取
按最终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提出拟录取名单报批。为保证招生质量,报批人数可小于招生计划。
九、调剂
本专业在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接受调剂。调剂信息将于复试阶段在中国科大研究生招生在线网站(http://yz.ustc.edu.cn)发布。
十、学费标准
8000元/学年。
十一、办学地点
合肥。
学科专业名称:生物与医药(专业代码 086000)
一、报考说明
本学科接收推免生和统考生,招收生物科学、生物技术、药学、医学等相关专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具有学士学位的往届本科生。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招收本学科研究生的单位包括生命科学学院、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二、专业介绍
本学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生物与医药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门知识,了解生物与医药工程发展前沿和动态,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是进入高新技术企业、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从事生物医药研发、教学和科研工作,或到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继续深造。
三、研究方向及级初试科目
研究方向初试科目
不区分研究方向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38生物化学
841细胞生物学
四、复试形式
机考+面试。
五、复试内容
复试(机考)为专业知识综合考试,涵盖所有本科基础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其中1/3为英文试题。
六、复试成绩
满分100分。机考满分150分,面试满分100分,复试成绩=(机考成绩+面试成绩)÷2.5。
七、最终成绩
满分100分。初试成绩不计政治,复试成绩占比5/13。即:最终成绩=(初试成绩【不计政治】÷4×8+复试成绩×5)÷13。
八、录取
按最终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提出拟录取名单报批。为保证招生质量,报批人数可小于招生计划。
九、调剂
本专业在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接受调剂。调剂信息将于复试阶段在中国科大研究生招生在线网站(http://yz.ustc.edu.cn)发布。
十、学费标准
8000元/学年。
十一、办学地点
合肥。
原标题:中国科大2022年硕士招生简章
文章来源:https://yz.ustc.edu.cn/sszs_2022/index_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