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斌,男,1976年生,民盟盟员,副教授、硕导,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后,国际传统音乐学会会员(ICTM)、中国音乐史学会会员、世界民族音乐学会会员、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特约梯队研究员,现任洛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人类学、中国音乐史、世界音乐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等。担任《中国音乐史》、《世界民族音乐》等本科与研究生课程。
项目
国家级:
1.2011年主持全国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青年项目)《现代琴学视域下的古琴文化发展机制研究》(批准号:11CD100)。
2.河南大学赵为民教授的国家艺术规划课题《宋代音乐史料数据库建设》(批准号:97GB13)2010年结项,主要完成人第三名。
省部级(主持):
3.2007年6月,主持全国艺术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文化部重点课题《中国戏曲、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现状调查》(批准号:06EA01)子课题《现当代上海、杭州地区古琴现状调查报告》。
4.2011年主持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河南省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与文化产业互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1B505),2012年结项。
5.2012年主持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项目编号:122400450430),在研。
省部级(参与):
6.2009年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河南省哲社科规划项目《文化创意产业区选择与发展对策研究》结项(证书号:2009B037),参与第五名。
7.2011年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河南省哲社科规划项目《文化资本扩张与中原地区民间曲艺的转型——以宝丰县马街书会为例》结项(证书号:2011D013),参与第六名。
地厅级(主持):
8.2003-2005年主持地厅级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网站的文化属性研究》(项目编号:XK03YBYS108),结项。
9.2005-2007主持地厅级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小提琴在广东音乐及粤剧演奏中的作用》(项目编号:06YBRW114),结项。
10.2008年10月,主持地厅级教改课题《后学科语境下的世界音乐》,结项。
11.2010年主持洛阳师范学院培育基金项目《论当下中国区域音乐的研究视域及价值取向》(编号:2010-PYJJ-010),结项。
12.2011年主持洛阳师范学院教育基金重点项目《音乐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在研。
地厅级(参与):
13.2011年参与开封市社科规划调研课题《仪封三弦书的传承与保护》结项,参与第二名。
14.2012年参与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仪封三弦书的传承与保护》结项,参与第二名。
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
主持2012年主持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中国音乐非遗保护的学术史研究》(序号165)。
代表论文(部分)
国家级B类
1.《中国小提琴民族化发展的两种模式》,载《音乐研究》2006年第3期。
2.《认同理论作用于现代琴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载《音乐研究》2011年第5期。
CSSCI
3.《网络音乐的多文化视角研究》,载《人民音乐》2002年第11期。
4.《小提琴在广东音乐及粤剧伴奏中的实践——小提琴民族化个案分析》,载《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5.《文化相对主义——一种多元音乐文化观察的理论视角》,载《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6.《“后学科”语境下的世界音乐》,载《天籁(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7.《历史记忆与群体认同: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琴人文化身份探析》,载《中国音乐》2010年第2期。
8.《文化认同——音乐人类学研究的重要理论视角》,《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9.《“派别”话语下的古琴音乐认同》,载《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10.《绿色沙漠中的歌与舞——谈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语境下的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与保护》,载《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11.《新史学视角下的〈操缦琐记〉研究》,载《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3年第1期。
其他:
12.《2004年民族音乐学研究综述》,载《中国音乐年鉴》2004年。
主编教材
主编河南省统编教材《外国民族音乐》,河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第一版,36.7万字。
各类获奖
1.2005年《中国音乐史课程改革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获河南省教育系统科研奖励二等奖。
2.2006年5月《中国小提琴民族化发展的两种模式》获第四届全国高校学生中国音乐史论文评选硕士组二等奖。
3.2009年2月《后学科语境下的世界音乐》获河南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
4.2009年获河南省人民省政府第五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青年鼓励奖。
5.2011年系列论文《近现代琴人的音乐文化认同研究》获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6.参与课题《仪封三弦书的传承与保护》获2011年度开封市社科规划调研课题二等奖,参一。
参加会议及宣读论文
1.2004年中国音乐史学会第八届年会(杭州)递交并宣读论文《中国小提琴民族化发展的两种模式》。
2.2006年7月“第11届中国音乐研究欧洲基金会(CHIME)国际研讨会”暨“多重视野下的黄土高原音乐文化国际研讨会”递交并宣读论文《考察的考察——学理意义与现实意义有多远》。
3.2007年7月赴奥地利(维也纳)参加“第39届国际传统音乐学年会(ICTM)”递交并宣读论文《社会变迁中的今虞琴社》。
4.2007年9月中国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南京)递交并宣读论文《世界音乐与文化研究》。
5.2008年9月第十届中国音乐史学会(苏州)递交并宣读论文《精英、大众与民间:古琴文化群体差异及其变迁——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上海古琴发展为例》。
6.2009年首届区域音乐文化研讨会(杭州)递交并宣读《区域音乐的研究视域及价值取向》。
7.2010年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十六届年会递交并宣读《文化认同视角下的上海古琴文化变迁》。
8.2010年中央音乐学院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年会递交并宣读《世界音乐需要中国叙事》
9.2012年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年会提交宣读《绿色沙漠中得歌与舞——谈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语境下的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与保护》
10.参加“2012世界音乐周”——中国•印度尼西亚音乐国际研讨会暨世界音乐教学研讨会,就世界音乐的学科问题及教学做主题发言。
11.2012年首届中青年音乐学理论家研讨会(广州华南师大)提交宣读《新史学视角下的〈操缦琐记〉研究》
12.2013年4月京沪穗三地当代音乐高峰论坛(广州)提交宣读《权力、知识、身体:系谱视角下上海今虞琴人的文化政治实践》
13.2013年7月国际传统音乐学会年会(ICTM)年会(上海)作为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西双版纳考察小组成员做小组发言。
田野考察:
1.2006年参加“第11届中国音乐研究欧洲基金会European Foundation for Chinese Music Research(CHIME)国际研讨会”暨“多重视野下的黄土高原音乐文化国际研讨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音乐学院、荷兰“中国音乐研究基金会”联合举办,赴陕北榆林地区民歌考察。
2.2008年参加上海音乐学院科研处考察活动,赴湖南吉首市苗族、土家族村寨考察仪式音乐。
3.2005—2008年长期考察上海地区古琴发展现状,并以其作为博士论文主要内容。
4.2009年赴鄂西长阳渔坪镇考察跳丧舞。
5.2009年赴武汉考察吉庆街街头音乐。
6.2012年1月随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考察团赴西双版纳考察傣族、布朗族、基诺族等少数民族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