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部分:
(一)经济学十大原理部分
(1)熟练掌握效率、平等、机会成本、市场失灵、外部性、边际变动、稀 缺性等基本概念与分析方法,熟悉人们如何做出决策、人们如何相互交易、整个经济如何运行。
(2)熟练掌握循环流向图、生产可能性边界两个经济学模型的差异以及实证表述、规范表述之间的差异,熟悉经济学家思考问题的方法。
(3)熟练掌握绝对优势、比较优势、机会成本、进口、出口等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
(二)供给与需求部分
(1)市场如何运行:熟练掌握供给与需求的基本概念、影响供给与需求的因素、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熟悉需求弹性、供给弹性及其应用,并能运用供求2原理来考察各种政府政策的效应。
(2)市场和福利:熟练掌握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无谓损失、市场效 率、进口、出口等基本概论,能够分析税收如何影响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以及关税与进口限额的福利影响。
(三)公共部门经济学部分
(1)熟练掌握外部性、正外部性、负外部性、排他性、竞争性、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共有资源、自然垄断等基本概念与分析方法。
(2)理解外部性与市场无效率间的关系,熟悉科斯定理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3)熟练掌握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的特性,了解政府如何解决外部性、公共物品和共有资源等问题。
(四)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部分
(1)熟练掌握总收益、总成本、利润、显性成本、隐性成本、经济利润、 会计利润、生产函数、边际产量、边际产量递减、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总成本、边际成本、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规模收益不变等基本概念与分析方法,熟悉各种成本之间的关系、各种成本曲线的形状和相互关系。
(2)熟练掌握竞争市场、平均收益、边际收益、沉没成本、垄断、自然垄断、价格歧视、完全价格歧视等基本概念与分析方法,熟悉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以及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竞争企业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垄断者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垄断的福利代价以及各类市场结构中厂商在短期和长期中的均衡状况。
宏观经济学部分:
(一)宏观经济学的数据部分
(1)熟练掌握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名义GDP、实际GDP、GDP平减指数等基本概念与分析方法,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以及名义GDP、实际GDP之间的区别,国内生产总值的衡量,GDP平减指数的计算。
(2)熟练掌握一篮子(物品与劳务)、消费物价指数(CPI)、生产物价指3 数、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实际利率等基本概念与分析方法,CPI的计算、通货膨胀的计算,熟悉消费物价指数与GDP平减指数的区别。
(二)长期中的真实经济
(1)熟练掌握生产率、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技术进步、生产函数、收益递减、规模收益不变、外国直接投资等基本概念与分析方法,影响生产率的因素,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2)熟练掌握金融体系、金融市场、债券、股票、国民储蓄、私人储蓄、公共储蓄、预算盈余、预算赤字、挤出等基本概念与分析方法,熟悉金融体系如何与关键的宏观经济变量相关,可贷资金供求模型,并用可贷资金模型分析各种政府政策。
(3)熟练掌握劳动力、失业率、劳动力参与率、自然失业率、周期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等基本概念与分析方法,熟悉失业的原因及种类。
(三)长期中的货币与物价
(1)熟练掌握法定货币、货币政策、准备金、贴现率、货币、计价单位、商品货币、货币乘数、准备率、货币供给、公开市场活动、法定准备金等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熟悉改变货币供给的三个工具、
(2)熟练掌握名义变量、实际变量、货币数量论方程式、通货膨胀税、费雪效应、古典二分法、货币中性、皮鞋成本、货币流通速度、菜单成本等基本概念与分析方法,熟悉货币供给与需求如何决定均衡的物价水平、货币供给增长如何引起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给带来社会的各种成本。
(四)短期经济波动
(1)熟练掌握经济周期、衰退、萧条、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滞胀等基本概念与分析方法,能够使用总供给-总需求模型解释经济波动,熟悉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倾斜、短期总供给为什么曲线向右上倾斜、 经济波动的两个原因。
(2)熟练掌握流动偏好理论、乘数效应、挤出效应、边际消费倾向、投资加速器、自动稳定器等基本概念与分析方法,熟悉货币市场的均衡、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乘数效应和挤出效应,能够分析总需求或总供给的移动如何能引起衰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如何影响利率和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