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在做关于考研的调查时,总免不了问学生一句:你为什么考研?
所列选项不外乎“就业前景更好”“想读更好的大学”“想做学术研究”等,每一次占最大比重的都是“就业前景”一项。这时,老一辈就会跳出来说:“现在的学生考研太功利,都不是真正想做研究,我们当年……”
老一辈口中的“当年”是段奇怪的岁月:他们读大学的时候,吃的不好、玩的不多、穿的不暖,但他们艰苦朴素、勤奋好学、热情奔放、思想开放……总之,物质条件极差,精神境界极高。年轻人不服气,可找不到有力证据反驳,只好暗骂一句:“厚古薄今。”
老一辈其实不古。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考试,在1980年代、1990年代,他们和你们一样准备考研。其中1980年代,被称为“中国大学最黄金的年代”。
一位在1980年代读研的前辈曾对我们谈及那段光辉岁月:全校都是朗朗的读书声,见面必言学术,拿到一本好书就像饿了3天的人看见满汉全席。一次,他和同学在做研究时实验室漏雨,他们不忍中止实验,便戴了顶草帽挡雨。待实验做完,雨水竟没过脚踝。问及为何能如此,答曰“因为纯粹喜欢做研究”。
这一点为学术而考研、读研的“纯粹”,便是前辈诟病今日大学生最集中之处。但细想,今天的大学生也不容易。
1980年代,人们刚从文革的阴影中走出,国家百废待兴,对大学生采取毕业包分配的政策。工作不愁,学生们自然可以看想看的书,做想做的研究。而在今日之中国,就业是悬在大学生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事关肚子。物质生活难有保障,精神生活便顾不上了。
一位学生直言不讳:“如果我能找到一份比读研出来后赚更多钱的工作,我不会读研。”问之,为什么想赚“更多钱”?学生答曰,因为想过更好的生活。再问,为何非过“更好的生活不可”?“我是从农村考出来的,家里的地被征收了,爸妈就靠我了。”“找一份更好的工作”只是表象,每一个想找好工作的大学生背后,大约都有一个必须的理由。为“让父母过上好生活”而考研,不比“为做学术研究”低等,不比“为让祖国富强”卑微。今天的大学生确实比过去更功利,更看重钱,可我们生活在一个从小就让孩子毫无兴趣地上兴趣班的时代,张口谈钱闭口言利,却奢望大学生不功利,岂不是种了芝麻想得西瓜?
另一种批判的声音,针对将考研作为缓冲就业的权宜之计的学生。年轻人需要试错,有足够的尝试才会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和考研都是尝试,如果想清楚不愿工作,就是想考研,也不妨一试。用一句恶俗的话说:年轻没有失败。今天,他把考研当权宜之计;明天,他或许会因此拥有不一样的天地。
多元价值观的社会,应该包容不同的考研动机。你想做学术做研究,咱们鼓掌;你想拥有一张更牛的文凭,也很好;想先读研,缓几年再工作,也无不可。谁也不比谁更高尚。如果朋友问你为何考研,别回答,你只需告诉他你今日为考研看了多少小时书。真正将你和他人区别开来的,不是考研的动机,而是为考研做的努力。此理对工作、对人生同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