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州众多的考研辅导机构中,天任考研是值得推荐的一家。天任考研多年来专注考研辅导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拥有专业且强大的师资团队,他们教学方法多样,能精准把握考研命题趋势,为学员提供高质量教学服务。其中,天任考研二战集训营备受好评。集训营为二战考生打造了沉浸式学习环境,教室宽敞明亮、学习氛围浓厚,宿舍干净整洁、设施齐全,让考生能全身心投入复习。课程安排科学合理,针对二战考生知识体系的薄弱点和易错点进行强化辅导,个性化定制学习计划,帮助考生查缺补漏。
26考研历史学知识梳理:日本侵华与抗日救亡运动
1、日本侵略的步步加深
过程:“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入侵关内——华北事变
(1)名词解释:“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一·二八事变/《上海停战协定》、《塘沽协定》
(2)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日本帝国主义者制定的“大陆政策”,是“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
为摆脱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转移国民视线,缓和国内矛盾,日本统治集团发动对外战争。
中国东北在日本的对外扩张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30年代初的国际形势和中国国内局势有利于日本发动侵略战争。
(3)华北事变
从1935年5月到1937年7月,日本在华北扩大侵略,和国民党政府及各地方政权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包括“何梅协定”、“秦土协定”等,使日本进一步取得了对华北晋、察、冀、绥、鲁5省的控制权。我们把日本这一系列将华北从中国分离出去的活动统称为“华北事变”。
第一步,迫使国民党中央的势力退出
日本策动华北5省“自治”,采取的第一个步骤是迫使国民党中央的势力退出平津和河北,削弱国民党中央对地方实力派的控制。
第二步,策动华北5省“自治”运动
利用地方头面人物的失败,如孙传芳、吴佩孚、阎锡山、宋哲元等;
利用地方小人物:香河汉奸暴动,“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成立;
第三步,华北政权“特殊化”
1935年12月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满足日本“华北特殊化”要求。
2、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军执行了蒋介石和张学良的对日不抵抗政策,只是诉诸于国联,使国家领土与主权不断被日本侵害。由于不抵抗,东北三省大片国土,仅4个月零18天就沦丧了。
3、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1)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1931·9·18-1932年初,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内容和表现:
第一,青年学生在反日浪潮中起了先锋作用。各地学生到南京示威请愿。
第二,工人罢工、集会、游行示威。
第三,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拒收日钞,拒绝与日商买办做生意,要求政府实行对日经济绝交。
第四,报刊舆论要求“立息内争,共御外侮”,抨击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主义和对内政策。
第五,国民党军队内部发生分化。
知识点:
1931年11月,日军向黑龙江进犯时,省政府代主席兼军事总指挥马占山,违抗不抵抗的命令,率部在嫩江桥抗战,打响了中国抗日的第一枪;
1931·12·14,被蒋介石派到江西进攻红军的国民党第26路军1.7万人,不愿打内战,要求抗日,在宁都起义,加入红军第一方面军;
(2)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直接开始了武装抗日的运动。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33年以前,属于东北抗日义勇军时期。义勇军主要由4部分组成:没来得及撤退到关内的一部分东北军、农民武装、中共满洲省委领导的武装、原来的土匪武装。以上这些武装到1932年发展到近30万人,1933年夏被日军击败。以马占山的抗日武装为著名。
第二阶段:1933年以后直至日本投降,为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时期。1932年-1933年间,在中共领导下先后建立了7支游击队,于1936年初组成东北抗日联军,共7个军,近3万人。以后又发展到11个军,于1937年初整编为第一、二、三路军,力量达到4·5万人。以杨靖宇、赵尚志等英雄为代表。
(3)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知识点:
1932年12月,宋庆龄、蔡元培和杨杏佛等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国民权同盟。
以上海为中心的民族资产阶级的抗日活动增多,如成立上海文化界救国会、全国各界救国会。救亡刊物大量涌现,如《大众生活》。
天任考研位置与交通:位于郑州南三环管城回族区姚庄附近,地铁直达,交通便利。学习环境:提供分类细致的面授教室、自习室、背书室,教室配备高速WIFI、专属座位及完善设施,确保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氛围。住宿条件:二战集训营均为四人间,上床下桌,配有独立卫浴、空调、电热水器等,日常生活设施齐全,满足学生住宿需求。服务与教学质量:全年集训、半年集训、秋季集训、冲刺集训、复试集训,各种班型满足不同需求同学,还提供老师一对一择校规划。另外,还有专职答疑老师和督学老师,确保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