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互动 > 考研自习室 > 正文
考研互动

邹平寄宿式考研流程 邹平考研辅导机构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3-11-06 11:18:59  |  关键词:

  •  
  •  
  •  
考研机构室推荐

天任考研,始创于2006年,专注考研

学习方面:学习环境上我们配有敞亮美好的教室,每个教室都配有空调,每位学生配有独立桌椅,每个桌椅旁边就有固定插排,有区域无线网覆盖,教室按照文理分班等;学习进程上面配有不同的班次比如高三自习班/刷题答疑班/精讲班/寄宿一对一,每个班次的区别详情咨询本人或留言哦~

住宿方面:标准的六人间,每位同学配有相应桌椅和衣柜,每个宿舍都配有空调、独立卫生间、专用洗衣机和洗漱台,厕所还有供暖系统,还有宿舍老师24小时值班!

加右侧微信详细咨询!        



一、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泰勒认为,课程评价是为了找出结果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利用这种反馈信息作为修订课程计划的依据,据此提出的课程评价模式是A.目标评价模式B.目标游离评价模式C.背景、输人、过程、结果评价模式D.差距评价模式2.教育的育人功能的周期长的主要制约因素是A.社会发展B.儿童身心发展年龄阶段特点C.自然条件D.教育年限长3.18—19世纪的西欧,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逐渐形成了带有等级特权痕迹的双轨学制。
其“双轨”是指A.公立学校系统与私立学校系统B.职业学校系统与普通学校系统C.大学一中学系统与小学一初等职业学校系统D.义务教育系统与非义务教育系统4.《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A.社会权利主体独立地位B.社会权利主体非独立地位C.社会权利的客体独立地位D.社会权利的客体非独立地位5.持有“教育目的正是为人皈依上帝,获得‘永生’做准备”观点的教育家是A.卢梭B.涂尔干C.夸美纽斯D.杜威6.教育同生产劳动从脱离到逐步结合的转变发生在A.原始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7.“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教学原则具体运用的结果A.自觉积极性B.启发性C.巩固性D.因材施教8.教学原则反映了A.教育现象B.教学规律C.教学现象D.师生关系9.德育的基本功能在于A.思想教育B.社会政治意识培养C.人格塑造D.品德培养10.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首要途径是A.家访B.校外活动C.课外活动D.课堂教学11.《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12.“人在少年,精神未定,所与款压,熏清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默化,自然似之”,其方法类似于A.对话法B.陶冶法C.实践法D.讲授法13.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A.科研学术活动权B.教育教学权C.民主管理权D.管理学生权1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这句话出自A.《学记》B.《论语》C.《四书五经》D.《说文解字》15.()中说:“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A.《论语》B.《孟子》C.《学记》D.《大学》16.科举制度创立于A.宋代B.唐代C.隋代D.清代17.“书院”作为一种教育组织正式形成是在哪个朝代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18.由王安石主持和推进的教育改革是A.庆历兴学B.熙宁兴学C.崇宁兴学D.文翁兴学19.中国近代教育首次专门论述师范教育的文章,是()在《时务报》发表的《变法通议论师范》。
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王国维20.1931年,到山东邹平开办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研究乡村建设问题,培养乡村建设人员的教育家是A.黄炎培B.晏阳初C.梁漱溟D.陈鹤琴21.下列哪所学校不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办的A.湖南自修大学B.鲁迅艺术学院C.平民女学D.农*动讲习所22.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在中等级以上学校推行“导师制”,其时间是A.抗战之前B.抗战期间C.抗战之后D.国民政府统治大陆的整个时期23.黄炎培早期职业教育思想更多以解决()问题为重A.社会发展B.个人生计C.外部环境适应D.国家强盛24.()断言,生存竞争的本能就是教育的基础。
A.利托尔诺B.桑代克C.孟禄D.沛西·能25.《法律篇》对《理想国》做出了许多改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这种改变A.设了一名专管教育的长官B.新课程中哲学被取消了C.反对强迫教育D.提倡兴建学校26.在西欧中世纪早期的学校教育中,()是全部学科的“王冠”A.科学B.神学C.哲学D.数学27.以下哪一个不是智者派共同的思想特征A.古典主义B.相对主义C.感觉主义D.个人主义28.文艺复兴运动实质上是一次()的文化革命A.奴隶主阶级B.封建阶级C.资产阶级D.无产阶级29.耶稣会学校形成一套完整的组织管理模式,一切以《耶稣会章程》()两个纲领性文件为标准和指导。
A.《组织管理反案》B.《天主教教义》C.《教学大全》D.《圣经》30.夸美纽斯提出了许多教学原则,但不包括A.直观性B.激发学生求知欲C.量力性D.发展性31.1775年,为俄国政府制定《俄罗斯大学计划》的是A.狄德罗B.涂尔干C.爱尔维修D.卢梭32.1810年,洪堡创办的对德国高等教育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学是A.哈勒大学B.柏林大学C.哥延根大学D.慕尼黑大学33.美国“生计教育”的实质是以职业教育和为核心的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的教育.A.劳动教育B.科学教育C.基础教育D.高等教育34.我国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A.《教育实用心理学》B.《教育心理学》C.《教育心理大纲》D.《教育心理统计》35.学生一想到考试就产生焦虑,属于()的条件作用A.第一信号系统B.第二信号系统C.第三信号系统D.以上都对36.适当过度学习能促进知识保持,研究表明,效果的过度学习是学习熟练程度达到A.130%B.140%C.150%D.160%37.将一篇在电脑上打好的文章按一定格式排版所属的学习类型是A.动作技能B.心智技能C.言语信息D.态度38.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主要依靠视觉控制,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差,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现象的阶段是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39.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等方式来促进学习的策略是A.元认知策略B.资源管理策略C.精细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40.小学阶段政治教育和基本思想观点教育的重点是A.正确的政治方向B.对事物的正确认识C.道德行为规范D.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41.教育观察研究的优点不包括A.简便易行B.资料可信C.资料广泛D.分析全面42.对于“要求以班为单位进行教学实验研究,而不能打乱原有的教学单位的情况。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特别是教育实验中),一般常用的取样法是A.整群随机取样法B.分层随机取样法C.等距随机取样法D.多段随机取样法4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研究的信度高低说明研究和研究结果是否可重复,是否具有前后一贯性,或研究的前后是否具有一致性以及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重复。
B.研究必须有效度才有意义。
C.有效度一定有信度。
D.有信度一定有效度。
4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按随机方式建立两个被试组,除研究变量因素外,其它无关变量方面的影响相同,因而两组的结果测量值之差,可以认为是研究变量之差造成的。
B.样本容量与样本的代表性有关,样本容量越小,代表性越好,反之,样本容量太大,就可能失去对总体的代表性。
C.恒定法主要采用对比组方法和循环法。
D.在教育科学研究中,被试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遗传、性格、能力、知识经验、动机、情绪、研究场所的一些条件与特征等许多无关变量是对研究是有影响的,这种问题可以采用消除法解决。
4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创造友好的气氛,与被访问者谈的越投机越好B.访谈时,要详细的说明访问的目的C.访谈时,要把握住方向和主题,随时记录D.进行访谈时,要首先介绍自己的身份二、辨析题:46~48小题,每小题15分,总计45分。
46.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47.教育功能是教育目的的实质性表现。
48.学习策略是一种程序性知识,由一系列规则和技能构成。
三、简答题:49~53小题,每小题15分,总计75分。
49.简述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50.《学记》是如何论述豫时孙摩教学原则的?51.赫尔巴特提出作为其教育理论的伦理学基础的五种道德观念是什么?52.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53.试分析参与式观察研究的优缺点。
四、分析论述题:54~56小题,每小题30分,总计90分。
54.简介学科课程和分科课程的内容并对其进行评价。
55.比较中世纪大学与中国古代书院的异同。
56.本题为必选题,请在I、Ⅱ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两题都答,只按第1道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I.课堂教学应该尽可能地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怎样才能增强学生的内部动机呢?试述增强学生内部动机的几点意见。
Ⅱ.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对小学1—6年级每年级三个班学生进行了一次智力测验,然后将每班学生分成两组,并谎称这是根据智力测验成绩来分组的。
其中一组占班级总人数20%,称为高智商组(A组),实验支持者将改组学生名单交给所在班级新任教师,并告诉他们,预测表明,这一部分学生“在智力上有很大的发展可能性”,“具有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能力”。
各班其余80%的学生组成普通组(B组)实际上,各班学生是用随机分派的方法分成两组的。
这就是说,分组根本没考虑事先进行的智力测验。
在实验前各班内A、B两组被试智力在统计上是相等的。
经过8个月教学后,发现A组学生比B组学生智商有了更大的增长。
(1)该实验设计属于前实验实际、准实验设计还是真实验设计?(2)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分别是什么?(3)这种实验设计的特点是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CDBCDCBBBCCBBAD二、辨析题46.【答案要点】正确。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劳动者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由教育来实现。
国家的发展要以教育为根本,人们对于教育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经济对教育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1)经济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经济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3)经济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
总之,经济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也为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一定的客观要求。
同时,教育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1)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3)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要看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不能盲目发展教育,甚至打着“教育”的口号,做出违背社会和教育规律的事情,应注意教育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47.【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片面的。
通常意义上的教育功能是指教育在人及周围环境相互影响中所发挥的作用。
它往往指向教育活动已经产生或者将会产生的结果,尤其是指教育活动所引起的变化和产生的作用。
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指教育对于维系社会运行,促进社会变革与发展的作用。
教育不仅具有经济功能、政治功能,而且还具有文化功能和人口功能。
教育功能具有客观性。
教育目的之的是社会对教育所要早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和总的设想或规定。
教育目的具有主观性。
教育目的制定和实现以教育功能的发挥为基础,教育功能会影响教育目的的制定和实现。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应然表现”,教育功能是教育的“实然表现”,它是教育目的在教育实践中所释放出来的实际效果。
教育目的和教育功能虽有重叠,但是仍有本质区别。
48.【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是个体的用于具体情境的算法或一套行为步骤。
它相当于技能。
加涅认为,程序性知识包括心智技能和认知策略两大类。
心智技能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待事物的程序性知识,主要是加工外在信息。
这类知识通过练习,其运用达到相对自动化程度,很少或不需要受意识控制。
认知策略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一般受意识控制,其运用难以达到自动化程度,主要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加工活动。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作为一种计划性方案,由规则和技能构成,它是一步一步的程序性知识,因此,学习策略是程序性知识。
三、简答题49.【答案要点】(1)代表人物:布卢姆(2)指导思想:掌握学习理论。
只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达到完成80%~90%的测验题目)。
(3)目标:教师要为掌握而教,学生要为掌握而学,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即达到掌握的程度。
(4)基本结构:①教学准备。
开始教学前,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和心理状态。
对学生进行鼓励,教给学生进行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内部心理状态。
②确定课时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
把单元目标分解成为课时目标。
课时目标应具体、明确。
③进行课堂教学。
④测验。
一个单元的教学完成以后,立刻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测验。
测验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教学目标的掌握程度,哪些掌握了,哪些没有掌握;不能对测验结果进行排队,不能排名次,只要说明学生是否达到标准就可以了。
⑤矫正。
根据测验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对没有通过测验的学生进行第二次教学,给他们第二次学习的机会。
第二次教学的方式与第一次不同,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矫正。
矫正应在2~3天内完成。
⑥再测验。
矫正完成以后,对经过矫正的学生再进行一次测验。
在整个掌握学习过程中,测验和矫正两个步骤是最重要的,这两个步骤的效率和质量是决定掌握学习成败的关键。
50.【答案要点】《学记》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启发教学的思想,进一步概括了如何进行启发的宝贵经验,指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而要做到这一点,主要靠教师的正确指导思想、丰富的教育经验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学记》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第一,导而弗牵。
教师要积极引导,但不要硬牵着学生走,这样学起来就会自然和谐。
不引导不行,硬牵着走也会失败。
第二,强而弗抑。
教师要积极督促,但不要强制和压抑。
这样学起来就会安逸顺利,不督促检查不行,强制学习也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
第三,开而弗达。
教师要为学生打开知识的大门提供钥匙,但不要把知识全部塞给学生,要留有余地,启发学生自己积极思考,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可以得到锻炼和发展。
这项原则的中心就是要求教师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但不能代替学生思考,只要求“继其志”。
51.【答案要点】在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中,伦理学主要起着价值规范的作用,即为教育目的和基本方向的确立提供依据。
他伦理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就是提出了五种道德观念,即: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
(1)内心自由指的是一个人有了正确的思想或者说对真善美具有了明确的认识,就能够自觉地依照道德规范行事,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理性的原则。
(2)完善指人调解自己的意志,做出判断的一种尺度。
赫尔巴特强调人必须有道德衡量的标准。
(3)仁慈是指一种绝对的善,它要求人无私地为他人谋福利,与人为善,从而使自己的意志与他人的意志协调统一。
(4)正义的观念也就是守法的观念,它要求避免不用意志之间的冲突,并且按照人们自愿达成的协议(或法律)解决冲突。
(5)公平与报偿是指当人故意作祟时予以应有的惩罚,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52.【答案要点】(1)充分利用已有经验,形成知识结构体系。
(2)分析问题的构成,把握问题解决规律。
(3)开展研究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4)教授问题解决策略,灵活变换问题。
(5)允许学生大胆猜想,鼓励实践验证。
53.【答案要点】所谓参与式观察研究,是指研究者直接参加到所观察的对象的群体和活动中去,不暴露研究者真正的身份,在参与活动中进行隐蔽性研究观察。
其优点是:不破坏和影响观察对象的原有结构和内部关系,因而能够获得有关较深层的结构和关系的材料。
其缺点是:由于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处理不当易影响观察的客观性。
四、分析论述题54.【答案要点】(1)学科课程也叫做分科课程。
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最基本的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分学科安排教学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的课程。
同时,也相应地编写不同学科的教科书作为学科课程内容的基本依据。
它的主要特点:第一,各学科课程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有属于自身的研究方法,彼此界限清楚,各自自成一体。
第二,以知识的逻辑体系为中心来编排课程。
第三,重视学习的理论知识。
其指导思想是把教育看做是生活的准备,课程是为生活的准备而服务的。
这种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按学科知识来组织,以学科作为教学活动单位,这给教材编订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教学内容的选择、结构、顺序就是学科知识的选择、结构、顺序,一切从学科知识体系来考虑。
课程目标以学科知识的掌握为目标;教材的编写与审订也相应地分科进行。
从教学看,以科学文化知识为主体的学科课程便于教。
一个学科教师,只要掌握了本学科的系统知识,便可胜任教学。
从学习的角度看,学科课程便于让学生学到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学科知识既是教学的内容也是学习的内容,这就使学生的学习成为相对简单的过程。
此外,学科课程还有便于管理、评价等长处。
正是由于学科课程的这些长处,这种传统的课程设计才经久不衰,流传至今。
学科课程的缺点也十分明显,由于学科各自独立,割断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学科课程只重视系统学科和学科知识,不注意发挥教育的社会职能与人的发展职能;学科课程注重于学科知识,而置能力培养于不顾,将获得知识与培养能力相脱离。
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其危险日益突出,人们深感重知识、轻能力,重学科的区别,轻学科的联系,难以培养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2)活动课程也称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即以儿童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过程。
这种理论认为,课程应是一系列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获得经验,从中培养学习兴趣,学会独立解决问题,锻炼能力。
其特点是:以儿童为中心,从儿童的动机、需要和个性出发设计课程,课程的组织不是多学科的分科并进,而是综合性的单一课程;课程顺序不考虑逻辑结构,只强调心理结构;课程进度无严格规定,以学生的态度和兴趣的发展变化随意删定。
活动课程论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注意学生的动机和兴趣,强调经验,但违背了教学认识规律,排除了人类积累的间接知识的系统学习,暴露了它致命的弱点,即严重降低了教学质量。
(3)目前,关于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的讨论,概括起来大致有这样的一些观点。
一是“补充说”。
认为活动课程是学科课程的补充,在我国的课程结构中,应以学科课程为主,活动课程为辅,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育人功能。
二是“对立说”。
认为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是根本对立的两种课程形态,如果简单地把二者之间的关系理解成相互“补充”,就容易导致“活动课程学科化”,活动课程成了学科课程的延伸,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活动课程的本义,是不足取的。
三是“发展说”。
认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是对学科课程的超越。
活动课程实质上包涵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可以说是学科课程的一种整合形态,活动课程就是以活动作为特殊形式把学科课程有机地整合起来。
55.【答案要点】(1)相同点:1)出现的必然性相同:不仅与各国的思想文化源流密切相关,而且与各自封建经济的相对发展方向及其独特的政治结构有很大关系;2)类型上相同:都是教学组织学术研究机构;3)在地位变化上相同:都逐渐失去自治地位,被朝廷或教会控制;4)办学精神上:有相应的独立性、开放性、研究性;5)教学方法上:都重视学术讲演、研究探讨和学术问难;在学术研究上都没有从根本上突破封建社会制度的束缚。
(2)不同点:1)产生的环境不同:中世纪大学产生于商业城市,而书院则出现在远离城市的名山胜水中;2)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中世纪大学从经济发展的层面思考社会问题,设立实用科目,是为了城市的新兴市民阶级,而书院则从伦理政治角度,以新儒学的面目出现,旨在为封建社会长治久安寻找理论依据;3)与官方关系不同:中世纪大学与教会斗争,为大学的独立生存和自由研究争取特权,而中国的书院得到政府支持;4)办学目的不同:中世纪大学目的是职业训练,培养专门人才,中国书院是以伦理为本,培养圣贤人格;5)课程不同:中世纪大学主要传授专业知识,注重传统“七艺”的继承与发扬以及亚里士多德著作的传授,而书院主要是“五经”——原典的复归与阐发,传统儒学伦理教条的哲理化改造;6)学位制度上:中世纪大学已建立学位制度,而中国的书院没有;7)管理体制上:大学领导体制分学生大学和先生大学;书院机构简单,管理人员少。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P120-123;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微博)出版社,P153-158)56.【答案要点】I.内部动机是源于兴趣、好奇心、追求成功、自信心等个人特征的动机,所以,激活与维持学生动机的根本策略是教师长期坚持培养学生求知、求成的需要,通过成功的学习经验又增强他们学习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既是教育的手段,也是教育的目的。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策略:第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第二,丰富材料呈现方法;利用学习动机的迁移。
(2)通过归因训练或归因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效能感:第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开始某项新的学习任务;第二,为学生设置明确、具体和可以达到的目标;第三,强调学生自己前后比较,避免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第四,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示范。
(3)培养学生对成就的需要和成就感。
Ⅱ.(1)该实验设计属于真实验设计。
真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都能得到比较严格的控制,即它能较好地控制内外部无效因素,并有效地操纵研究变量。
其特点是随机分组;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控制组则不给予实验处理;两组均进行前后测。
(2)因变量是学生智商的变化,自变量是教师对于学生的期望(3)此种实验设计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随机方式选择和分配的,两组在统计上是相等的;实验组前后测比较,对照组前后测比较,以及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比较,能较充分的说明自变量的作用,因果分析可靠性程度高;采用了“双盲”设计来抵消“霍桑效应”等副效应。

可以选择去邹平铜矿上班

你们专业是理工大本科就业还不错的专业之一,考研不多,既然就业好,个人认为就就业的好.因为考研不见得有多少优势可言...........(个人建议)

【近代教育的起步】1.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形成––(1)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①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宣告成立。
在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经过的《宣言》,明确提出了苏维埃政权的教育方针:“工农劳苦群众,不论男子和女子,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教育上,完全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取消一切麻醉人民的封建的、宗教的和国民党的三民主义教育”②1934年1月,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中,更具体、明确地表述了苏区教育的根本方针:“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大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的劳苦群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2)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①“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政策②“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的政策③“实行生产劳动”的教育政策4“民办公助”的政策(3)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2.干部教育––(1)干部在职培训:1931年之前主要以随营学校、教导队和短训班的形式进行,干部学校出现之后类别更丰富,实施更规范,多按系统、分层次进行(2)干部学校教育:著名的有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苏维埃大学、红军大学、中央农业学校、中央列宁师范学校、高尔基戏剧学校等(3)“抗大”:①1936年在陕北瓦窑堡创办,原名“西北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迁延安。
从西北抗日红军大学到抗大,总校先后办了8期,同时还办了12所抗大分校,培养了20多万军政干部,1945年10月迁往东北,组成东北军政大学②抗大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由毛泽东1938年提出③抗大的校训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④抗大的教育宗旨是“以训练抗日救国军政领导人才为宗旨”⑤抗大的学风是“理论联系实际”、“少而精”、“理论和实践并重”、“军事与政治并重”等⑥抗大的课程有思想政治课(理论学习、中共党内斗争的文件学习、群众性的自我教育、严格的组织纪律要求等)、军事课、实际战斗和生产劳动等⑦抗大的教学方法由启发式、研究式、实验试和活的考试等等3.群众教育––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其组织形式主要有冬学、民校(民众学校)、夜校、半日校、识字班(组)、读报组,以及剧团、俱乐部、救亡室等,其中冬校和民校适应分散的农村群众和生活实际,是受欢迎、最普遍、最广泛的社会教育形式。
在兴办冬学、培养师资的同时,各根据地还积极组织编印了课本,如《识字课本》、《日用杂志》、《庄稼杂字》等。
4.普通教育––(1)苏区的小学教育:学制五年,前三年为初小,后两年为高小。
抗战初期,各根据地初小较多,高小较少。
针对不同的对象还分为全日制和半日制(2)抗日根据地的小学教育:巩固地区的小学和苏区相似,学制五年,前三年为初小,后两年为高小,初小高小都有的称为完全小学游击区和近地区的办学形式有“游击小学”和“两面小学”等形式小学的课程除了形式上照顾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之外,尤其重视政治思想教育和生产劳动(3)解放区中小学教育的正规化:标志着教育开始有意识地从为革命服务转移到为和平建设服务,主要指中等教育的规范化,实际上涉及整个普通教育,包括三方面①制定长远的教育计划,不再像战时那样随政治任务的变化而变化②普及教育,学制规范化③教学内容以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主,降低政治课与直接和实践挂钩的课程等(4)解放区高等教育的整顿与建设:①办抗大式训练班,逐批对知识青年进行短期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②解放区原有的大学进一步正轨化③创办新大学5.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1)紧密结合当前的中心任务,坚持教育为政治服务:①在教育对象上,坚持“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在民众教育中又坚持“成人教育第一,儿童教育第二”②在教育内容上,以革命战争所需要的内容为主③在教育形式上,坚持灵活多样,以非制度化的教育为主(2)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①在教育内容上,联系当地当时的生产和生活实际②在教育组织形式上,注意适应当时当地的生产需要③要求学生参与实际生产劳动(3)依靠群众办学:①成人群众教育群众自己办,民主政府给予指导②普通教育中依靠群众的力量,普通小学由群众自己办理或采取民办公助的形式③干部不脱离群众,尽量考虑群众工作的实际需要(三)现代教育家的教育理论与实践1.杨贤江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新教育大纲》是中国第一本比较系统地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教育史ABC》是第一部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教育历史的著作(1)论教育本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阐明教育的本质,“教育为‘观念形态的劳动领域之一’,即社会的上层建筑之一。
”建立于经济基础之上,取决于经济基础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在承认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的同时,也不否认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教育具有双重属性(2)“全人生指导”与青年教育:1)产生青年问题的原因,一是青年期是身心发生显著而重要变化的时期二是社会动荡剧变更易导致青年问题2)全人生的指导的含义是指对青年进行关心、教育和引导,既要关心他们的文化知识的学习,又要对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进行正确的指点和引导,使之德、智、体诸方面都能得以健康成长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的重要是“革命的人生观”,其出发点是引导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过革命的人生3)具体内容为①教育要谋求素质的发展②教育要引导学生过正常而的生活,包括健康生活、公民生活、劳动生活和文化生活四方面③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在校生活,还要指导学生的校外生活2.黄炎培的职业教育实践––(1)职业教育的探索:①1913年发表重要论文《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②1914年赴安徽。
江苏、浙江等地考察教育③1916年主持成立了第一个省级职业教育机构-江苏省职业教育研究会④1917年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后发表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标志着黄炎培为代表的职业教育思潮的形成⑤黄炎培早期职业教育思想更多以解决个人生计问题为重,认为职业教育的要旨有三:“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⑥20年代起提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职业教育目的,20年代中后期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的观念,认为办职业教育必须联络和沟通所有教育界和职业界,参与全社会的活动和发展,更多地探寻了职业教育外部环境的适应问题(2)职业教育的作用和地位:第一,职业教育的理论价值为“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第二,对当时中国社会的作用为有助于解决中国最大重要最急需解决的人民生计问题第三,在整个教育体制中的地位是一贯的、整个的、正统的(3)职业教育的目的:“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4)职业教育的方针:第一,社会化,包括办学宗旨的社会化培养目标社会化办学组织的社会化办学方式的社会化。
第二,科学化,即用科学来解决职业教育问题(5)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6)职业道德教育:敬业乐群(7)职业教育的内容①提倡职业教育,同时主张要积极参加到全社会的运动中去②主张教育与职业相沟通,学校与社会相沟通③适应社会的需要是职业教育的原则④职业教育应能包容一切⑤职业教育应贯彻于各级各类教育之中⑥职业教育应贯穿教育全过程与全部的职业生涯⑦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职业智能还要培养职业道德和服务精神,不仅要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还要重视实际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培养谋职能力和创业精神3.晏阳初的乡村教育实验––********年长期担任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干事,********年在河北定县进行乡村平民教育实验,1940创办中国乡村建设育才院(1)“四大教育”:①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知识力②以生计教育攻穷,培养生产力③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④以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2)“三大方式”:学校式教育(分基本教育和乡村改造教育两个阶段,文字教育是基本教育的基础,首先就是扫除文盲主要有初级平民学校、高级平民学校和生计巡回学校三种类型)、社会式教育(主要靠平民同学会来推进)、家庭式教育(主要由家庭会来承担,成立家主会、主妇会、少年会、闺女会和幼童会五种形式)(2)“化农民”与“农民化”:晏阳初提出“农民科学化,科学简单化”的平民教育目标,并认为欲化农民,须先农民化,即彻底地与广大农民打成一片(3)评价:作为一个教育救国论者,所提出的中国农村四大问题只看到了社会现象的表层,没能认识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及封建残余的剥削才是造成它的根源,否认了社会问题的根源是阶级剥削和压迫把乡村建设作为一种社会改革运动,其实上是一个不彻底的资本主义运动,结果以失败告终但其可取之处在于其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理论有中国特色4.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建设––在山东邹平创立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所(1931年)(1)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理论:所谓乡村建设,是一种力图在保存既有社会的基础上,经过乡村教育的方法,由乡村建设引发社会工商业发展,实现经济改造和社会改造①中国问题的症结就是中国社会自始自终走着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国的问题就是文化的失调②乡村建设的本质就是中国的文化改造,中国建设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乡村建设”从社会历史看,中国不存在经济意义上的阶级对立,不会产生阶级对抗。
因此社会革命在中国已不可能,可行的道路就是乡村建设从社会现状看,中国社会是乡村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在乡村,中国必须从乡村建设起(2)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乡村建设就以乡村教育为方法,而乡村教育以乡村建设为目标一方面,解决中国文化失调的主要手段是教育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的改造其实是个教育的过程乡村教育没有乡村建设就没有生机,乡村建设没有乡村教育就没有前途,两者实际上是合二为一的(3)乡村教育的实施:分社会式教育(包括社会改造运动及社会建设事业)和学校式教育(乡农学校,以教育的力量替代行政的力量,教育内容强调服务于乡村建设,密切适合农村生产生活的需要)(4)评价:本质上是一种中国知识分子经过改造中国农村来改良中国社会的理想,是在探索拯救中国的第三条道路,但是否认阶级斗争,体现了消极的一面,可取之处在于认识到中国问题是农村问题,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社会的改造,对农村有一定的贡献5.陈鹤琴的“活教育”探索––(1)儿童教育和“活教育”实验:陈鹤琴重视儿童教育,研究总结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明确提出了“活教育”主张1927年在南京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古楼幼稚园1927年在南京组织了幼稚教育研究会,1929年扩大为中华儿童教育社1940年,筹建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并附设小学和幼稚园以及校办农场,开展“活教育”实验1941年1月创办《活教育》杂志,标志着有全国影响的“活教育”理论的形成和“活教育”运动的开始1942年初,幼师附设婴儿园,1943年春,幼师改为国立幼稚师范学校,并增设专科部,至此,“活教育”实验形成了包括专科部、幼师部、小学部、幼稚园、婴儿园五个部门的幼儿教育体系(2)“活教育”思想体系:①“活教育”的目的:“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人”是“活教育”最为一般意义的目的“做中国人”意味着要爱护这块生养自己的土地,爱自己国家长期延续的光荣历史,爱与自己共命运的同胞对于“做现代中国人”,陈鹤琴则赋予它五方面的要求(“要有健全的身体”“要有建设的能力”“要有创造的能力”“要能够合作”“要服务”)②“活教育”的课程论是从大自然、大社会出发,让学生去直接学习(“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即让儿童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又具体将活教育课程分为五类(儿童健康、社会、自然、艺术、文学活动)③“活教育”的教学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是“活教育”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重视室外活动,着重于生活的体验,以实物为研究对象,以书籍为辅佐的参考依据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原理及自己的经验,提出了17条“活教育”的教学原则④“活教育”教学的四个步骤为实验观察、阅读思考、创作发表和批评研讨6.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1)“生活教育”实践:陶行知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人民的生活实际相结合1923年与朱其慧、晏阳初等人发起组织创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2)晓庄学校:为中华教育改进社创办的新型学校,原名试验乡村师范学校。
1927年3月15日在南京晓庄创立,陶行知任校长。
办学宗旨是“要造就好的乡村教师去办理好的乡村学校”,经过改造乡村教育进而改造农村。
目标是“培养乡村人民儿童所敬爱的导师”,要具有“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造社会的精神”。
是“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
晓庄办学的理论就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教育方法,叫做生活法,即“教学做合一”(3)山海工学团:1932年他在上海与宝山之间筹办了山海工学团,工学团即是一种以贫苦大众为教育对象,采用半工半读形式的教育组织(4)“小先生制”:即把失学儿童组织起来,采取大的教小的,会的教不会的办法(5)育才学校:1939年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合川县凤凰山古圣寺创办的一所难童学校,选拔有特殊才能的儿童,因材施教,培育人材幼苗,为抗战建国培养"追求真理的小学生即知即传的小先生手脑双挥的小工人反抗侵略的小战士"(6)“生活教育”理论体系:1)生活教育理论的形成,受启发于裴斯泰洛齐,直接影响于杜威教育思想,1927年在晓庄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其内涵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
从效力上说教育要经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2)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强调教育以生活为中心,反对脱离实际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虽然将教育与生活等同起来忽视了教育的特殊性和系统知识的传授,但是对于破除传统教育脱离民众、脱离实际生活的弊端有进步意义其内涵在于①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②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③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3)社会即学校,不同于杜威的“学校即社会”,主张改造传统学校,改造的依据是社会的需要,即学校经过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一方面“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另一方面动员学校的力量,使社会进步,使学校真正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扩大了学校的内涵和作用,对传统的学校观、教育观有所改变,使被传统教育拒之门外的劳苦大众能够受到起码的教育,渗透普及民众教育的苦心4)“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在教学方法上的具体化,包括①要求“在劳力上劳心”②是因为“行是知之始”③要求“有教先学”和“有学有教”(即教人者先教自己,有学到知识就要去教别人)④是对注入式教学法的否定5)生活课程论,就是“教学做合一”在课程上的反映,以培养学生的生活力为目的,主张①把书作为一种工具,一种生活的工具,做的工具,过什么样的生活就用什么书②用以生活为中心的生活指导书来代替以文字为主的传统教科书③把社会的需要及能力、个人发展的需要及能力和生活事业本体之需要作为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安排的依据6)生活教育的六个特点是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
更多详情请点击:2015考研:教育学知识点之教育史部分汇总考研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