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报辅导班的好处有很多,主要包括有这些:1.有老师领路;2.合理规划复习;3.提供专业学习材料;4.答疑解惑。如果想具体了解考研报辅导班的好处有哪些,那不妨接着往下看吧!
下面从几个方面向大家展示一下天任寄宿考研培训、集训营、自习班的情况:
1、学习方面:学习环境上我们配有敞亮美好的教室,每个教室都配有空调,每位学生配有独立桌椅,每个桌椅旁边就有固定插排,有区域无线网覆盖,教室按照文理分班等;学习进程上面配有不同的班次比如高三自习班/刷题答疑班/精讲班/寄宿一对一,每个班次的区别详情咨询本人或留言哦~
2、住宿方面:标准的六人间,每位同学配有相应桌椅和衣柜,每个宿舍都配有空调、独立卫生间、专用洗衣机和洗漱台,厕所还有供暖系统,还有宿舍老师24小时值班!
3、价位方面:九月份之前都会在原价位基础上优惠2000元并送复试自习班,并且入住时间越长费用相对越高;但是报名越早优惠力度就越大!了解详情联系我吧!
加微信详细咨询!





4、管理方面:(1)统一作息时间、刷卡进入教学区,班主任上课点名、统计出勤率;
(2)自习室电子设备统一管理,严禁大声喧哗,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按专业分班,固定班级,专属座位,空调直饮机等公共设备完善;
(4)班级学习氛围浓厚、量化积分奖励、模考测评奖励;
(5)定期组织班会、校内学生活动,专业心理疏导;
(6)半封闭式管理、外出需请假(严格控制)、辅导员24小时值班全程维护;
2022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952经济学综合(含微观与宏观)考研大纲
2022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考试大纲汇总 科目代码:952 科目名称:经济学综合(含微观与宏观) 一、考试说明 本科目满分 150 分,其中,微观经济学部分为90 分,宏观经济学部分为60 分。 二、考试范围 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90分) (一)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考试内容 1.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及发展历程; 2. 需求、需求量和需求曲线; 3. 供给、供给量和供给曲线; 4. 均衡产量、均衡价格、蛛网理论; 5.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6. 供求分析的应用及评析。 考试要求 1. 掌握供求、供求量、供求函数、供求曲线、供求定理的含义;需求的价格弹性、收入弹性、交叉弹性和供给弹性的定义;均衡价格、均衡数量的定义,均衡价格的形成。 2. 理解价格以外的因素是怎样影响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的;需求价格弹性、交叉弹性、收入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的分类;影响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会用图表解释总收入与需求的价格弹性之间的关系;蛛网理论。 (二)消费者的选择 考试内容 1. 效用论概述; 2. 无差异曲线及预算约束线; 3. 效用最大化与消费者选择; 4. 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5.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6. 市场需求曲线。 考试要求 1. 掌握基数效用论及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均衡分析的异同,包括分析的前提假设、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消费者均衡的变动、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推导,并能够进行消费者均衡的计算,分析价格变动导致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推导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2. 理解效用和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预算线、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消费者剩余、恩格尔曲线、吉芬商品等基本概念。 (三)生产者理论 考试内容 1. 企业、生产与生产函数; 2. 短期生产函数、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3. 长期生产函数、无差异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4. 等成本线、生产者均衡;规模报酬、外部经济; 5. 显性成本、隐性成本、机会成本、经济利润、正常利润的概念。 考试要求 1. 熟练掌握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以及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条件;生产者成本最小化或产量最大化的应用;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及应用。 2. 掌握显性成本、隐性成本、机会成本、经济利润、正常利润等基本概念;厂商的特点、目标、组织形式及企业的本质;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特征及三者的关系;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的含义及关系;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长期生产函数的类型、等产量曲线,长期平均成本与规模经济的关系;短期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成本函数中的体现;长期成本三条曲线的推导。 3. 了解企业、企业组织、企业决策的含义以及企业筹资的方式;了解生产要素、生产函数和技术系数的含义,并将它与总产量、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联系起来分析;短期与长期的划分依据。 (四)完全竞争市场 考试内容 1. 市场结构的分类标准及四种市场结构的特点; 2. 利润最大化; 3. 完全竞争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4. 完全竞争企业的短期均衡; 5. 完全竞争企业和市场的长期均衡。 考试要求 1. 掌握市场结构的划分标准及特征;完全竞争的含义;完全竞争的个体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并说明厂商通过何种决策原则来实现这一目标;解释厂商收支相抵和停业的条件,以及它们与竞争市场的相关性;解释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条件;完全竞争行业长期供给曲线含义;完全竞争利润最大化的相关计算。 2. 理解完全竞争的行业特征。 3. 了解生产者剩余,能运用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概念分析完全竞争的市场福利以及价格政策和税收的福利变化。 (五)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考试内容 1. 垄断的含义及原因、垄断的短期和长期均衡、价格歧视; 2. 垄断竞争的特点、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3. 寡头的含义及特征、古诺双寡头模型、斯威齐模型、价格领导模型、卡特尔模型; 4. 博弈模型、纳什均衡和简单应用; 5. 不同市场的比较。 考试要求 1. 掌握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竞争的含义;完全垄断厂商的均衡;垄断厂商的价格歧视;拐折的需求曲线模型;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并与完全竞争进行比较;比较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不同,并能够进行相应内容的计算。 2. 理解古诺模型、斯威齐模型、斯塔克伯格模型以及价格领导模型的含义及应用。 3. 了解博弈有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类;了解占优策略均衡与纳什均衡;能够分析生活中存在的简单的博弈问题。 (六)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考试内容 1.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2. 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3. 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 4. 要素供给的一般理论; 5. 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 6. 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7.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考试要求 1.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完全竞争厂商的生产要素需求曲线;要素的供给原则;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的决定;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利润理论;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 2. 理解自然资源的需求与供给以及资源市场的均衡。 3. 了解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含义,经济租的含义;自然资源配置理论的应用。 (七)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考试内容 1. 一般均衡分析; 2. 经济效率; 3.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4.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5.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6. 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7. 完全竞争符合帕累托最优; 8. 效率与公平。 考试要求 1. 掌握交换均衡、生产均衡的分析方法;掌握帕累托标准、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的关系。 2. 理解:局部均衡、总体均衡的含义;理解生产与交换的均衡;帕累托最优含义和条件;非完全竞争的福利损失。 3. 了解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的差异。 (八)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考试内容 1. 垄断; 2. 外部影响; 3.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4. 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 考试要求 1. 掌握市场失灵的非效率及产生原因,如何应对市场失灵;产权的定义和科斯定理的应用;公共产品的效率条件和提供机制;逆向选择和败德风险的经济学原理。 2. 理解外部性、公共产品、信息不对称的概念。 第二部分:宏观经济学(60分) (一)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考试内容 1. 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定义,国民生产总值(GNP); 2. GDP(GNP)的统计方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3. 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 4. 名义GDP和实际GDP; 5. 失业和物价水平的衡量; 6. 充分就业和自然生产率; 7. 与总产出指标GDP、价格水平指标CPI和失业率相关的宏观经济问题。 考试要求 1. 掌握GDP的概念;核算GDP的支出法;GDP和GNP、NI的区别;消费价格指数及其经济含义;通货膨胀的含义;失业的类型。 2. 理解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区别、充分就业的概念和自然失业率。 3. 了解与总产出指标GDP、价格水平指标CPI和失业率相关的宏观经济问题。 (二)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考试内容 1.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原理和基本方向; 2.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3.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4. 乘数论; 5.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6.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 7.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考试要求 1. 掌握凯恩斯定理;均衡产出与潜在产出;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及政策意义;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乘数理论及其扩展,并掌握相应内容的计算。 2. 理解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的区别和经济意义;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影响预期收益的因素;政府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国外需求的决定因素;净出口如何影响总需求。 (三)国民收入的决定: IS-LM模型 考试内容 1. IS曲线的含义和推导、IS曲线的斜率及其变动; 2. 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的决定; 3. LM曲线的含义和推导、LM曲线的斜率及其变动; 4.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均衡的含义、共同均衡与失衡、共同均衡的调整和变动。 考试要求 1. 掌握货币需求的动机;流动性陷阱;IS曲线的含义;IS曲线斜率的影响因素;IS曲线的变动;LM曲线的含义;LM曲线斜率的影响因素;LM曲线的变动;IS-LM均衡不同区域的经济含义;产品和货币市场共同均衡的变动与经济政策的联系。 2. 理解产品市场的均衡;货币需求的决定;货币供给的决定;IS曲线的推导;LM曲线的推导。 (四)国民收入的决定:AD-AS模型 考试内容 1. AD曲线的含义、价格变动的效应; 2. AD曲线的推导、AD曲线的变动和影响因素; 3. AS曲线的含义; 4. AS曲线的推导、AS曲线的变动和影响因素; 5. 特殊的AS曲线、AS曲线不同特征的经济含义; 6. AD-AS模型、AD-AS模型对外来冲击的反应; 7.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考试要求 1. 熟练掌握 AD-AS模型的推导,明确它与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的不同与意义;价格水平变动对总需求量的影响;财政和货币政策变动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技术进步、劳动需求变动、劳动供给变动对总供给曲线的影响。; 掌握相应内容的计算。 2. 理解 AD-AS模型极端的短期情况和极端的长期情况; AD-AS模型对生产能力变动、资源供给变动和供给冲击的反应;能够运用AD-AS模型对现实经济进行解释。 (五)失业与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 考试内容 1. 失业的描述及原因; 2. 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 3. 通货膨胀的类型、原因及成本; 4.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5. 经济周期的定义、阶段和类型、经济周期理论。 考试要求 1. 掌握奥肯定律;通货膨胀的含义;通货膨胀的类型、成因及社会成本;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适应性预期与理性预期;通货紧缩的定义和影响;滞胀的定义和原因;利用菲利普斯曲线解释滞胀;经济周期的定义、阶段和类型。掌握相应的计算。 2. 理解凯恩斯和新凯恩斯主义对失业原因的解释;失业的影响;通货膨胀的惯性;预期因素在菲利普斯曲线中的作用;经济周期理论。 (六)宏观经济政策 考试内容 1.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以及经济政策影响; 2.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3.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4.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5. 关于总需求管理政策的争论; 6. 供给管理的政策。 考试要求 1. 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财政政策工具;政府支出和政府收入的构成;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及其作用机制;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及其与货币供给的关系;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用IS-LM模型解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应;主要的自动稳定器机制及其局限;挤出效应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流动性陷阱及其宏观经济特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效应;掌握相应的计算。 2. 理解: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一致性与冲突关系;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相机抉择”与“规则”之间争论的焦点问题和理论依据;宏观经济政策的局限性。 (七)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考试内容 1. 国际收支的含义及其所反映的国际经济联系; 2. 汇率与汇率制度; 3. 国际收支的平衡及影响因素、BP曲线的推导; 4.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基本思想; 5.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财政、货币和贸易政策效果分析; 6. 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财政、货币和贸易政策效果分析; 7. 国际金融三元悖论。 考试要求 1. 掌握国际收支的含义;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的区别;如何用BP曲线分析国际资本流动对利率变动的反应敏感程度;BP曲线移动的经济含义;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基本思想;不同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贸易政策的经济效果;国际金融三元悖论的基本内容和理论依据。 2. 理解国际收支所反映的国际经济联系;实际汇率对净出口的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内涵;BP曲线的推导。 3. 了解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度的特点。 (八)经济增长 考试内容 1. 国民收入长期趋势和波动; 2. 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 3. 增长核算; 4. 构建和分析新古典增长模型; 5. 应用新古典增长模型; 6.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7.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 考试要求 1. 重点掌握新古典增长模型的思路、推导、计算以及应用和政策意义。 2. 理解经济的总产量、人均产量和人口增长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假定、思路、稳态条件和结论;内生增长理论的基本模型;两部门模型;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经济增长理论的应用。 3. 了解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不同、经济增长的核算。 (九)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考试内容 1.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基本假设; 2. 新凯恩斯主义形成的理论背景、基本假设; 3. 目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共识。 考试要求 了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和政策主张;新凯恩斯主义的基本思想和政策主张;了解目前宏观经济学的分歧和基本共识。 (十)西方经济学与中国 考试内容 1. 西方经济学科学性与意识形态问题; 2. 关于当前中国经济改革一些问题的思考; 3. 关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考试要求 客观看待与理性运用西方经济学,将西方经济学的应用与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 三、参考教材 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七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6月。 2.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6月。 3. 《西方经济学》编写组,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9月。 推荐》》2022山东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整理汇总 更多内容请持续关注天任网。
推荐栏目:考研辅导班 考研自习室推荐 封闭考研集训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