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建筑大学是吉林省重点建设的普通高等学校,坐落于吉林省长春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校始建于1956年,时为国家城市建设部设立的新中国首批十所建筑类专门学校之一。1960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定名为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开始举办本科教育。1997年学校通过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3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优秀”等次。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吉林建筑大学。学校已成为吉林省城乡建设领域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科技研发基地和决策咨询与服务基地。
学校设有建筑与规划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和国际交流学院等18个院部,开设本科专业47个,涵盖工、管、理、艺、文、法六大学科门类。学校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14,000余人,研究生近1000人。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400余人,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700余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300余人。学校拥有中央直接联系的高级专家、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人员、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录选人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留学回国人员和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吉林省跨世纪学术学科带头人、吉林省教学名师、吉林省跨世纪中青年骨干教师、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第一二三层次人选和吉林省勘察设计大师等40余名,学校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
学校的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设计学等7个学科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涵盖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方向)30余个,另有管理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还有建筑与土木工程、工业设计工程、电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4个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点。学校的建筑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3个学科为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学校有包括“松辽流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内的17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研究中心)。学校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亿元,图书馆藏书200余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12余万册)、中外文期刊1,400余种。
学校在北方寒地建筑节能、先进建筑结构材料和绿色建筑材料、先进工程装备制造、热能回收与利用、流域水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城市规划设计等重点领域开展重大工程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为推动区域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发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40余项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0余项;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40余项,省部级以上勘察设计奖励20余项;教师公开发表学术科技论文3,3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等国际重要检索机构刊物收录720余篇。学校获得国家住建部授予的“全国建设系统科技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学校始终坚持质量立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大力实施质量工程并取得突出成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以及工程管理等5个专业先后通过全国土建类专业教育评估。工程管理专业(国际工程专门化方向)通过国务院学位办审批,获得双学位授予权。学校的建筑设计院、工程勘察公司和工程监理公司等科技型企业,成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实训基地。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生源质量良好。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突出位置,着力培养“理论基础坚实、实践能力扎实、思想作风朴实”,具有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及各类建筑、规划、结构设计竞赛等重要赛事中,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表彰、奖励400余项。学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左右,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学校对外交流日趋活跃,已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俄罗斯国立太平洋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在教师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中外合作办学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学校坚持“不管遇到什么障碍,我都要朝着我的目标前进”的校训精神,秉持“唯实”的办学理念,培育“和谐、创新”的优良校风,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建校方略,坚持“立足吉林、面向全国、服务城乡基本建设领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全校师生员工正朝着“建设土建优势彰显、办学特色鲜明的建筑大学”目标努力奋斗!
【详细】
暂无内容
院校对比
未添加对比
最多4个 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