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9年,其前身为1952年创立的安徽省中医进修班。1959年,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安徽中医学院。1970年,安徽中医学院并入安徽医学院。1975年,国家教育部批准恢复安徽中医学院。2000年,安徽省医药学校并入安徽中医学院。2011年,省政府批准在安徽中医学院的基础上组建成立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2013年,教育部同意安徽中医学院更名为安徽中医药大学。
学校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安徽)基地、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国家博士授权单位、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单位。现占地总面积1269.68亩,有少荃湖、梅山路、史河路、六安路四个校区。图书馆藏书201.55万册,古籍部珍藏古籍线装书3.3万册,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中药资源中心腊叶标本室储藏了15万份药用植物腊叶标本,是全国医药院校珍藏标本最丰富的标本室。新安医学文化中心是安徽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091人(其中博士、硕士1503人),有17个二级院部(含3所直属附属医院),5所非直属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工4400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人员759人。有国医大师2人,岐黄学者2人,全国名中医3人,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项目指导教师2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8人、省政府特殊津贴15人,安徽省高校领军人才5人,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26人,博士生导师42人,硕士生导师579人。有来自国内外的63名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学校客座教授。
学校现有24个本科专业,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国内一流学科B类项目1个,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项目1个,安徽省学科建设重大项目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7个。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1个。
学校以人才培养为第一要务,学校现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国家级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2位国家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获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近400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6项。
学校注重彰显办学特色,建立临床客观结构化考试中心,设立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与创业基金,开展“百人获奖、千人参与、万人受益”的大学生知识技能竞赛和“挑战杯”等各级各类竞赛活动。近五年,共有学生1000余人次在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领域获省部级以上表彰和奖励400余项。学校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称号。学校近5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在94%以上。
学校大力推进科技强校战略,近5年共承担各级科研项目173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近200项,取得研究成果310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1项。现有10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41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了安徽省中药材科技产业战略联盟,获“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中医药科技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特别贡献奖”等称号和荣誉。
学校不断加强产学研用合作,与黄山、亳州、六安等10余个市县人民政府及一大批国内知名中医药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有40余个产学研合作基地。第一附属医院是全省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是全国首家也是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针灸专科医院;第三附属医院是国家第三批重点建设的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是一所以“肝豆状核变性诊治”为优势的专科医院;国医堂是一所以纯中医方式为主要医疗手段的医疗单位。
学校与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希腊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个医疗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先后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员来校攻读博士、硕士、学士学位以及参加临床培训。
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相关学科协调发展,办学层次齐全,中医药特色鲜明的高等中医药院校。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技强校、文化塑校、依法治校、开放荣校”六大战略,着力培育“精诚是新”中医药人才,构筑安徽中医药协同创新高地,引领安徽中医药事业产业发展,建成国内有实力、省内高水平、行业有影响的中医药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大学,为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服务人民大众健康做出更大贡献。(2019年11月更新)
校址:合肥市前江路1号 (少荃湖校区),邮编:230012
合肥市梅山路103号(梅山路校区),邮编:230038
合肥市史河路45号 (史河路校区),邮编:230031
合肥市寿春路300号(六安路校区),邮编:230061
电话:0551-68129004 ∕ 68129026
传真:0551-68129028
院校对比
未添加对比
最多4个 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