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互动 > 考研常识 > 正文
考研常识

法律硕士中国法制史知识点:立法概况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5-02-11 16:42:56  |  关键词: 立法研究 中国立法现状

  •  
  •  
  •  

法律硕士中国法制史知识点:立法概况

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法律硕士中国法制史知识点:立法概况”相关内容,为法硕学硕考研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法硕学硕考研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常识栏目。

  面对法律硕士考试,知识点的复习是至关重要的。在初期的备考中,针对法硕知识点内容,考生们要不断反复的进行背诵,一刷理解,二刷背诵,三刷重点,因此对于知识点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法律硕士中国法制史知识点:立法概况”,供大家背诵复习。

  法律硕士中国法制史知识点:立法概况

  (一)立法指导思想:“缘法而治”,“法令由一统”,严刑重法

  1.“缘法而治”。秦始皇坚持“以法治国”的“法治”原则,通过一系列立法活动,建立了“事皆决于法”的法制体系,作为管理国家、治理社会和统治民众的重要工具。

  2.“法令由一统”。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首创“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的立法原则,为“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提供了法制保障。

  3.严刑重法。秦朝片面地推行“专任刑罚”的法制思想,背弃先秦法家“以刑去刑”的重刑目的,导致“奸邪并生,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溃而叛之”,迅速激化社会矛盾并瓦解了秦朝统一政权。

  (二)主要法律形式秦朝的法律形式,以律、令二者为主体,其他各种法律形式为补充。律即秦律,是最重要的法律形式,属于国家正式制定和颁布的普通成文法,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普遍适用性。令是朝廷发布的诏令、政令或法令,是秦律的重要补充。由于令可以修改甚至替代律的某些规定,因而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权威地位。秦朝统一全国后,规定皇帝发布的“命为制,令为诏”,制和诏成为令的重要渊源。法律答问是以问答的形式,由官方对法律内容、立法意图及司法程序作出的法律解释,可以作为司法机关审理案件的法律依据,因而也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形式。封诊式是式的一种,属于司法机关审理案件必须遵守的原则规定、程序要求以及文书程式,其中也记录了一些供司法机关参考的重要案例。廷行事是司法机关审理、判决并已生效的案例或者具有指导意义的先例,当法律无明文规定时,可以作为司法官员审判案件的法律依据。此外,程作为章程或规章,课作为检验、考核、督课性质的立法,也是当时的法律形式。

  (三)云梦秦简1975年12月,在湖北云梦县城关睡虎地11号秦墓中出土大批秦代竹简,共整理拼复出1155支,包括10种内容。其中关于法律方面的内容有四类:

  一是秦律,包括《秦律十八种》、《效律》和《秦律杂抄》三种,约有《田律》、《仓律》等27种律名;

  二是“法律答问”,相当于法律解释;

  三是“封诊式”,是关于司法审判原则、调查勘验程序等方面的法律规定或文书程式,其中也包括一些案例;

  四是“为吏之道”,属于为官应当遵守的基本要求。云梦秦简的发现,使两千多年前早已失传的战国后期至秦朝前期的法律得以重见天日,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法律硕士中国法制史知识点:立法概况”,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