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5考研艺术类舞蹈知识盘点:三代及春秋战国(6)”相关内容,为艺术类考研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舞蹈学考研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常识栏目。
25考研艺术类舞蹈知识盘点:三代及春秋战国(6)
先秦
儒家:支持,主张将乐舞用于教育和政治,重视乐舞的教化作用,看到了乐舞的实用价值。赞成“雅颂之音”,反对“郑卫之音”。儒家乐舞理论的代表作为《乐记》。
墨家:反对。“非乐”,否定乐舞的价值和意义。
道家:反对。认为乐舞是违背自然,让人失去自我,从根本否定了乐舞存在的意义。
三者关系:儒家促进,产生了深远影响;墨,道体现出思想的多元化
《九歌》是战国时屈原作所的祀神乐舞。根据南楚一带的民间祭歌而创作。共11篇,分别祭祀东皇太一、云中君、东君、河伯、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山鬼、国殇等鬼神,其中以自然神为主,同时兼有对生命之神的礼赞与祭祀,第11篇“礼魂”为送神曲。
在表现顺序上,遵循着迎神、颂神、娱神、送神的套路,有主巫代神发言表情的部分,也有群巫帮唱、配舞的部分。《九歌》中的神灵充满了人了喜怒哀乐,其中所唱大部分为恋歌。
《九歌》其所表现的是荆楚地区的巫风,是中国古代“神话歌舞”的代表作。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5考研艺术类舞蹈知识盘点:三代及春秋战国(6)”,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