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互动 > 考研常识 > 正文
考研常识

佳木斯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2025年研究生考试大纲 佳木斯大学研究生真题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4-09-06 14:05:17  |  关键词: 佳木斯大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  
  •  
  •  

佳木斯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2025年研究生考试大纲 佳木斯大学研究生真题

暑期告急,专业课如何突围

预约试听

佳木斯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2025年研究生考试大纲已经公布啦,考研考试大纲是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科目的指导性文件,它包括公共课考试大纲和专业课考试大纲两类。大家仔细阅读如下内容,希望帮到大家。

佳木斯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2025年研究生考试大纲

801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

佳木斯大学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

考试大纲

目录

Ⅰ 考查目标2

Ⅱ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2

Ⅲ 考查内容2

Ⅰ 考查目标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Ⅱ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简答题 约60分

论述题 约40分

材料分析题 约50分

Ⅲ 考查内容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及体系的形成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适应时代发展和无产阶级斗争需要,继承人类文明成果,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体系,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从工人阶级中最先进部分的理论发展成对人类社会有着持久深刻影响的思想洪流,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

(一)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并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的。它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人类先进思潮面临时代挑战而产生严重困惑的条件下,为了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特别是适应工人阶级斗争需要而产生的。社会化大生产迅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主要国家已经确立了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尖锐,无产阶级已经发展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二)知识点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

自18世纪下半叶起,英、法、德等西欧国家相继发生大机器替代工场手工业的产业革命(亦称工业革命)。德国古典折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了近代人类先进思想的发展水平,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变化的过程,体现了时代精神。

2.唯物史观的形成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恩格斯称它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它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确立了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

3.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创立。

(三)重难点

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

2.为什么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大纲?

3.为什么说《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基本形成?

4.为什么说《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

二、政治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成熟

(一)主要内容

19世纪40年代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的同时,也在研究政治经济学。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创作到《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正式出版,标志着马克思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创立,也标志着马克思第二大科学发现的完成。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全面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研究,完成了政治经济学的革命性变革,

(二)知识点

1.政治经济学领域的革命性变革

从19世纪50年代起,马克思开始把主要精力用于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从写作《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直到《资本论》第一卷出版,经过长达10余年的研究,马克思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革命性变革。

2.《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论述

科学地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科学地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作用及其根本局限性。

3.《资本论》对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科学论证和重大发展

《资本论》不仅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及其科学体系,同时也是对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运用和科学论证,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使唯物史观由科学假设成为被科学地证明了的原理。

4.《资本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论证和深化

《资本论》通过对资本本性和剩余价值产生过程的分析,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本质和内在矛盾及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而且深刻揭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以及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及其历史使命。

5.《资本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

《资本论》是一部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光辉巨著,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深刻阐述了劳动价值论,分析了剩余价值论,并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及其内在矛盾,科学阐明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向共产主义公有制过渡的客观必然性。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认为经济制度是政治上层建筑借以树立起来的基础,所以他特别注意研究这个经济制度。马克思的主要著作《资本论》就是专门研究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的。

(三)重难点

1.马克思是如何阐述劳动价值论的?

2.试论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的关系。

3.试论《资本论》第一卷的主要理论贡献。

4.马克思是如何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历史趋势的?

5.为什么说《资本论》使唯物史观由假说变成了科学理论?

6.如何理解唯物辩证法在《资本论》中的运用?

7.试论马克思《资本论》的历史地位和当代意义。

三、马克思主义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一)主要内容

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工人运动迅猛发展,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不少新的特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获得重大进展,向马克思主义提出一系列新的重大课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回答。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不仅单独承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指导的责任,而且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对马克思主义作出创造性的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在多个领域得以丰富和拓展。

(二)知识点

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在同国际工人运动中各种机会主义流派进行斗争的过程中,在深刻总结无产阶级革命经验,特别是巴黎公社革命经验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反杜林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

19世纪70年代中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展开了一场反对杜林主义、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论战。在这场论战中,恩格斯创作出《反杜林论》,深入批判了杜林主义,第一次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联系,论证并揭示出马克思主义完备而严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此外,马克思和恩格斯还从多方面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

3.对古代社会和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研究

为了进一步深化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研究,阐明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趋势,马克思和恩格斯晚年十分重视对古代社会、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和研究。

4.面向20世纪的新探索

进入19世纪90年代,在新世纪即将来临之际,资本主义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马克思主义面临着新的重大挑战。恩格斯及其学生和战友们面对新世纪和新挑战进行了不懈探索,坚持、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三)重难点

1.马克思是怎样总结巴黎公社革命经验及其伟大意义的?

2.如何理解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测?

3.《反杜林论》是怎样系统论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

4.如何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思想?

5.恩格斯是怎样阐述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科学观的?

6.怎样理解恩格斯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思想?

7.怎样理解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策略的新探索?

第二部分 马克思主义在苏东国家和西方的发展及理论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在苏联的发展及遭遇的挫折

(一)主要内容

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的历史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相结合,深入研究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规律,总结无产阶级斗争的新经验,概括20世纪初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以帝国主义理论、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无产阶级政党执政与自身建设理论为主要内容的列宁主义。列宁逝世后,俄共(布)继续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经过长期努力,苏联逐步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一跃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大国,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胜德国法西斯,推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苏联的帮助下,东欧国家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斯大林逝世后,苏共领导人曾几次进行改革,但均未成功。戈尔巴乔夫当政后,不遗余力地推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致使改革变向和失控,最终导致苏共解散,苏联解体,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苏联的发展遭受严重挫折,留下了极为深刻的教训。

(二)知识点

1.列宁主义的形成及内容

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时期俄国工人运动的兴起;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列宁创建无产阶级新型政党的理论与实践;列宁对俄国民主革命理论和策略的阐发;列宁在同错误思潮斗争中捍卫马克思主义。

2.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理论的创立

在列宁对帝国主义的初步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对考茨基等人的帝国主义理论的分析批判,完成了《帝国主义论》,这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产生的伟大著作,这一结论,并不取决于其中的某些具体论断在当今是否有了改变,而取决于它所揭示的关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客观发展规律是永恒的。

3.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创新

列宁在批判折中主义和庸俗进化论的基础上,全面研究和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理论,为分析和认识俄国国情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列宁没有拘泥于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应该共同胜利的理论,而是根据俄国国情,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在资本主义统治的薄弱链条率先突破的一国胜利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成功地领导了十月革命。

4.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列宁还就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执政党建设、国家政权建设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思考和不懈探索,形成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5.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继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之后,斯大林在俄共(布)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再次被推选为俄共(布)中央总书记。在斯大林主持俄共(布)中央工作期间,苏联不仅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方面作出了重大成绩,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了有力的思想理论支撑。

6.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

斯大林在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中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观点,体现出苏联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考,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在理论概括方面也存在一些缺陷,给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带来了消极影响。

7.苏东剧变与社会主义事业的挫折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国家在多种因素(包括保守僵化等)作用下,最根本的是由于背离马克思列宁主义、背离十月革命开辟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导致社会主义制度瓦解。

(三)重难点

1.哪些因素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

2.列宁为创建无产阶级新型政党和共产党执政提出了哪些理论?

3.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和贡献是什么?如何辩证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4.新经济政策的提出和实施有什么重大意义?对我国改革开放有什么影响?

5.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作出了哪些贡献?存在哪些局限性?

6.斯大林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进行了哪些理论总结?存在哪些局限性?

7.苏联东欧国家剧变的原因和历史教训是什么?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及理论探索

(一)主要内容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俄国革命的胜利和欧洲一些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相继失败,引起了以卢卡奇等人为代表的欧洲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俄国马克思主义的反思和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批判,并逐渐形成一种理论思潮,即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之后的发展历程中,西方马克思主义出现了众多的人物、思潮和理论派别,深刻影响了20世纪30年代以后西方左翼学术思想的发展进程。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批判资木主义和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中,虽然提出了一些值得重视的观点,但从总体上说,所提出的关于解决资本主义问题和危机的种种方案,并没有触及问题的根本或实质,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的批评反思重建,多有偏离和错误,有的流派甚至背离、曲解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

(二)知识点

1.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演变

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西欧,其主要创始人是匈牙利的卢卡奇、德国的柯尔施和意大利的葛兰西等。

2.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众多,观点纷呈,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构成其核心内容,它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他们中很多人对资本主义结构性矛盾以及生产方式矛盾、阶级矛盾、社会矛盾等进行了批判性揭示,对资本主义危机、资本主义演进过程、资本主义新形态及本质进行了深入分析。

3.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

对资本主义进行全方位的批判仅仅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关注的一个方面,它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企图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和反思中重建马克思主义。

(三)重难点

1.简述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原因。

2.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批评资本主义社会的?

3.如何评析西方马克思主义?

第三部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的理论成果

一、毛泽东思想

(一)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形成,在抗日战争时期走向成熟,并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续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策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党的建设理论,这些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二)知识点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

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和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展开和具体化,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方向。

4.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通过社会主义改造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5.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探索形成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等重要思想。

(三)重难点

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2.如何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3.如何科学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4.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6.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7.怎样理解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

8.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理论成果?

9.如何认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大意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

1.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和世界发展新趋势的深刻把握中,在对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的认真总结和对我国发展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中,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必须以理论创新引领事业发展。中国共产党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一系列重大课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2.知识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过程

3.重难点

(1)如何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二)邓小平理论

1.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邓小平理论贯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重大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构成了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2.知识点

(1)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精髓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党的建设。

(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开篇之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3.重难点

(1)如何理解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2)如何把握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3)如何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冷战结束后对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总结党成立以来的奋斗历程和历史经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一系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目的、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等重要思想是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知识点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理论武器。

3.重难点

(1)怎样准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2)怎样全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3)如何认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

(4)如何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四)科学发展观

1.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知识点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

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3)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重难点

(1)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2)如何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3)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主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二)知识点

1.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2.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3.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最高政治原则。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健全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临高核心。

4.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鲜明品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是贯穿党治国理政全部活动的一条红线。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5.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要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坚持正确方法论,不断推动改革开放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使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是我们前进的重要法宝,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要统筹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革开放,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将改革进行到底。

6.推动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主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实践中,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必须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7.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育是根本,科技是关键,人才是基础。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

现代化强国,必定是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良性循环,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联动,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一体推进,就能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莫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8.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把人民当家作主体现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

9.全面依法治国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提出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总目标,继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0.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要求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新时代新征程,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11.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要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紧密结合起来在共同奋斗中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2.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最为基础的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13.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是关乎国家发展稳定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面对更为复杂多变的国家安全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提出并发展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构建统筹各领域安全的新安全格局,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14.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

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强国对强军的战略需求,围绕新时代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强大人民军队、怎样建设强大人民军队,深入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创造,形成习近平强军思想并不断丰富和发展。在这一思想指引下,人民军队实现整体性革命性重塑、重整行装再出发,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越走越宽广。

15.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完全统一

一国两制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高度,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提出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6.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外交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共同进步中具有+分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深刻思考人类前途命运,积极推进重大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外交工作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新时代新征程,要继续全面推进我国对外工作,不断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7.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更加充满活力,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新境界。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1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引领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三)重难点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取得的根本成就?

2.怎样认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3.如何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意义?

4.怎样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

5.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6.为什么说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7.如何理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

8.为什么说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

9.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10.如何理解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

11.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新概括及其重大意义?

12.如何理解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

13.如何理解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

14.怎样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15.为什么说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16.怎样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

17.为什么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18.如何理解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

19.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0.如何理解两个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21.如何理解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

22.如何理解生态兴则文明兴?

23.如何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丰富内涵?

24.为什么说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

25.如何理解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26.如何准确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

27.如何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

28.为什么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29.如何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

30.如何理解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具体信息请考生关注院校官网等发布的官方消息。

以上就是给大家分享的佳木斯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2025年研究生考试大纲的全部内容,通过对考研大纲的详细解读,考生可以更深层次地理解考试的重点与难点。同学们如果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在右侧小窗咨询客服了解。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www.tianrenedu.com.cn 豫ICP备2021029886号-1 营业执照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