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4考研艺术学美术类知识小结:顾恺之”相关内容,为艺术学考研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美术类考研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常识栏目。
24考研艺术学美术类知识小结:顾恺之
顾恺之
顾恺之是东晋时期的伟大画家,其在文学和绘画等方面功底都非常深厚,擅长写诗赋和书法,尤其擅长画画。对于人像、佛像、山水等事物他都非常得精通,人们称他为三绝:画绝、文绝、痴绝。顾恺之的绘画作品,主要注重于传神,他的绘画风格为中国的绘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绘画:《洛神赋图》是顾恺之以诗人曹子建所作名诗“洛神赋”为题材创作的。顾恺之用绘画巧妙地再现了文学作品表达的那种真挚的感情。这一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创造了诗画结合的先例。画卷采用连续图画形式,通过反复出现的曹植和宓妃的形象,对他们之间复杂的情感进行了动态的表现,较成功地表达了曹植对洛神的爱慕和因“人神之道殊”而不能如愿的惆怅之情。在叙事方面,在抒情方面,人物肖象刻画深刻,无论是单独肖象的描写,或是两人会面时的描写,对于洛神的容貌、仪表、神态的刻画都是成功的。在汉代,人物故事画一般还停留在依靠人物的动态来说明事件,或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人物形象,顾恺之把汉代人物故事画从单纯事件发展到一定感情气氛的描写,这一进步显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以后的情节性绘画和通过形象塑造表现思想内容,开辟了正确的途径。
《洛神赋图》中人物的情思变化,还不能全部依靠面部的表情来显露,作者是通过画面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巧妙处理来显示人物的情思变化。画面上环境富于装饰性的处理,加强了主题气氛的表现,画家在幅与幅之间安插的山、石、树、河、祥云等景物,不仅增强了环境的真实感,而且也增强了画幅的连续性和整体感。作为主体人物陪衬的诸神灵,都衬托了主体人物洛神的性格,强化了来无踪去无影的梦幻般的意境。顾恺之把这一神话中的人物描与赋以人的感情活动,故事情节的展开虽不繁复,但情感心理描写却极丰富而细致。
《女史箴图》是为张华同名文章所作中的插图。其内容是教育封建宫廷妇女如何为人的道德箴条。原文虽如此,但这一画卷则是以一系列动人形象直接表现了中国古代贵族妇女的活动,从他们的身姿仪表中透露了她们的身份和神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生活。《女史箴图》是唐代的摹本,全卷原十二段,现仅存第四段起的九段。作品中具有古代妇女特征和装束打扮的宫庭妇女形象,有助于我们认识深受封建礼教束缚的古代宫廷妇女精神面貌和生活状态。其中如“人咸知修其容,而莫知饰其性”一段,作者着重表现妇女对镜理发梳妆,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理论:顾恺之艺术上的突出成就还表现在她塑造人物形象上,并不停留在单纯外表肖似和动作姿态的生动方面,他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和内在的深度要求“传神”,“传神”的提出标志着我国人物画的发展进入到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新高度。顾恺之还提出了“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绘画的理论,对同期以及后世的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4考研艺术学美术类知识小结:顾恺之”,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