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4考研历史学知识梳理:工人运动和苏联解体”相关内容,为历史学考研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历史学考研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常识栏目。
24考研历史学知识梳理:工人运动和苏联解体
一、工人运动:
卢德运动:英国早期自发的工人运动。由于工人阶级尚未认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把机器看作是造成他们贫苦和灾难的根源,用捣毁机器的手段来反对资本家。在1779年由工人卢德首先发动,故名卢德运动。1811年春,诺丁汉郡针织工人为提高工资,开始大量破坏新发明的织机。1812年国会通过《保障治安法案》,调动军队进行镇压。1813年后趋向低潮。
里昂工人起义:1831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反对资本家剥削的两次起义。这是历史上工人阶级最早的武装起义。里昂是法国丝织业的中心,当时织工受尽工场主和包买商的残酷剥削,1831年11月,里昂织工在“工作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的口号下,举行起义,并曾占领里昂城,12月3日为政府军所镇压。1834年4月9日,里昂工人和小资产阶级民主派为反对逮捕工人领袖和颁布禁止工人集会结社的法令,举行第二次武装起义。起义工人提出了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口号。他们筑起街垒,同军警进行了6天巷战,最后被镇压。里昂工人起义表明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在欧洲最发达的国家的中升到了首要地位。
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德国工人阶级早期自发的群众性起义。1844年6月4日至6日,西里西业纺织工人因不堪忍受资本家的残酷剥削,3000多工人举行起义。他们捣毁了工厂主的住宅,烧掉了资本家的账薄和财务契据,捣毁了几家工厂,并和前来镇压的军队展开了血战。6月6日,普鲁士政府调来大批军队,镇压了起义。这次起义是德国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第一次大搏斗,表明德国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宪章运动:19世纪30—40年代英国无产阶级为争取实现《人民宪章》而展开的革命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人民宪章》是伦敦工人协会在1837年拟订、1838年用法案形式公布的一个争取普选权的文件。内容包括普选权的要求以及为保障工人享受此项权利而规定的一系列条件。运动曾出现过3次高潮,第一次(1838—1839)在请愿书上签名者约128万人;第二次(1842年)签名者达330万人;第三次(1848年)在新请愿书上签名的人数达550万人。三次请愿书皆遭国会否决。工人们集会、游行、总罢工和抗暴斗争也相继被镇压,领袖遭逮捕判刑。由于工人阶级在政治上还不成熟,运动最后失败。
伦敦工人协会:1836年在伦敦成立的英国工人组织。主要由手工业者组成,领导人洛维特。其宗旨是:用一切合法手段废除统治阶级的各种反动立法,争取人民自由权利,使社会一切阶级处于平等地位,争取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该会于1838年颁布宪章运动的政治纲领《人民宪章》。在各地建立地方协会。出版刊物为《伦敦快讯》。1840年,协会的大部分成员均加入了奉行改良主义路线的伦敦宪章联盟。
道义派:宪章运动的右翼。主张用和平的向议会递交请愿书的方式来争取实施宪章,达到宪章派的要求。主要领导人是洛维特(1800—1877)。
物质力量派:宪章运动的左翼。主张,如果议会不采纳人民宪章的要求,就将用一切手段进行斗争,包括总罢工甚至武装起义。1838年退出“伦敦工人协会”,创建“伦敦民主协会”,吸收低薪工人参加,出版了自己的报纸。
人民宪章:英国宪章运动中的纲领性文件。1837年伦敦工人协会拟定了一份递交国会的请愿书草案,次年5月8日,以《人民宪章》的名称公布。此后,为实现宪章内容的斗争就称为“宪章运动”。内容:①凡年满21岁,精神健全的男子皆有选举权。②无记名秘密投票,以保障选民可充分地自由运用其投票权。③废除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以便使各选区得以选举他们最爱戴的人。④议员应支付给薪俸,以便使当选议员的人能离开原来的职务,用全部精力为国家利益服务。⑤平均分配选举区域,按各自选民的人数分配代表名额。⑥议会每年改选一次。⑦包含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取消谷物法,保障企业家“应得利润”等。
新港起义:英国宪章运动中的一次武装起义。部分物质力量派在合法斗争中受挫之后,成立了一个秘密集团,决定武装起义。1839年11月3日起义在新港爆发,由福洛斯特率领的数千工人袭击新港,营救被囚禁的宪章派领袖。但事泄失败,福洛斯特等领导人和450名宪章派人士被捕。起义的失败,宣告宪章运动最初阶段的结束。
全国宪章协会:英国宪章运动的领导组织。1840年在曼彻斯特成立。设有中央执行委员会,执委会每年改选一次。参加该组织必须填写志愿书,表示赞成宪章运动的原则,缴纳会费,领取会员证,并参加所在地区的基层组织的活动。“实际上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的雏形。1841年地方分会有200多个,1842年达到高潮,组织扩大到全国,会员总数约5万余人。1848年宪章运动失败后领导人相继被捕,逐渐停止活动。
正义者同盟:流亡法国的德国工人秘密革命组织。1836年在巴黎成立。成员大多为手工业者。1839年5月同盟成员参加布朗基派在巴黎发动的密谋起义失败后,同盟中心移到伦敦,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在英、法、德和瑞士相继建立支部,成为当时国际性的工人组织。在早期,该组织的思想十分混乱,主张以少数精英人物的起义推翻反动统治,直接在德国建立“共产主义”,其口号是超阶级的“人人皆兄弟”。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帮助下,同盟成员逐步转到科学社会主义方面。1847年6月接受马克思、恩格斯的建议,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空想社会主义:最初被称作社会主义的主要是法国的圣西门、付立叶和英国的欧文所提出的主张。他们是19世纪上半期最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们对资本主义进行了直接的、尖锐的批判;提出了历史发展有规律的思想,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暂时性;提出了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希望建立人人平等的幸福社会。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
①时代需要:马克思主义是西欧资本主义的物质生产、阶级斗争、思想文化和自然科学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也是时代发展和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
②经济条件: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处于完成阶段,从1825年起,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使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这种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固有矛盾的逐渐暴露,为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提供了可能。
③政治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剧烈变化,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而且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愈益猛烈。
④理论基础:有史以来的全部文化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渊源,而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则是马克思主义主要的、直接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创立经过了三个阶段。
①1845年马恩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第一部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②剩余价值学说的萌生:在1847年写的《哲学的贫困》和《雇佣劳动和资本》中,马克思首次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论点。
③科学社会主义发展:1847年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举行了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恩格斯为同盟起草纲领。1848年2月,新纲领发表,这就是《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形成。
共产主义者同盟:1847年6月在伦敦由正义者同盟改组而成的建立在科学社会主义基础上的第一个国际无产阶级的秘密革命组织。主要领导人是马克思、恩格斯,制定了纲领,即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其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统治。规定“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共同的战斗口号。1851年5月由于普鲁士政府的迫害,实际已停止活动。1852年11月,科隆审判案发生后,宣告解散。同盟广泛宣传科学社会主义,团结和教育了各国革命工人,为以后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培养了骨干,它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雏型。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为同盟起草的纲领。1848年2月在伦敦公诸于世。全书除前言外,分为四章:一、资产者与无产者;二、无产者与共产党人;三、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四、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宣言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指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锐利思想武器,鼓舞和推动了全世界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
第一国际:
历史背景:①随着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进入了经济繁荣的年代,却摆脱不了经济危机。②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的队伍迅速壮大。③在斗争中,工人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日益提高,并出现了各行业工人的联合组织,如英国的工联伦敦理事会等。④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形成的条件下,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也日益带有国际性特点。⑤工人认识到各国无产阶级利益的一致性和加强国际团结的必要性。⑥马克思、恩格斯在从事理论工作的同时,也为培养无产阶级的革命骨干作了巨大的努力。
第一国际成立:1864年9月在伦敦圣马丁教堂召开了有英、法、德、意、波等国近2000名工人代表参加的声援波兰人民起义的国际性工人大会。马克思应邀出席大会并当选为主席团成员。大会通过了建立国际工人组织的决议,并决定这个组织的名称为“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马克思被选入了领导机构,负责起草了《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为第一国际制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原则,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国际无产阶级的群众性革命组织。第一国际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标志着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大大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发展。
第一国际的活动
①促进国际无产阶级联合的斗争
国际工人协会刚一成立,便积极在各国建立支部,力争把欧美各地的工人团体团结到第一国际中来。首先,国际声援和支持为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而进行的经济斗争。其次,国际也十分关心各国的民主运动,积极支持各国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政治斗争。最后,第一国际对民族解放运动也非常重视。它对波兰的民族起义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声援,对爱尔兰的民族解放运动也给以极大的关怀和支持。
②反对蒲鲁东主义、工联主义和巴枯宁主义的斗争
第一国际在领导和支持各国工人阶级进行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同时也对国际内部的一些错误倾向进行了斗争,以端正指导思想。
蒲鲁东主义:在国际活动的前期,主要进行了反对蒲鲁东主义的斗争。蒲鲁东主义是一种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他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贫富不均,是违反平等原则的,共产主义要消灭一切私有制,是违反独立的。他们的任务就在于设计和建立一个综合“平等”和“独立”的、超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外的第三种社会形式,即所谓的“自由”社会。因此,他们既反对资产阶级国家,也反对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国家组织,甚至反对一切权威,反对一切形式的“统治与服从”,还反对社会革命和任何政治斗争,反对罢工和工人成立工会,甚至反对妇女参加生产。
英国工联:英国工人阶级的组织,它在第一国际中有很大的作用。但是英国工联的领导人忽视政治斗争,夸大工会的作用,只热衷于争取所谓的“公平工资”,不要求推翻资本主义。马克思对他们的错误思想进行了批评和教育。
巴枯宁主义:在第一国际的后期,进行了反对巴枯宁主义的斗争。巴枯宁主义是一种小资产阶级的无政府主义。他也反对一切国家和否定任何权威,主张用暴力立即消灭国家,建立“无政府状态”。他否定政党的作用和一切有组织的革命活动,主张“完全放弃一切政治”,反对进行任何政治活动。还主张依靠流氓无产者进行暴动,幻想在一夜之间便能一举消灭国家,实现社会清算。还把废除继承权作为消灭私有制的手段。
第一国际的解散:巴黎公社失败后,第一国际面临着困境。不仅欧洲各国的资产阶级政府对国际进行疯狂迫害,国际内部也有许多人被判了国际,如英国工联领袖、右派蒲鲁东主义者等。巴枯宁分子也乘机加紧了分裂国际的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国际总委员会迁到了美国,几乎停止了活动。第一国际最终于1876年宣告解散。
历史意义:第一国际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创立了伟大的功勋。首先,它用无产阶级团结教育的思想教育了各国无产阶级,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深入人心。其次,在国际内部的斗争中,通过批判蒲鲁东主义、工联主义和巴枯宁主义等错误思潮,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传播。最后,它推动了欧洲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并培养了一批工人运动的骨干,为在各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奠定了基础。
第一国际:1864年9月,英,法德意等国工人在伦敦圣马丁教堂集会,声援年波兰起义,并决定成立国际工人组织——“国际工人协会”,历史上又称第一国际。马克思是协会的创立者和领袖,亲自起草了“成立宣言”和“临时章程”等重要文件,并且领导“国际”对蒲鲁东主义和巴枯宁主义进行了坚决斗争。“国际工人协会”是国际工人运动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它的成立标志着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1876年7月第一国际在完成其历史使命之后,宣告解散。
巴黎公社: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在色当会战中法军大败。9月4日巴黎发生革命,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帝国,成立了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同德国签订和约,割地赔款。巴黎工人准备以战斗来实现自己的要求。3月中旬成立的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3月18日上午起义开始,起义者迅速占领陆军部、市政府等机关,梯也尔政府逃往凡尔赛。3月28日,在市政厅广场上隆重举行了巴黎公社成立大会,中央委员会把政权移交给公社,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诞生。
公社的业绩:巴黎公社诞生后,进行了工人阶级执政的伟大尝试,出现了许多历史性的创举。
①公社打碎旧的国家机器,代之以新的国家机器。废除常备军,代之以人民武装-国民自卫军。废除旧的警察和司法机构,建立了由选举产生的治安委员会和司法委员会;解散了旧的军事法庭,建立新的民事法庭;颁布了新的诉讼陪审条例。
②在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方面的措施。把逃亡企业主的工厂、作坊交由工人生产协会管理,在企业中建立行政和工人共同管理工厂和工人对生产进行监督的制度。对教育进行改革,使每个受教育者受到“全面教育”,颁布政教分离法令,学校实行非宗教义务教育。
③公社高举国际主义旗帜,坚持同全世界无产阶级并肩作战,欢迎外国革命家参加公社和担任公社的领导职务。
公社的失败:从公社成立的第5天开始,政府军就对巴黎发动了进攻。到5月20日,政府军进入巴黎,公社战士同敌人进行了顽强的巷战,开始了历史上有名的“五月流血周”。28日,凡尔赛军占领了整个巴黎,存在了72天的巴黎公社失败了。巴黎公社失败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当时法国仍是小生产占绝对优势的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远没有达到能够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决定了无产阶级的不成熟。
历史意义: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为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它最主要的经验是打碎了资产阶级的军事、官僚国家机器,代之以无产阶级专政;它在对国家进行民主改造方面创造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自己的学说。
第二国际:
1889—1914年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国际联合组织。
巴黎公社以后到20世纪初期工人运动的特点:首先,随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运动更广泛,更具理论性,工人政党普遍建立。其次,在和平发展环境里,不具备革命的条件,运动多数具有合法性。最后,随着大企业日益增建,工人的集中程度也不断提高。
成立过程:第一国际解散后,到1880年代末欧美已有16个国家先后建立社会主义政党。随着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广泛发展,各国工人和社会主义者要求加强国际联系。在恩格斯的大力促进下,德、法等国社会主义政党的代表于18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100周年纪念日,在巴黎召开国际工人和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有22个国家的393名代表参加。巴黎大会主要讨论国际劳工立法和工人阶级的政治、经济斗争任务,通过了关于每年庆祝五一劳动节等决议。
这次大会标志着第二国际的建立。
特点:①在资本主义相对稳定发展时期进行活动。②各国处于建立民族国家范围内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并开展以合法斗争为主。③第二国际从建立起就没有规定要对各国党有约束力,各国党是独立自主的。④没有发表过成立宣言或纲领性文献,通过历次代表大会的决议给各国党指出行动方向,帮助指导各国的运动,交流和研究运动的情况。⑤长时间内没有常设领导机构和共同规章,没有机关报。直到1900年巴黎大会上才决定成立常务委员会,名为社会党国际局,由每个国家的党选派代表组成。
主要活动:第二国际存在的25年间,共召开9次代表大会。其活动大体上以1900年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先后召开4次代表大会(1889年巴黎大会、1891年布鲁塞尔大会、1893年苏黎世大会、1896年伦敦大会),第二国际从开始建立起,内部就有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改良主义3个派别。第二国际后期召开过5次代表大会(1900年巴黎大会、1904年阿姆斯特丹大会、1907年斯图加特大会、1910年哥本哈根大会、1912年巴塞尔大会),
无政府主义者:第二国际内部的一个工人派别。认为一切权利都是罪恶,因此否定政治斗争,否定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思想。他们主张工人采取“直接行动”,最后举行国际性的经济总罢工,这样就能使工人获得解放。无政府工团主义还认为,把生产资料交给工会是他们的最终目的,只靠工会就能保证工人阶级的解放和过渡到社会主义。在历次大会上,无政府主义者的这些主张都遭到了反对并被否决。
第二国际的作用:第二国际促进了更多的国家建立工人政党;推动了议会斗争;推动了各国工人运动尤其是工会和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使社会主义运动由西欧、北美扩展到东欧、拉美和东亚。
第二国际的瓦解: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社会民主党在议会中投票赞成战争拨款,支持政府“保卫祖国”,促使各交战国无产阶级互相残杀,从而背叛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带头之下,第二国际大多数政党纷纷表态支持本国帝国主义政府,这标志着第二国际瓦解。战争期间第二国际在组织上停止活动。
第二国际:1889年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在法国巴黎开会,大会通过关于“五一节”的决议及其它决议,还规定了定期召开代表大会的制度,这次大会被认为第二国际成立的大会。它是在恩格斯指导下建立的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的国际联合组织。第二国际初创,在恩格斯指导下,团结了工人阶级,促进了各国工人运动的高涨。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由于以伯恩斯坦和考茨基为首的修正主义占据了第二国际的领导地位,使第二国际蜕化变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地二国际的大多数社会党公开背叛无产阶级,支持本国资产阶级政府,拥护帝国主义战争,第二国际破产。
共产国际:
共产国际成立:①十月革命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为国际工人运动和世界革命的发展提供了思想上、财力上和组织上的保证。列宁的《第二国际的破产》《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高阶段》等著作,奠定了理论基础。②共产国际(第三国际)成立大会于1919年3月2日至6日在莫斯科举行。有来自21个国家的35个政党和团体的52名代表参加。会议通过列宁的《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提纲和报告》作为共产国际的政治纲领。③任务是团结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推翻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确立世界范围的无产阶级专政,建立世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消灭阶级,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④共产国际是统一的世界共产党,各国共产党都作为它的支部,直接受它领导。
共产国际活动的三个时期
①第一个时期是从1919年3月到1924年1月列宁逝世,为共产国际活动前期。
1920年7月19日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列宁作了《关于国际形势和共产国际基本任务的报告》以及《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委员会的报告》。1921年6月22日举行第三次代表大会。列宁作了《捍卫共产国际的策略的演说》和《关于俄共的策略报告》,向各国共产党提出争取工人阶级大多数的任务和“到群众中去”的口号。1922年11月5日举行第四次代表大会。肯定了“到群众中去”的口号。
②第二个时期是从1924年6月到1934年,为共产国际活动中期。这是领导人多次变动,工作失误较多地时期。
③第三个时期是1935年第七次代表大会到1943年解散,为共产国际活动后期。
1935年7月25日,共产国际举行第七次代表大会。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的报告中指出,反对法西斯主义和战争的关键是建立在工人阶级统一战线基础上的广泛的人民阵线。大会还通过《关于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工作的决议》,其中指出一般应避免在各党的内部组织问题上进行干预,但未得到全面贯彻执行。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入侵苏联。1943年6月10日正式宣告解散。
二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苏联:
1.战后初期苏联的安全带政策及其作用、原因。
(1)内容:苏联安全带建设是战后初期斯大林执政时期的对外政策,包括三个方面。
①巩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成果,争取一个较为和平、宽松的国际环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确保国家安全创造条件。
②不断巩固和加强东欧这块社会主义前哨阵地,严防帝国主义的插手干预;
③防止德日法西斯重新武装东山再起,再度成为战争的策源地。
(2)作用:①积极,保证了战后苏联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保护了社会主义阵营,使美国妄图颠覆未能得逞,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维护了世界和平。②消极,苏联过分看重自己利益,犯有严重的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错误,割占了东欧国家大片领土。苏联的这些做法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制度和苏联本身的威信,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3)原因:苏联对外政策具有两重性。
①苏联在二战中损失惨重,国民经济遭到空前的破坏。②美国推行称霸全球的好战政策,使得苏联面临严酷的“冷战”环境。③斯大林对战后初期的战争形势估计的过于严重。④斯大林混淆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爱国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民族利己主义的界限,并出现严重错误。
2.赫鲁晓夫改革:
(1)改革的背景:二战后,斯大林模式开始日益暴露出其弊端,社会上涌动着强大的社会改革思潮,1953年斯大林的去世就使得改革具备了可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步掌握了苏联领导权的赫鲁晓夫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开始了对斯大林模式的改革进程。
(2)改革内容
①农业:扩大垦荒和玉米的种植;采取了一些新措施:1.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统一的农产品收购办法,2.将机器拖拉机站组为技术修理站,把拖拉机等农业机械卖给集体农庄。3.在加速发展国营农场、扩大集体农庄规模和收缩个人副业经济的基础上推行农业小组承包制。
②工业:1.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各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1957年对工业、建筑业的改组。2.合并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原中央和加盟共和国各部管理的企业交给所在地区的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3.从62年起,又开始摸索经济管理方面的新形式,支持关于“利别尔曼建议”的讨论和试点
③政治:废除每月发给高级官员津贴的规定;平反冤案和加强法制;关于干部任期制度和实行干部更替原则;关于代表制度的改革;恢复了党代会和中央全会定期召开的正常制度;为了使对工业和农业领导变得更具体、更有效,把党及其机构一分为二
(3)改革评价:赫鲁晓夫文化水平和理论修养都不高,他的决策和行事往往凭其直觉,有很大的随意性,经常是朝令夕改,使改革缺乏科学性和全局性。赫鲁晓夫尽管对僵化的斯大林体制发起第一次猛烈的冲击,但这位改革家最终还是扮演了“掘墓人”和“守墓人”的双重角色。而且,以反个人崇拜和个人迷信赢得干部和群众拥护的赫鲁晓夫,在他执政的后期,其本人也逐渐地欣赏起别人对他的吹捧和歌颂了。长此以往,赫鲁晓夫专横的工作作风和改革的一些严重失误,使党内和社会上对他的不满之声越来越大。终于,于1964年6月13日被苏共中央要求“自动退休”,解除了其第一书记职务,从而退出了苏联政治舞台。
贝利亚事件: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大清洗运动领导人之一贝利亚任要职,成为苏联党和政府调整政策、为冤假错案平反的障碍。不久,苏最高苏维埃逮捕并撤销了贝利亚的领导职务,决定将其案件提交法院审理,开除党籍。苏最高法院特别法庭秘密审理了贝利亚等人的刑事案件。确定他犯有“反党反国家罪”判处贝利亚等人死刑。
3.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1)背景:1964年10月勃列尼涅夫上台后,苏联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的领导集团执政后,立即采取了稳定政治局势和社会情绪的措施,勃列日涅夫多次强调苏共20大、21大和22大的路线是列宁主义的路线,要坚决继续下去。同时,新的领导集团又采取了措施,逐步对因赫鲁晓夫大规模的政治改革而造成的混乱进行调整。
(2)内容:①政治,加强政治体制的集中与统一,恢复了赫鲁晓夫改革前的中央集权体制;批评赫鲁晓夫的个人专断,强调党中央的集体领导和集体决策。进行微小调整,加强干部队伍的培养、加强人民监督机制、以多种形式吸收人民参加国家管理等。
②意识形态方面,勃列日涅夫提出“发达社会主义”理论,以取代赫鲁晓夫的“到1980年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的口号。1967年11月,他宣布,苏联已“发达社会主义”。
③经济,苏共中央授命柯西金主持新经济体制改革,即采用在1962年引起较大争议和广泛讨论的“利别尔曼建议”,运用利润、奖金、核算等纯经济手段来改革和促进苏联工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管理的同时,运用市场机制在经济管理中发挥作用;进一步改组工业管理机构,成立各种联合公司,开始推行以集约化经营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尽管改革没有根本触动斯大林模式,但是在当时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的确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④在外交上,一改赫鲁晓夫时期的苏美合作主宰世界的战略,积极推行进攻性的国际战略,加紧同美国进行争夺,大搞霸权主义外交,提出了“有限主权论”及“社会主义大家庭”等理论,作为其对外扩张、干涉别国内政的依据。
(3)影响:苏联超级大国地位的确立①通过改革和调整,在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苏联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水平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经济力量也已由1950年相当于美国的30%上升到了1970年的60%左右。②不过,苏联在该时期的经济发展仍然还是以优先甚至片面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为指导方针,在此方针指导下,苏联充分利用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与西方关系缓和的机遇,积极壮大经济、军事实力,强化外交后盾。③结果,至70年代末期,苏联取得了与美国在战略核武器质量上的真正均势,常规军事力量则有胜出趋势。美国已经丧失了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时对苏联的压倒性核优势。④常规力量方面,苏联不仅继续保持陆军强国地位,同时针对美国的海军优势,也开始了海军向远洋进攻性战略的转变,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即已建成了一支能对美国造成威胁的远洋海军。⑤至此,苏联已经确立了其名副其实的世界超级大国地位。
4.戈尔巴乔夫改革:
(1)改革的背景与准备
①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随着新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停止、勃列日涅夫个人集权和个人崇拜的盛行、老人政治局面的出现及苏联特权阶层的形成,苏联政治僵化,经济停滞,社会弊端丛生,各种社会矛盾加剧,国家陷入困境。进入80年代后,要求改革现状的呼声愈益高涨。
②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大刀阔斧调整领导班子,在11个月中共调换了14名党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成员,更换15名国家和政府的领导人以及41名正副部长,从而结束了老人政权的局面,为改革扫清了道路。
(2)内容:1986年2、3月份召开的苏共二十大确认了戈尔巴乔夫提出的在经济上“加速发展”的战略方针,并将其具体化。会后,苏联公布关于政治、经济改革。
①经济: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系列决定,要求改进经营管理机制,扩大企业自主权。1987年6月又公布《根本改革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明确要求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从主要依靠行政方法转向依靠经济方法。但是,“加速战略”仓促上马,阻力较大,对长期形成的畸形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对农业体制的深入改革未予重视,对企业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以致各项改革效果不佳。
②政治:在经济改革出师不利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等人认为这是由于苏联现存的政治体制,即“官僚专制制度”和“极权主义制度”所致。1988年召开的苏共19次代表会议,正式通过了政治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改组国家权力机构,通过自由竞选产生人民代表并建立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构最高苏维埃,把国家权力重心从党中央转到最高苏维埃。至此,戈尔巴乔夫就将改革的政治思想也由科学社会主义转向了民主社会主义倾斜。1990年苏共又召开了二十八次代表大会,正式通过了《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纲领,公开宣布“改革的实质是从极权官僚制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3)政治改革的影响: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转向,在苏共内部引起了激烈的斗争,结果导致了苏共从此分裂为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民主激进派”、以利加乔夫为代表的“传统派”和以戈尔巴乔夫为代表的新思维“主流派”三大派别;而公开化和民主性造成了社会政治的极度混乱以及整个社会严重分化,苏共党内和社会的反对派势力迅速发展,社会意见多元逐步向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发展,民族分离主义急剧泛滥;新思维外交造成的苏联国际地位和影响的大大下降也激起了苏联所有爱国者的不满,而它在东欧各国剧变中的催化作用并直接导致华沙条约崩溃和经互会瓦解的事实,又使得苏联人民感到极大的困惑,并在苏共内部引起了思想混乱和争论。在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推动下,苏联社会局面日益失控,迅速走向解体。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1.苏南冲突与“铁托主义”:
(1)冲突的发展
①二战期间苏联承认南斯拉夫流亡政府抑制南共发展,苏南两党之间的矛盾已露端倪。
②二战后,在的里亚斯特的归属问题上,南斯拉夫对该方案及苏联的这一做法极不满意。
③南共认为斯大林模式是苏联严重侵犯南斯拉夫“经济上的独立和主权”,对此,斯大林和苏联共产党便认为铁托和南共对苏联不友好。
④1947年秋至1948年初,在关于筹建巴尔干联邦问题上,两国分歧开始公开化。
⑤1948年2月,南斯拉夫被迫与苏联签订了一项就南斯拉夫外交政策同苏联进行协商的决定。随后,苏联单方面宣布中断两国即将举行的贸易谈判,又从南斯拉夫撤出全部文职专家和军事顾问;接着,苏南之间就双方分歧交换了7封信件。苏联指责铁托有“民族主义情绪”和反苏思想,苏联建议把南斯立拉夫问题提交情报局讨论,并且把亲苏分子开除出南共中央。
⑥1948年6月,八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在布加勒斯特举行情报局会议,专门讨论南斯拉夫问题。南斯拉夫在处境不利的情况下拒绝与会。从此苏联和东欧各国于陆续中断与南斯拉夫的经济关系。
1949年11月,共产党情报局通过《关于南斯拉夫共产党是刽子手和特务当权》的决议,进一步指责南共领导“已蜕化为法西斯主义并投入了世界帝国主义阵营”,是一个“间谍集团”,从而将苏南冲突推向高潮。
(2)对冲突的认识及“铁托主义”
①苏南冲突是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在如何走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的第一次激烈交锋,也是如何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问题上的冲突,在冲突中明显地表现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作风。这一冲突造成了国际共运的第一次分裂,引起了社会主义阵营的混乱。
②铁托主义实际上被视为抵制苏联大国沙文主义和大党主义、独立探索自身革命和建设道路的代名词。结果,当与苏联的关系破裂后,南斯拉夫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率先抵制苏联模式,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③南斯拉夫的自治化改革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有不同的道路可行,不能盲目照搬苏联模式。自治道路为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事业带来勃勃生机,但由于过于分权,导致地方民族主义和分离主义不断加剧,从而成为后来南斯拉夫解体的体制根源。
(3)南斯拉夫发展状况
①南斯拉夫是最早抛弃苏联模式实行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国家,它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社会主义自治道路,南斯拉夫的改革主要就是实行这种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②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工人自治时期(1950—1963年)、社会自治时期(1963—1970年)和联合劳动自治(从1971年开始)三个阶段。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在1982年铁托去世前,取得了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的良好效果,但也潜藏了分散主义的严重危机。
③南共联盟在民族政策上又出现了一些失误,如强调民族平等有余,强调民族团结不足;反对大塞尔维亚主义有余,而反对狭隘民族主义不足;强调各共和国权力有余,而强调联邦的集中统一不足。
④1974年颁布的新宪法中不适当地扩大了各共和国和自治省的权力,从而更增加了民族危机的隐患。这部宪法实际上标志着南斯拉夫从联邦制向邦联制的过渡,地方权力无限扩大,而联盟中央的权力萎缩,在客观上为地方民族主义和分离主义创造了条件。
2.其他东欧国家:
波兰波兹南事件:波兰自成立后便一直在苏联的严密控制下,处于政治高压下的波兰社会生活缺乏活力,这种状况在波兰社会蕴藏着强烈的不满情绪。苏共二十大的召开使得这一不满以要求实行改革的形式暴露出来,结果酿成了大规模的政治动乱,史称波兹南事件。这场动乱对波兰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巨大。波兹南事件后,波兰一度实行了以建设“波兰的社会主义道路”为目标的改革,但好景不长,此后,波兰局势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
匈牙利事件:斯大林逝世后,匈牙利的局势逐渐变化。苏共二十大以后,匈牙利广大党员和群众强烈要求改革,一些知识分子成立了“裴多菲俱乐部”,公开批评党的领导和现行政策,要求按平等资助原则调整匈苏关系和匈南关系。人们开始走上街头示威游行,匈牙利局势陷入动荡。与此同时,西方国家也加强了对匈牙利政局的干预,致使匈牙利局势更加动荡,出现了政府军竟与群众的武装冲突。最终,苏联出兵平息了匈牙利的这场严重国内武装冲突,使其局势稳定了下来。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匈牙利事件。这一悲剧性事件给匈牙利人民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事件结束后,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认真吸取了历史教训,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政治经济改革。在政治上注意改善党的领导,广泛团结各阶层爱国民主人士;在经济上,重在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把国民经济按计划发展的中央管理和商品关系、市场的积极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宗旨的新经济体制。改革于1968—1973年间比较顺利,但由于种种原因,进入80年代后改革逐渐陷入困境。
布拉格之春:在苏共二十大影响下,捷克斯洛伐克在50年代下半期也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政治、经济改革。60年代以后的经济停滞促使社会矛盾和政治斗争趋于激化,全国上下要求改革、要求民主和自由的呼声越来越高。面对此局面,捷共中央内部发生重大分歧,最终以杜布切克为首的改革派获得胜利。新领导层通过了《行动纲领》,启动了被称为“布拉格之春”的全面改革。这场改革的实质是探索一条不同于斯大林模式的、符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其内容包括在政治上实行党政分开,实行政治多元化,加强民族阵线的作用,广泛发扬民主;在经济上提出实行有计划的市场经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扩大企业自主权力等;在外交上要求执行独立的对外政策,反对外来力量干涉本国事务。捷克斯洛伐克这场力度较大的改革立即引起了苏联的警惕和不安,于是苏联不顾国际法基本原则,公然纠集波、匈、保、民等国出兵捷克斯洛伐克,扼杀了“布拉格之春”。此后,捷克一直处于苏联的严密控制下,直到戈尔巴乔夫推行“新思维”改革。
民主德国:民主德国在50—60年代实现了其党和国家领导人地顺利更替,在苏联、东欧各国改革浪潮影响下,民主德国在此期间也推行了局部放权的“新经济体制”,取得了一定成绩。70年代的进一步改革使得民主德国的经济在70—80年代中期稳步增长。这时期,其经济发展水平居东欧国家之首。但是民主德国在建国后长期处在东西方冷战和两个德国的对立中,其处境十分艰难。一方面,它受苏联控制较深,其领导人思想又日趋僵化,难有更大作为;另一方面,它与联邦德国相较,经济实力悬殊,难以与之抗衡,致使出现了大量公民流往联邦德国的严重现象。结果便发生了在苏联支持下由民德在东、西柏林之间修建了一道旨在阻止民德公民西逃的钢筋混凝土墙的柏林墙事件。
三、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
1.苏联解体:①戈尔巴乔夫改革引发了社会的动荡与混乱,尤其是戈尔巴乔夫提出的“人权高于民族权”的理论更是点燃了苏联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导火线。
②结果在西方势力的支持下,波罗的海三国率先发难,要求退出苏联,1990年3月立陶宛宣布独立,接着又有五个共和国纷纷效仿,苏联濒临解体。
③在1991年3月举行的苏联历史上的首次全民公决中,绝大多数赞成保留联盟的存在;但是8月20日由中央同各加盟共和国签订的联盟条约却把苏联国名改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删去了“社会主义”,如此则苏联将成为一个“自由的、松散的联邦”;紧接着,在条约签订前的6月,叶利钦当选为俄罗斯总统,并公开要求美国的支持。
④八一九事件:面对苏联加速演变和新联盟条约即将签署的严峻形势,以副总统亚纳耶夫为代表的苏联党和国家的一些高级官员为了阻止条约的签订和苏联的解体,于8月19日发动政变,成立了“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并发表《告苏联人民书》,认为“由戈尔巴乔夫发起和开始的改革政策已走入死胡同”,“整个国家实际上已失去控制”,“呼吁终止目前的混乱时期”,“恢复法制和秩序”,“尽快使国家和社会走出危机”,并宣布在苏联部分地区实行紧急状态。但这一事件很快就被以叶利钦为首的民主派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支持下所平息。8?9事件给苏联带来了严重后果,对国际共运也带来巨大的消极影响。苏共被赶下政治舞台,国内掀起反共浪潮,各共和国独立步伐加快,苏联迅速陷于解体。
⑤1991年12月1日,乌克兰举行全民公决,宣布独立。12月8日,俄、乌、白三国领导人在明斯克签订协议,决定宣布三国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并称“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和地缘政治实体将停止存在”。12月21日,前苏联11个主权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在哈萨克首都阿拉木图以创立国的身份签署《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的议定书》(阿拉木图宣言),宣言再次宣布“随着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成立,苏联将停止存在”。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通过宣言正式宣布苏联停止存在。
2.东欧剧变①在1989年的东欧政治风潮推动及西方国家对民族分裂势力的支持下,南斯拉夫于1990—1991年间发生剧变,统一的南斯拉夫分裂;②80年代后期,民德出现一些严重的问题,包括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居民生活水平下降,德国统一社会党(共产党)外部形象和内部凝聚力下降等。③因而到1989年中期,在苏联“新思维”政策和东欧各国形势相继剧变的影响下,民德政局也开始急剧动荡和变化。大批公民通过第三国逃往联邦德国,国内反政府示威游行迭起。在此形势下,民主德国被迫于1989年宣布开放柏林墙和两德边界。进而到1990年两德以民德并入联邦德国的方式实现了统一,社会主义的民主德国不复存在;④1989年席卷东欧的政治风暴在罗马尼亚表现得最为强烈,而罗马尼亚也是东欧八国中通过流血冲突的方式完成政权剧变的国家;80年代以后,保加利亚的政治经济形势逐渐恶化,保加利亚共产党的形象越来越差,民族关系紧张,一度发生武装冲突,1989年底社会动乱日益加剧,1990年发生剧变;1989年开始的东欧剧变风潮迅速波及到阿尔巴尼亚,这年秋冬之交,阿尔巴尼亚开始酝酿实行“新经济机制”改革,并于1990春迅速转入“民主化”进程,对国家生活各个领域进行全面调整。⑤但是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的交相作用下,
很快出现了全国性的动荡不安和急剧变化,终于于1991年也发生了剧变。
3.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原因:斯大林模式,和平演变,巴尔戈乔夫改革,苏联控制。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4考研历史学知识梳理:工人运动和苏联解体”,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