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互动 > 考研常识 > 正文
考研常识

24考研法律硕士法理学知识梳理:法治观念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3-09-13 09:55:25  |  关键词: 法治理论与实践硕士 法律法学考研真题

  •  
  •  
  •  

24考研法律硕士法理学知识梳理:法治观念

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4考研法律硕士法理学知识梳理:法治观念”相关内容,为法硕学硕考研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法硕学硕考研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24考研法律硕士法理学知识梳理:法治观念

  1、法治与法治国家的释义

  一、法治的概念

  1、“法治”指一种治国方略或社会调控方式。

  在此意义上,法治是与人治、德治相对立的。近代以来,法治与人治的对立主要表现为民主与法制、主权在民与主权在君、法律与当权者个人的意志之间的对立。法治与人治的分界线是:当法律与当权者的个人意志发生冲突时,是法律高于个人意志,还是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

  应注意的是,既不应片面强调法治,也不应片面强调人治、德治;两者应结合运用,相辅相成。法律固有的局限和特点,需要由道德辅助和补充。

  2、法治指依法办事的原则。

  在现代法治社会,依法办事不仅要求普通社会成员要依法办事,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也不能例外,其是官吏依法办事,接受法律的约束。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要素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实质是依法办事。“有法可依”是依法办事的前提,“执法必严”是依法办事的中心环节,“违法必究”是依法办事的保障。

  3、法治指良好的法律秩序。

  达到某种法律秩序,既是法治的目标和结果,也是检验是否履行法治的一个重要指标。法律秩序是法律规范实行和实现的结果,是各种法律关系的总和。

  4、法治代表某种具有价值规定的社会生活方式。

  法治是有价值规定性的社会生活方式,至少应包括以下原则:人民主权原则;承认、尊重和保护人民的权利和自由;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承认利益的多元化,对正当利益给予无差别的保护。

  二、法治国家的概念

  三、我国法治的主体与客体

  在民主政治国家,法治的主体是人民。我国分为三个层次:人民;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机构。客体包括:国家机器和国家权力;国家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4考研法律硕士法理学知识梳理:法治观念”,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法硕学硕考研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