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互动 > 考研常识 > 正文
考研常识

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结构工程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结构力学研究生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3-07-16 08:51:21  |  关键词:

  •  
  •  
  •  

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结构工程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结构力学研究生

 
  结构工程
 (专业代码:081402 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身心健康;
  2.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在高等学校、科研部门及经济建设单位从事结构工程专业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工程设计或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3.比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
  
  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
  结构工程专业是北京交通大学综合实力较强的传统优势学科,在国内享有一定盛名。本学科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可在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招收博士后人员从事研究工作。
  本学科有着较强的师资力量和科研实力,现有教学、科研和试验人员30余人,其中教授6人,其中博导6人,副教授16人。这些教师中多人是享有较高声誉的专家,学者,并获得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及教学成果奖。
  近年来,本学科得到长足的发展,科研成果累累。先后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省、部及地方的大量纵向科研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并参与了多项铁道部重点工程。主编、参编了多部国家或地方有关建筑结构设计、施工、检测、鉴定标准或规范。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
  1.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
  研究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分析理论与设计方法,包括高层结构、预应力结构以及高耐久性混凝土结构等;研究砌体结构的受力机理、设计理论与方法,包括配筋砌体结构等。
  2.钢结构
  研究钢结构的力学性能、分析理论与设计方法,包括高层结构、大跨结构以及轻型钢结构等。
  3.组合结构与混合结构
  研究钢管混凝土、钢骨混凝土、钢-混凝土等组合结构及混合结构的力学性能、分析理论与设计方法。
  4.新型结构及复杂结构
  研究壳体、张拉、膜、主次框架、隐型框-墙、复合剪力墙以及悬挂、悬挑、预应力钢结构等新型结构及复杂结构的力学性能、分析理论与设计方法。
  5.新型材料与结构
  轻质高强结构材料的性能研究;新型环保建筑材料的研究开发;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与结构的研究与开发。
  6.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
  工程结构在地震、风等灾害性荷载作用下的机理分析与控制研究;生命线工程抗震防灾与控制研究。
  7.工程结构鉴定与加固
  工程结构健康监测、鉴定、测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工程结构加固材料、理论、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8.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组织、管理;工程建设全寿命质量控制、工程建设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降低对环境破坏的措施和方法等研究。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硕士生的培养方式为导师负责制,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可以相互交叉。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要求在申请答辩之前修满所要求的学分。一般要求在前0.75学年修满课程学分。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在此基础上实行2至3年的弹性学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4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本学科课程设置分学位课和非学位课两大类,学位课分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非学位课分必修环节和任选课。本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修最低学分为28学分,其中学位课17学分,非学位课11学分。课程教学一学年分为四个时间段安排,每学期分为上半学期与下半学期,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前0.75学年时间内完成。研究生选修课程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

  五、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
  为体现分层次、分类型培养的指导思想,对硕士研究生的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工作的要求,可分学术型、应用型和复合型制定,重视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学位论文阶段的各环节包括:
  1.论文工作计划及选题报告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要密切结合本学科发展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般应在第一学年末完成。
  2.论文答辩等环节和要求。
  硕士生一般要用1.5年的时间完成学位论文。论文答辩一般应在第五学期末进行。
  鼓励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在公开出版物或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