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人体科学基本信息、考研专业介绍、学校分布与名单
1、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运动人体科学
专业代码:040302
门类/类别:教育学
学科/类别:体育学
哪些学校好考,哪些学校分数线更低?
提升你的上岸率,可能只在于选择!
尽在【智能择校小程序】
2、专业介绍
运动人体科学(040302)
运动人体科学适应竞技体育和大众健康需求,培养在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保健康复和相关生物医学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我院运动人体科学学科为天津市高校第一至四期重点学科和“重中之重”学科,是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学科所在健康与运动科学系,以天津运动医学研究所和天津市运动生理与运动医学重点实验室为研究机构和科研平台,师资力量雄厚。学科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和联合培养研究生关系。研究领域(方向)在国内同类学科中独具特色和优势。目前主持和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科技部国家科技计划、天津市重大科技攻关、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技项目40余项,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学科主干课程《运动生理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学科还拥有天津市教委科技创新团队、天津市教委教学创新团队。
热忱欢迎基础和临床医学、生命科学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尤其欢迎有实践经验、跨学科专业的在职人员报考。该学位点授予理学硕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掌握坚实的人体科学、运动医学及体育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理论、实际应用技术和实验操作能力,能在各类高等学校、体育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和保健康复部门,从事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教学与研究、运动医务监督、康复和健身指导的高层次专业教学与研究人才。2014年招收3个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1.运动生理学
2.运动生物化学
3.体育保健学
本专业导师有教授4名,副教授1名。
运动人体科学是隶属于2011年获批的一级学科学位点体育学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拥有浙江省财政厅的“运动人体科学专项实验室”、宁波市教育系统的“健康体适能测试中心”和安踏公司共建的“运动装备研究基地”。与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科学重点实验室”。
学位点主要研究方向为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与运动生物化学和运动医学,各研究领域不仅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研究方向,而且相互间形成了良好的跨学科研究团队。多年来,运动人体科学学位点与国家体育总局多个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和迪卡侬、安踏等国内外著名体育用品公司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参与了国家游泳和赛艇队备战奥运会的科技攻关工作和浙江省备战全运会的科技攻关工作。顾耀东博士主持承担的多项运动装备的研发项目,研究成果被国内外同行公认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学位点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5人,其中博士6人,硕士2人。学位点负责人、博士生导师陈小平博士、教授,亚洲教练员科学学会理事,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委员国、家体育总局奥运科技攻关专家组成员、国家赛艇队奥运备战专家组成员。近年来承担国家科技部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国家科技部子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12项,项目总经费达600余万元;出版专著3部,译著2部,参著2部,学术论文70余篇,获第29届奥运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个人贡献奖,体育科学技术奖等。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李建设教授,亚洲运动生物力学学会主席,中国运动生物力学学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运动生物力学”负责人,近年来主持承担国家级课题2项,奥运攻关课题2项,科技厅重大课题1项和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重大横向项目4项。获科研经费资助300余万元;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项。科研设施完善,建有4600㎡的实验综合大楼,设有多个设备先进的研究实验室及一批先进的精密仪器,有Contrex等速训练系统、Kistler三维测力系统、Novel emed和pedar足底压力测试系统、Cosmed心肺功能测试仪、Vicon运动解析系统等大型研究设备。拥有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和学术刊物,为硕士生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个研究方向的具体研究内容为:
(1)运动生物力学:以数学、力学和医学为支撑学科,着重运动机能测量评价与运动装备研发。近年来在人体运动机能及运动损伤的测量评价、运动技术仿真模拟、运动鞋核心技术设计、运动装备的人-机工效学研发等方面形成了特色。
(2)运动生理与生物化学:以运动生理和生化为支撑学科,着重人体运动训练和体育活动的生理生化基础研究。近年来在运动人体机能状态的生物学评定、运动训练和体育健身生物学适应的医学生物学机制及应用研究方面获得重要成果。
(3)运动医学:依托运动生物力学和运动生理生化等基础学科,在运动损伤的测量评价和机理研究、健身运动效果的医学评定、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全民健身与运动健康促进学领域等方面获得重要研究成果并形成了特色。
淮北师范大学体育学硕士学位点现有硕士生导师14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5人。近年来,本硕士点积极参与和服务地方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建设,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和安徽省社科基金项目20余项,厅级教科研项目6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20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SCI、EI和ISTP收录学术论文20篇,CSSCI和CSCD来源期刊论文80余篇。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科报会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科报会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第二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论文二、三等奖各1项,安徽省首届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安徽省学校体育科学大会论文二、三等奖各3项,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各3项。
我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自1979年起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9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8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作为体育学一级学科的基础,该专业在本校有着优良的传统和光荣的业绩,为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学科,1998年、2000年连续二届被评为湖北省省级重点学科。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2006年成为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现有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各1人,博导3人,教授12人,副教授9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2人。
本学科基础条件好,现有运动解剖学实验室、运动生理生化实验室、机能评定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运动训练监控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多年来本学科紧密围绕体育运动实践,为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服务,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本学科近五年来先后承担了各类课题近80项,其中国家、省部级课题50余 项,获得省部级奖励8项,并与国内外知名大学、体育和研究机构等建立了广泛的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
本学科多年来培养了大量在体育、科学研究所、健身俱乐部等从事运动人体科学相关工作的人才,其中有蜚名中外的运动人体科学学者和专家,本学科还为运动人体科学更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教育资源。
小编:大部分专业都会考英语科目,不放来测测你现在的英语基础。
2、考研学校分布与名单
全国(47)
北京(4)
天津(1)
河北(1)
山西(2)
辽宁(2)
吉林(3)
黑龙江(2)
上海(4)
江苏(5)
浙江(2)
安徽(1)
江西(1)
山东(3)
河南(1)
湖北(3)
湖南(1)
广东(1)
广西(1)
重庆(1)
四川(2)
云南(1)
陕西(3)
甘肃(1)
新疆(1)
-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 mi"> 首都体育学院
- 北京体育大学
- 清华大学
- 天津体育学院
- 河北师范大学
- 太原理工大学
- 山西大学
- 沈阳体育学院
- 辽宁师范大学
- 东北师范大学
- 吉林大学
- 吉林体育学院
- 牡丹江师范学院
- 哈尔滨体育学院
- 同济大学
- 华东师范大学
- 上海师范大学
- 上海体育学院
- 扬州大学
- 南京体育学院
- 苏州大学
- 江苏师范大学
- 南京师范大学
- 宁波大学
- 浙江大学
- 淮北师范大学
- 江西师范大学
- 山东体育学院
- 曲阜师范大学
- 山东师范大学
- 河南大学
- 武汉体育学院
- 湖北大学
- 华中师范大学
- 湖南师范大学
- 广州体育学院
- 陆军特种作战学院
- 重庆大学
- 四川大学
- 成都体育学院
- 云南师范大学
- 空军军医大学
- 陕西师范大学
- 西安体育学院
- 西北师范大学
- 新疆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