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互动 > 考研常识 > 正文
考研常识

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专业介绍/基本信息/学校名单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考研考什么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3-03-20 13:47:55  |  关键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考研考什么 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方向有哪些

  •  
  •  
  •  

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专业介绍/基本信息/学校名单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考研考什么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本信息、考研专业介绍、学校分布与名单

1、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代码:077300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材料科学与工程

哪些学校好考,哪些学校分数线更低?

提升你的上岸率,可能只在于选择!

尽在【智能择校小程序】

2、专业介绍

沈阳大学

深圳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以材料学、化学、物理学为基础,系统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并将其应用于材料的合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等方面研究的学科。重点研究材料组成、结构、工艺、性质和使用性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种材料制备和控制等应用技术,为材料设计、制造、工艺优化和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范围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

本学科现有教授12人,副教授2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8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辽宁省人才工程百人次3人,千层次人选3人,辽宁省高校人才支持计划3人,辽宁省高校杰出青年学者3人,宝钢教师奖2人,辽宁省教师3人。经过十余年的建设,该学科已经形成各具特色、队伍稳定,涵盖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化学等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可招收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工学与理学研究生。

近年来,该学科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省市科研计划等一大批国家、省、市各层次科研课题102项;获得多项有重要价值的科研成果,申请发明专利65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332篇,发表论文被SCI、EI检索收录16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7部,研究与开发经费2294余万元。




【学科简介】

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专业以材料学、化学、物理学为基础,它主要研究材料的合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等方面。该学科与物理以及化学等学科互相交叉和渗透。本专业的教学内容和研究领域不断加深和拓宽,目前“材料科学与工程(理学)”主要研究内容为:高分子材料,电子材料,生物医学材料等。它涉及到材料物理和材料化学的理论,并且和电子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多个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科研情况】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包含:

1. 先进功能材料:

发展多种功能材料制备的新方法、新技术,深入研究其特殊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医学应用等;围绕功能电子材料与器件、光学材料、光电复合功能材料、先进结构和界面材料、智能型医用材料、模拟与材料基因组等研究方向,涉及材料学、纳米科学和化学生物学等交叉领域学科建设的发展,注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

2. 生命医学材料

在正确认识正常及病理两种状态下的组织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基础上,研究、开发用于修复、维护、促进人体各种组织或器官损伤后的功能和形态的生物替代物。一般利用新型生物材料,结合功能性细胞及信号因子,选取工程及生物制造手段,制造出具有功能的生物组织或器官,或者用于研究的生物系统。重点关注包括术后愈合期的止血、粘连、修复机制,神经修复机制及仿生材料与创伤部位的相互作用关系。

3. 纳米复合材料

纳米复合材料的主要研究对象为以(水,有机溶剂)树脂、橡胶、陶瓷和金属等基体为连续相,以(微)纳米尺寸的金属、半导体、刚性粒子、纤维、纳米碳管等为分散相,通过适当的制备方法将分散相均匀性地分散于连续相中所形成的复合体系。该领域注重基础研究的同时,也关注该类材料的应用研究。

【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能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人才,学生毕业时授予理学硕士学位。主要修读课程包含纳米材料制备与应用、固体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材料科技前沿等。

【就业情况】


本专业毕业生中约60%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2021届毕业生分别被比利时鲁汶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录取;约40%签约了中石化、小米科技等知名企业;2022届毕业生去向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国西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等。

报考要求仅接推免。


小编:大部分专业都会考英语科目,不放来测测你现在的英语基础。

2、考研学校分布与名单

全国(6)

北京(1)

辽宁(1)

江苏(2)

湖南(1)

广东(1)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