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基本信息、考研专业介绍、学校分布与名单
1、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专业代码:100401
门类/类别:医学
学科/类别: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哪些学校好考,哪些学校分数线更低?
提升你的上岸率,可能只在于选择!
尽在【智能择校小程序】
2、专业介绍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学科简介(山西医科大学)
一、学科名称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代码100401)
二、学科带头人简介
曲成毅,男,1943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66年毕业于山西医学院本科,1984~1985年赴澳大利亚麦克里大学行为学院学习,回国后致力于碘缺乏与儿童精神发育的相关研究,在国际首次提出“亚临床型克汀病”概念,21世纪初又首次在国内提出“社会心理流行病学”,对促进我国流行病学科发展有一定意义。牵头研制的 “希内学习能力测验全国常模”,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组织专家论证成为我国聋儿康复评估指定工具,获卫生部科技成果三等奖。2000年以来先后主持了一次国际会议,三次全国会议,三次在国际会议大会报告。目前任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常委,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副主编,山西省预防医学会副会长,流行病分会主任委员。
三、学科研究方向简介
1、慢性流行病学研究:针对山西省地处内陆山区,地下矿产丰富,环境污染严重的特点,本研究方向主要对山西省大骨节病、克山病、地方性甲状腺肿进行系统研究,发表了大量有重要价值的调研报告。研究发现碘缺乏病、儿童精神发育迟滞到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等均与山西地域特点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结果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发言。目前主要从事的出生缺陷流行病学研究是国家和山西省政府的重点项目。
2、统计方法及其医学应用:本研究方向是我国较早将统计学基本方法应用到医学领域的学科之一。本方向一直致力于回归分析的理论与医学科研的应用研究,先后参加卫生部规划教材《卫生统计学》1~ 4版“相关与回归”章节与《医学统计百科全书》“直线相关”条目的编写,发表多篇系列研究论文,取得科研成果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占有一定优势。目前本学科主要从事多元共线性诊断及回归应用、重复测量资料线性与非线性混合模型、、稳健回归、似乎不相关回归估计方法及应用研究等研究。
3、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本研究方向于1960年成立,主要从事重大传染病、常见传染病、新发传染病及生物病原体相关肿瘤的研究。曾致力于病毒性肝炎及军团菌病的研究,组织协作组对山西省军团菌病的流行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其系列研究报告多次在国内外著名杂志发表。近几年来主要集中于病毒性肝炎、军团菌病、SARS、肝癌和宫颈癌等疾病的研究。目前承担多项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其中包括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本研究方向目前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四、学科近几年取得的成绩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1978年由国务院批准为卫生统计学硕士点授予学科, 2000年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同年成为山西省教育厅重点建设学科。目前学科点有博士生导师4名,培养硕士研究生60人,其中在读39人;培养博士研究生13名,毕业博士生5名,博士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19篇。目前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9项,完成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4项,获省级以上奖励12项(包括2项教学成果奖)。学科点5年来共发表论文246篇,主编或参编教材24部。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是200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点。该学位点与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波市卫生监督所联合招生,在科研、教学等方面师资力量雄厚、学术队伍结构合理;有稳定的科学研究方向,近五年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得到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资助,经费达1000万,获得省部级及市厅级科技奖20多项。合作培养单位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和研究的最高机构,为省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指导中心,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现场流行病学的实习基地,拥有雄厚研究力量、良好的设备和研究现场。
学位点依托拥有的省级精品课程、省医学重点扶植学科、P3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省应急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病毒研究所和病原微生物检测所等专业平台。学位点负责人沈其君教授和张莉娜副教授是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卫生统计学和流行病学专家。该学科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等方面长期保持密切的联系与合作,学科学术骨干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已有多年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经验。
该硕士点设3个研究方向:
(1)慢性病流行病学及其统计方法;(2)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3)现场流行病学与检测技术。
学科概况: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下的二级学科。本学科紧密结合我国和贵州主要卫生问题,采用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探讨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问题,深入研究相关疾病病因、影响因素及防制措施,探讨卫生事业发展战略与人群健康保障等问题。本学科从1998年与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专业(流行病学研究方向)硕士点联合培养研究生共9届。2007年开始培养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师资队伍:通过多年的努力建设,本学科已形成知识、年龄结构较为合理,教学科研能力强,且团结协作,甘于奉献的学科队伍。现有导师12人,其中教授或主任医师8人,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4人。主要学科带头人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良好的学风。
研究方向:①重点人群健康问题研究。该研究方向先后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资金、贵州省科技基金项目和攻关项目、贵州省卫生厅科技基金等的资助。2002年、2012年度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2011年获贵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②地方性氟中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及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资助下,本方向重点研究氟骨病的发生机制、影响因素、诊防治措施等进行深入的研究,研究极具地方特色及先进性。③管理流行病学。本研究方向重点探讨卫生服务相关问题,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农村卫生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重大传染病防控、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发展、卫生技术评估等,相关研究成果为贵州省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的制订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研究生培养与就业:本学科共培养14届研究生43名,现在读研究生24名,培养的毕业生获得贵州医科大学硕士论文数次。毕业生主要去向为高校、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卫生厅局、医院等单位,分布于全国各地(如广州、浙江、山东、湖北、河南等地),就业率达100%。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学科2013年被遴选为学校重点(培育)学科,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本学科包括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三个教学和科研团队。
目前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慢性病流行病学研究方向,主要开展慢性病的危险因素研究、人群疾病风险评估、慢性病管理等; 2、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向,主要开展环境污染物暴露的人群危害研究;遗传易感性与癌症风险研究等;3、疾病统计与肿瘤防治研究方向;4、行为流行病学研究方向;5、基层卫生服务与卫生政策研究方向等。
围绕以上研究方向,近五年本学科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级课题项目5项,横向课题5项,院级课题近10项,累计科研经费近百万元。获沈阳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主编或参编规划教材十余部,发表SCI收录论文5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数十篇。
小编:大部分专业都会考英语科目,不放来测测你现在的英语基础。
2、考研学校分布与名单
全国(55)
北京(5)
河北(1)
山西(1)
内蒙古(1)
辽宁(4)
吉林(1)
黑龙江(2)
上海(4)
江苏(4)
浙江(2)
安徽(1)
福建(1)
山东(4)
河南(1)
湖北(3)
湖南(2)
广东(5)
广西(1)
重庆(2)
四川(1)
贵州(1)
云南(2)
陕西(2)
甘肃(1)
宁夏(1)
新疆(2)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mi"> 解放军医学院
- 首都医科大学
- 北京大学
- 中国人民大学
- 河北医科大学
- 山西医科大学
- 内蒙古医科大学
- 大连医科大学
- 中国医科大学
- 锦州医科大学
- 沈阳医学院
- 吉林大学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佳木斯大学
- 海军军医大学
- 复旦大学
- 同济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苏州大学
- 东南大学
- 徐州医科大学
- 南京医科大学
- 宁波大学
- 浙江大学
- 安徽医科大学
- 福建医科大学
- 济南大学
- 山东大学
- 潍坊医学院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 郑州大学
- 武汉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科技大学
- 中南大学
- 湖南师范大学
- 南方医科大学
- 中山大学
- 暨南大学
- 广州医科大学
- 汕头大学
- 广西医科大学
- 重庆医科大学
- 陆军军医大学
- 四川大学
- 贵州医科大学
- 大理大学
- 昆明医科大学
- 空军军医大学
- 西安交通大学
- 兰州大学
- 宁夏医科大学
- 石河子大学
- 新疆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