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4考研心理学学硕知识点:驱力理论”相关内容,为报考心理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心理学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驱力理论
(1)理论观点
①伍德沃斯提出行为因果机制的驱力概念,以代替本能概念。驱力是个体由于生理需要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
②赫尔提出驱力减少理论
A.他假定个体要生存就有需要,需要产生驱力,给有机体提供能量,使需要得到满足,进而减少驱力,所以寻求驱力降低就成为个体行为的动机。
B.人类行为主要是由习惯来支配的,而不是由生物驱力支配的,因此,他强调经验和学习在驱力形成中的作用,认为学习对机体适应环境有重要意义。
C.驱力给行为提供能量,而习惯决定行为的方向。来自内部的不需要习得的驱力叫原始驱力,来自外部的通过学习得到的叫获得性驱力。
D.驱力D、习惯强度H和抑制I共同决定了个体的行为潜能P,即P=D×H-I。
(2)理论评价
行为是从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中习得的观点得到了行为主义的赞同,但是忽视了外在情境的作用,不能解释一些行为,如通宵达旦地工作、节食行为、急中生智等,在这些行为中,人的驱力不是减少,而是增加了。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4考研心理学学硕知识点:驱力理论”,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心理学专业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