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4考研心理学学硕知识点:创造性思维”相关内容,为报考心理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心理学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创造性思维
(一)创造性思维的含义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
(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创造性的心理成分包括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吉尔福特把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看作是衡量创造性高低的指标。
流畅性是指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变通性是指发散项目的范围或维度,范围越大,维度越多,变通性越强;独特性是指对问题能提出超乎寻常的、独特新颖的见解。
(三)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
华莱士提出创造性思维包括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明确创造目的和要为解决的问题做准备。
2.酝酿阶段:在脑中运用知识和经验对问题进行探索,该阶段最大特点是有潜意识的参与。
3.豁朗阶段:受到启发,产生灵感,问题得到解决。
4.验证阶段:补充、完善和修正。
(四)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1.酝酿
经过长时间紧张地思索之后,仍未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但当稍事休息之后会突然找到答案,这种情景叫酝酿。
2.非智力因素
远距离联想的能力,以及人的坚韧性、自信心、意志力、责任感等。
3.环境
有人在场和没人在场对完成不同性质的任务以及对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包括他人在场、他人评价、竞争环境,这三种因素都会导致创造力的下降。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4考研心理学学硕知识点:创造性思维”,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心理学专业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