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24考研心理学考点背诵:社会知觉偏差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3-02-09 16:42:16  |  关键词: 24考研心理学考点背诵 社会知觉偏差

  •  
  •  
  •  

24考研心理学考点背诵:社会知觉偏差

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4考研心理学考点背诵社会知觉偏差”相关内容,为报考心理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心理学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社会知觉偏差

1.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1)首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

(2)近因效应:在总的印象形成上,最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没有首因效应普遍明显)

2.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halo effect)又叫光环效应。指对一个人形成了某种印象后,这种印象会影响对他其他特质的判断,人们会习惯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评估其所有的特点。

3.预言自动实现效应

预言自动实现效应同前文“自我实现预言”。

4.认知启发

认知启发指人在社会认知中喜欢走捷径,并不对关于他人的所有信息进行感知,而是倾向于抄近路,感知那些最明显、对形成判断最必要的信息的现象。它是人们经常快速、简便进行推理,得出结论的决策法则,很容易出现偏差。

面对不确定事件的判断,人们常采用三种启发:

①表征性启发:人们根据当前信息或事件与其认为的典型信息或事件的相似程度进行判断。该策略认为个体越是与某一群体的一般成员相似,它就越可能是那个群体中的一员。

②可用性启发:哪些信息容易被回忆和联想,人们就倾向于根据哪些信息进行判断。

③锚定和调整启发:先抓住某个锚定点,然后逐渐调整,最终得出结论的判断方法。这种启发适合对模糊信息进行评价。

5.后视偏差及反事实思维

(1)后视偏差:人们在回忆自己的判断时,倾向于认为其判断比实际上更为精确。后视偏差并非人们有意让别人知道其评价比较恰当,即便不当着他人面,让个人在单独情况下说出自己原先的知觉时,这种现象也会发生。

(2)反事实思维:事件发生后想象另一种可能发生而未发生的后果的现象,即在心理上改变过去的某些环节,以便想象事情可能有所不同。当人们经历了不期望发生的或消极的事件之后,常常会进行反事实思维。

6.正性偏差

正性偏差也称慈悲效应,是指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其原因在于:

(1)“极快乐原则”:强调人们的美好经验对评价他人的影响,认为当人们被美好的事物包围的时候,他便觉得愉快;

(2)人们对所评定的他人有一种相似感,因此人们对他人的评价要比对其他物体的评价更宽容(只发生在评价人的时候)。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4考研心理学考点背诵社会知觉偏差”,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心理学专业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