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4考研外科护理学知识点:髋关节脱位”相关内容,为报考护理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护理学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髋关节脱位
髋关节由股骨头和髋臼构成,是杵臼关节。髋臼为半球形,深而大,周围有坚强韧带与肌群,结构相当稳定,一般不容易发生脱位。
一、病因和分类
髋关节脱位往往由于强大暴力引起。如发生交通事故时,患者膝、髋关节处于屈曲位,强大的外力使大腿急剧内收、内旋,以致股骨颈前缘抵于髋臼前缘而形成一个支点,股骨头因受杠杆作用而离开髋臼,冲破后关节囊而向后脱出。根据脱位后股骨头的位置,可分为前脱位、后脱位和中心脱位。其中以后脱位最常见。
二、临床表现
髋关节后脱位时,关节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伤肢缩短。臀部可触及脱出的股骨头,大粗隆上移。髋部疼痛,关节功能障碍明显、肿胀不明显;可合并坐骨神经损伤,大多为挫伤,表现为大腿后侧、小腿后侧及外侧和足部全部感觉消失,膝关节屈肌,小腿和足部全部肌瘫痪,足部出现神经营养性改变。
三、辅助检查
了解脱位的类型及有无合并髋臼或股骨头骨折。
四、处理原则
1.复位
常用的复位方法为提拉法。
2.固定
3.功能锻炼
固定期间患者可进行股四头肌收缩锻炼、患肢距小腿关节的活动及其余未固定关节的活动。3周后开始活动关节,4周后去除皮牵引,指导患者扶双拐下地活动。3个月内患肢不负重,以免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因受压而变形。3个月后,经X线检查证实股骨头血液供应良好者,可尝试去拐步行。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4考研外科护理学知识点:髋关节脱位”,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护理学专业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