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4考研外科护理学知识点:肘关节脱位”相关内容,为报考护理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护理学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肘关节脱位
肘关节脱位的发病率仅次于肩关节,脱位后局部肿胀明显,如不及时复位,易导致前臂缺血性痉挛。
一、病因和分类
多由间接暴力引起。常见于跌倒时肘关节呈伸直位,前臂旋后位,暴力经前臂传递至尺、桡骨上端,在尺骨鹰嘴处产生杠杆作用,使尺、桡骨近端同时脱向肱骨远端的后方,发生肘关节后脱位。
二、临床表现
脱位后,肘部变粗,上肢变短,肘后凹陷,鹰嘴后突显著,肘后三角关系失常。肘关节处于半伸直位,患者以健手支托患肢前臂。肘关节后脱位,肘窝前方可触及肢骨下端。脱位后肿胀明显,易压迫周围血管、神经。
后脱位时,可合并正中神经或尺神经损伤,偶尔可损伤肱动脉。正中神经损伤的表现为拇指、食指、中指的感觉迟钝或消失,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外展和对掌,形成典型的“猿手”畸形。尺神经损伤的主要表现为手部尺侧皮肤收缩,呈“爪状手”畸形。动脉受压可出现患肢血液循环障碍,主要表现为患肢苍白、发冷、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等。
三、辅助检查
X线检查可明确脱位的类型、移位情况及有无合并骨折。对于陈旧性关节脱位,能明确有无骨化性肌炎或缺血性骨坏死。
四、处理原则
(1)复位。
(2)固定。
(3)进行伸掌、握拳、手指屈伸等活动,同时在外固定的保护下做肩、腕关节,手指活动。去除固定后,练习肘关节的屈伸、前臂旋转活动及锻炼肘关节周围肌力。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4考研外科护理学知识点:肘关节脱位”,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护理学专业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