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习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出现始于( )
A.原始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初期
C.文艺复兴时期 D.资本主义社会时期
2.“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指的是教师应具备的( )
A.教育理论知识素养 B.学科专业知识素养
C.广博科学文化知识素养 D.马列主义理论素养
3.在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的是教师的哪一种素养( )
A.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丰富的文化学科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4.师生关系表现在教育内容上是( )
A.平等关系 B.相互促进关系
C.授受关系 D.思想交流关系
5.就其身份特征看,我国教师是( )
A.专业人员 B.国家干部 C.公务人员 D.技术人员
6.教育过程中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关键是( )
A.学生 B.环境 C.社会 D.教师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于( )
A.1985 B.1986 C.1993 D.1995
8.教师聘任制依据聘任主体实施行为的不同可分为( )
A.招聘与解聘 B.招聘续聘与解聘
C.招聘、续聘与辞聘 D.招聘、续聘、辞聘与解聘
二、解析题
1.教师的素质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
2.不能把学生主体性等同于儿童中心论。
三、简答题
简述教师劳动的-般特点。
四、分析论述题
结合实际,论述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指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B 4.C 5.A 6.D 7.C 8.D
二、辨析题
1.答:正确。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有教师方面的、学生方面的和环境方面的。但教师的素质是影响師生关系的核心因素。教师的师德修养、知识能力、态度、个性品质无不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学生受教师评价的影响很大。教师必须平等对待学生、热爱学生。教师偏爱优生、忽视中间生、厌恶“差生”,会使学生与教师产生,不同的距离。
(2)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领导方式有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种。只有在民主型领导方式下,师生关系才能民主、平等、融洽。
(3)教师的智慧。教师的智慧不仅表现在学识上,而且表现在教师的创造性上。学识渊博是学生亲近教师的重要原因之一。
(4)教师的人格因素。老师的性格、气质、兴趣等是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原因。性格开朗、气质优雅、兴趣广泛的教师最受学生的欢迎。
2.答:正确。(1)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就是强调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学会自主选择目标、自我调控、自我发展。
(2)儿童中心论认为,儿童生来便具有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冲动和倾向,这为教育提供了素材和基础,教育必须考虑儿童的本能要求。儿童经验的形成、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儿童的活动,由于儿童的活动才有可能使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该理论强调发挥儿童主动作用是正确的,但把儿童的主动性建立在本能论的基础上则是错误的。而且它过分夸大了儿童的主体地位,在管理上出现了一种放任主义的倾向。
因此,不能把学生主体性等同于儿童中心论。
三、简答题
答:(1)劳动对象的能动性
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学生,是发展变化的,具有主观能动性。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具有能动性,教育的效果不仅取决F教师的劳动,也取决f学生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学生不仅具有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而且他们对教育者的教育总是具有极大的选择性和调节性,因此教师的劳动总是作用于具有独立的能动的学生个体身上,它比生产劳动中劳动者对劳动对象的加工要复杂得多。这就要求教师在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的时,必须懂得、掌握学生的认识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学生发展的源泉、动力来自他们的内部矛盾性,所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进取心,使学生不断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2)劳动手段的创造性
教育的对象具有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经历,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气质、性格,不同的意志、情感与思想行为。他们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育,而是能动地参与教育过程,制约着教师的劳动。内此,在教育工作中没有一套可供教师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教育对象都有效的现有模式。教有既要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统一要求培养学生,又必须注意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及其个性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创造性地完成教育任务。
(3)劳动整体的示范性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主要指教师通过示范的方式,用自己的学识,思想和盲行等去直接影响学生。教师劳动的示范性,不仅体现在知识的传投过程中,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塑造中,还体现在教师的人格和个性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教师的劳动之所以具有示范性,是由于青年学生在知识、智力、心理品质和思想品德等方面都还处F不成熟时期,独立性不强,具有依赖性和模仿性。
(4)劳动过程的长期性
教师劳动的长期性是由人才成长周明长的规律决定的。人才的教育培养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期才能发挥作用,得到社会的检验和评价。
四、分析论述题
答:(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教师按照教学任务和教学过程规律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讲解、训练和指点,使学生积极而高效地掌握知识,提高身的能力与修养。
(2)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是有效教学的另-个主要因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越火,求知欲、探索性.刻苦性和创造性越强,学习效果就越好。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得怎样,直接影响并决定着其个人的学习效果和身心发展水平。
(3)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性是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的。学生的主体性以教师的指导为前提,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在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条件下才能达到最大。因此,既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又不能忽规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应该让二者相互协调,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