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特点与类型★★★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教学过程的师生关系概括起来包括师生的角色关系和人际关系。角色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所处的地位、履行的职责各不相同,社会或他人对教师和学生的期望和要求也各不相自,在这种角色认同条件下所形成的师生关系,就是师生的角色关系。而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是指师生在一定的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心理关系,是师生思想和感情上的一种沟通。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善教、学生乐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一)师生关系的特点
1.教育性。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直接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而建立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
2.多样性。师生关系可以分为社会关系、教育关系和心理关系等多种关系。
3.多层次性。社会关系、教育关系和心理关系等的内部又可以细分为多个层次,使师生关系构成一个多层次的关系体。
4.稳定性。师生关系一经建立,就会维持一段时间,甚至终身。
5.弥散性。以教育关系为基础的师生关系,可以影响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师生关系的类型
1.学生中心论
学生中心论的代表入物:卢梭和杜威。
学生中心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是一种自然的过程,教师不能主宰这一过程,而只能作为“自然的仆人“去引导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要,为学生服务,而不能过多干涉学生的成长。他们反对教师中心,主张发展学生的个性,要求把一切措施围绕儿童转动,力图削弱传统教育中教师所具有的那种专断性的主导作用,主张把师生关系的中心由教师转到儿童。由于它片面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过分注重学生的经验而忽视了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因而,学生不能够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
2.教师中心论
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教师中心论认为教师掌握了人类积累的文化知识,是知识和智慧的代表,社会价值观念的传播要靠教师的施教来完成,所以,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应处于中心地位,教师不但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标准、内容、方法,而且也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方向具有绝对的权威。教师中心论重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主张教师的绝对权威和决定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教师用自己的经验可以帮助儿童及早走上生活的轨道。但是,教师中心论过于重视书本知识,忽视社会生活,而且片面地强调教师的绝对支配权,把学生放在绝对客体的地位上,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一)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1.教师方面
(1)教育观念。从教师自身的认识看,有的认为教师在师生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是决定师生关系好坏的关键,但并不能无视学生的自由选择和支配自己的权利。有的认为,教师的观点是绝对正确的,教师应该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在对教育工作的认识上,有的教师持“为教而教”,有的持“为学而教”。
(2)领导方式和智慧。教师的领导方式有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大戳事实证明,民主型下的学生发展最健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和谐、关系融治。而教师的智慧主要表现在他的学识和创造性上。教师表现出的创造性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新鲜感、好奇感和乐趣。
(3)教师的人格因素。那种性格开朗、气质优雅、兴趣广泛的教师更受学生欢迎。
2.学生方面
在学校,学生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就是学生对教师的认识和看法。
3.环境方面
影响师生关系的环境主要是学校的人际坏境和课堂的组织环境。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都必然影响师生关系。课堂的组织环境主要包括:教室的布置、座位的排列、学生的人数等,主要探讨的是师生交往的空间和交往频率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二)良好师生关系的标准
1.教育关系:教学相长
教师不仅位该是学生的良师,而且应该成为学生的益友。双方要真情互动、教学相长。在交流过程中,学生能消除对教师的顾虑和疏远而产生亲切感,同时学生也会因向教师提供知识而产生自豪感和成就感,师生交往中的期待效应会成为教师积极向上和学生能动学习的主要动因,双方获得共同发展,可以说,教学相长会是未来师生关系的标志。
2.人际关系:尊师爱生
学生对教师尊敬、依赖,教师对学生关心、爱护,这是建立良好师少关系的感情基础。教师热爱学生不仅可以促进教师调节自身行为,更加投身于教育来业,而且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情感,必将唤起学生更大的主动精神,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人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学生尊敬教师,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得到学生的醇敬和信赖也是其忘我工作的激励:
3.社会关系:民主平等
教育中民主平等的根本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作为个体的人,都有权利得到人格的尊重,体现自身的价值与尊严,师生都不例外。传统的不平等的师生观对今天依然产生着影响,教育活动中教师权威主义的存在使学生的人格、尊严被忽视,并因此产生师生心理上的距离。认识到师生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是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4.心理关系:宽容理解
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心理状态,不同的性格和气质等,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能够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有充分的认识,能够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宽容学生的不是和错误。
(三)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与方法
1.转变传统的角色心理
长期以来,社会对“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角色要求,已经形成了特定的角色心理和行为定势。但是在当今的时代,教师已经不再是真理的唯一拥有者和说教者,而是学生的向导和生活的朋友。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角色心理,树立正确的学少观,既做学生的良师,更做学生的益友。
2.变革陈旧的教育方式
传统的“授受”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特征是交流与合作,这就要求教有方式由单向的训导,垂直传递转变为双向的对话、相互沟通。
3.热爱、荐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教师要热爱所有学生,对学生充满爱心,经常走到学生中间,切忌挖苦、讽刺学生和祖暴对待学生。特别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避免师生对立,处理问题必须公正无私,让学生心悦诚服。
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师生关系一般要经历生疏、接触、亲近、依赖、协调、默契阶段。在师生交往的初期,往往出现不和谐因素,这就要求教师掌握沟通与交往的主动性:同时,教师还要掌握与学生交往的策略和技巧。
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教师的素质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教师的师德修养、知识能力、教育态度、个性心理品质无不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和研究,使自已更具智慧;经常进行自我反思,正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