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4考研外科护理学知识点:外科感染患者的护理概述 ”相关内容,为报考护理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护理学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外科感染患者的护理概述
一、特点
(1)多为数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
(2)大部分感染有明显的局部症状和体征。
(3)感染常集中于局部,发展后可导致化脓、坏死等,使局部组织遭到破坏,愈合后形成瘢痕组织而影响局部功能。
二、分类
外科感染分类见表4-7-1-l。
表4-7-1-1外科感染分类
分类方法 | 分类 |
按致病菌种类和病变性质 | 非特异性感染 特异性感染 |
按感染病程 | 急性感染 慢性感染 亚急性感染 |
按病原体入侵时间 | 由伤口直接污染引起的感染为原发性感染 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发生的感染为继发性感染 |
按病原体来源 | 病原体由体表或外环境侵入人体造成的感染为外源性感染由原存体内的病原体引起的感染为内源性感染 |
按发生感染的条件 | 通常条件下为非致病菌或致病力低的病菌,由于数量多和毒力增大或机体免疫力下降而引起的感染为条件性感染,又称机会性感染 在医院内因致病菌侵入人体引起的感染为院内感染 |
三、临床表现
(1)急性炎症有红、肿、热、痛和局部功能障碍的典型表现。体表或较表浅化脓性感染均有局部疼痛和触痛,皮肤出现肿胀、发红、温度升高,还可出现肿块或硬结。体表脓肿形成后,触之有波动感。深部组织感染者局部症状不明显;某些器官感染时,可出现该器官受损的相应症状。
(2)轻者可无全身症状;较重者常有发热,呼吸、心跳加快,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一系列全身不适的症状;严重感染导致脓毒症时,可并发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
(3)特异性感染的患者可出现特殊的临床表现,如破伤风患者表现为强直性肌痉挛,气性坏疽和其他产气菌感染时,局部可出现皮下捻发音等。
四、处理原则
1.非手术治疗法
(1)局部处理:患肢制动;肢体发生感染时,适当抬高患肢;局部用药;炎症早期,可予以局部热敷、超短波或红外线辐射等物理治疗。
(2)全身处理:应用抗菌药;进行支持治疗。
(3)休温过高时,予以物理降温或镇静退热药;体温过低时则需保暖。
(4)疼痛剧烈者,予以镇痛剂。
2.手术治疗
脓肿引流,处理严重感染的病灶。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4考研外科护理学知识点:外科感染患者的护理概述”,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护理学专业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