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4考研外科护理学知识点:肠外营养”相关内容,为报考护理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护理学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肠外营养
肠外营养指通过静脉途径提供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素。当患者被禁食,所需营养素均经静脉途径提供时,称为全胃肠外营养。
一、配制
肠外营养液主要包括能量物质(糖类和脂类)、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等,其中,葡萄糖是肠外营养时主要的非蛋白质能源之一。
二、肠外营养液的输注途径
1.输注途径
周围静脉和中心静脉。
2.输注方式
(1)全营养混合液:将每天所需的营养物质,在无菌环境中按次序混合入由聚合材料制成的输液袋或玻璃容器后再输注。
(2)单瓶:在不具备以全营养混合液(TNA)方式输注条件时,采用单瓶输注方式。
三、护理
1.护理评估
(1)患者的年龄、饮食,有无手术创伤、严重感染和消耗性疾病等既往病史。
(2)患者周围静脉显露是否良好,颈部和锁骨上区皮肤有无破损,有无气管切开或其他影响静脉穿刺(置管)的因素。
(3)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平稳,有无脱水或休克等征象。
(4)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其对肠外营养支持的耐受程度。
(5)患者及家属对肠外营养支持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知程度及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对肠外营养支持费用的承受能力。
2.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潜在并发症:气胸、血管或胸导管损伤、空气栓塞、导管移位、感染、糖或脂肪代谢紊乱、血栓性浅静脉炎。
(2)不舒适 与长时间输注肠外营养液有关。
(3)有体液失衡的危险。
3.护理措施
(1)观察和预防气胸、血管损伤、胸导管损伤、空气栓塞、导管移位、感染、代谢紊乱、血栓性浅静脉炎等并发症。
(2)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患者舒适感,如保持合适体位,输液速度等。
(3)对部分高热患者可根据医嘱予以物理降温或服用退热药。
(4)注意TNA的输注温度和保存时间
(5)合理安排输液种类和顺序,加强观察和记录,根据患者的出入水量合理补液,控制输液速度。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4考研外科护理学知识点:肠外营养”,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护理学专业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