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
一般认为,学习动机的培养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1.将学习动机的培养作为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为学生设置具体的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方法;
3.设置榜样,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4.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5.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6.关注学生的归因倾向,引导学生正确积极归因。
二、学习动机的激发★★★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转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以下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求知兴趣;
2.坚持以内部动机作用为主,外部动机作用为辅;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给予恰当的评定;
4.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5.合理设置课堂环境,妥善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6.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7.适当进行归因训练,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8.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9.注意内外动机的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易出题型: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
Ø 推荐用书
[1]冯忠良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第十一章 学习动机
[2]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第八章 学习动机
Ø 本章重点梳理
l.简述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
2.简述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需要层次理论、自由学习理论)
3.简述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
(期望——价值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价值理论)
4.简述学习动机的培养途径与激发策略。
Ø 本章历年真题回顾
1.(2017年统考简答题)下图是根据耶克斯一多得森定律绘制的,在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情况下学习动机水平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图,请简述三条曲线所表达的内容。
【解析】著名的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得森认为,任何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过强或过低都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研究还表明,动机的最佳水平随着任务的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着动机水平的提高而提升;在较难的任务中,动机的最佳水平有下降的趋势。这就是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因此,通过动机的作用就是在总结适当的学习动机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可以简要增加对图示的描述。)
2.(2017年北师大名词解释)自我提高内驱力。
【解析】根据学习动机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不同,奥苏伯尔将其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与附属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是在通过胜任某些活动而获得尊敬的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其目标是获得某种地位。
3.(2017年厦大名词解释)学习动机。
【解析】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待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加强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它与学习活动可以互相激发、互相加强。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就会自始至终,贯穿于某一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4.(2013年统考选择题第34题)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选项属于缺失性需要的是( )。
A.自我实现的需要 B.自尊的需要 C.认知的需要 D.审美的需要
【解析】选B。认知需要、审美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均属于成长性需要。
5.(2013年统考辨析题第48题)当学生学业失败时,教师只要引导他作努力归因就能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解析】(1)错误。
(2)根据维纳提出的成败归因理论,主要有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学生最终将自己的成败归因为什么因素是受到多种变量影响的激发学生动机需要正确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消极归因,教师应引导学生作努力归因,因为努力因素不但可以变化,而且受人的主观意志控制。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业的成败与他们的努力程度密切联系,并引导学生对学业的失败多作努力不够的归因,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但是只作努力归因是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分析还有哪些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学业成就,并尽量指出解决方法,(3)所以,教师只要引导他作努力归因就能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这是不对的。
6.(2014年统考单选题第35题)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附属内驱力在学校表现最突出,易见的时期是( )。
1.小学低年级 B.小学中年级 C.小学高年级 D.初中
【解析】选A。
7.(2014年统考单选题第38题)某学生将自己某学科的失败归结为“自己不是学这科的料”。他的这种归因属于( )
A.内部、稳定的归因 B.外部、不稳定的归因
C.内部、不稳定的归因 D.外部、稳定的归因
【解析】选A。
8.(2014年北师大分析论述题第3题)材料:
小冉是一个酷爱流行音乐的高中生,期中考试的前两个星期才开始学习,一边学习一边听MP3,美其名曰“自我放松"。她暗自发誓要考出好成绩,至于好到什么程度就没太多想了。复习文科科目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了,数学、物理就很麻烦了。她觉得自己缺乏学习数学的能力,不愿意在上面花费太多的时间。遇到自己不会解的题目,也不好意思去问老师和同学,怕被人笑话。最后,她成绩非常糟糕,尤其是数学,她很失望,一说起学习就头疼,觉得自己再也不可能学好数学了。
(1)分析该学生的反应,并反映了哪个动机理论。
(2)怎么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动机。
【解析】(1)小冉认为文科科目只需死记硬背,数学物理很麻烦,这样的想法属于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韦纳认为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能力高低、任务难易、努力程度、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小冉把文科和理科的任务难度不同作为自己活动的主要归因,这是稳定的不可控的外部归因,于是只能放弃个人努力。至于小冉觉得自己缺乏学习数学的能力,所以不愿在数学上花费太多时间,遇到难题也不好意思询问怕被人笑话反映了美国心理学家卡文顿提出的自我价值理论,卡文顿认为人天生具有一种维护自尊和自我价值感的需要,当一个人的个人自尊和自我价值感受到威胁时,就需要运用各种措施来维持自我价值感。最后,她成绩非常糟糕,尤其是数学,她很失望,一说起学习就头疼,觉得自己再也不可能学好数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