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内科护理学第六章4 出血性疾病(1)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2-11-29 11:51:11  |  关键词: 内科护理学第六章 出血性疾病(1)

  •  
  •  
  •  

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内科护理学第六章4  血性疾病(1)相关内容,为报考护理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护理学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第四节  出血性疾病(1)

概述

一、正常止血、凝血、抗凝与纤维蛋白溶解机制

1.止血机制

生理性止血过程可分为血管收缩、血小板黏附及血栓形成、血液凝固三个环,其中以血小板的作用最为重要。当血小板的质与量发生异常时,可导致岀血性疾病的发生。

2.凝血机制

凝血机制分为凝血活酶(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凝血酶原的激活和纤维蛋白的生成三个阶段。

3.抗凝与纤维蛋白溶解机制

正常情况下,循环血液内凝血系统和抗凝血系统维持动态平衡,以保持血液在血管内呈流动状态。

(1)抗凝系统:血管内皮的抗凝作用、纤维蛋白吸附、血液稀释以及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吞噬作用,可减少或清除激活的凝血因子和生理性抗凝物质,其均为机体抗凝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纤溶系统主要由纤溶酶原、Rt-P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纤溶酶相关抑制物组成。血块形成后,纤溶酶原在活化素的作用下转化为纤溶酶,纤溶酶将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分解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并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清除,即血块溶解。

二、分类

1.血管壁异常

(1)遗传性: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家族性单纯性紫癜、先夭性结缔组织病等。

(2)获得性:重症感染(如败血症)、化学物质与药物作用、营养缺乏与内分泌代谢障碍。

2.血小板异常

(1)血小板数量减少:

①血小板生成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

②血小板破坏过多,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③血小板消耗过多,如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2)血小板增多:

①原发性,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②继发性,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感染、创伤及脾切除术后等。

(3)血小板功能异常:

①遗传性,如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小板病;

②继发性,如抗血小板药物、重症感染、尿毒症、严重肝病、异常球蛋白血症等引起。

3.凝血异常

(1)遗传性:各型血友病、遗传性凝血酶原缺乏症、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等。

(2)获得性:严重肝病、尿毒症及维生素K缺乏症等。

4.抗凝及纤维蛋白溶解异常

5.复合性止血机制异常

(1)遗传性:血管性血友病。

(2)获得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筛选试验

(1)血管异常:束臂试验、出血时间。

(2)血小板异常:血小板计数、血块回缩试验、束臂试验、BT。

(3)凝血异常:凝血时间(C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等。

2.特殊检查

(1)血小板及血管异常:血小板形态、血小板黏附试验、血小板聚集试验、血小板第3因子(PF3)有效性测定、血小板相关抗体测定、毛细血管镜、凝血酶调蛋白测定等。

(2)凝血功能障碍:凝血活酶时间纠正试验及凝血酶原时间纠正试验。

(3)抗凝异常:AT-E抗原及活性或凝血酶一抗凝血酶复合物测定和蛋白C测定等。

(4)纤溶异常:鱼精蛋白副凝试验,血、尿FDP测定,纤溶酶原测定等。

四、诊断要点

根据患者出血的临床表现、既往病史、家族史,某些药物、化学品长期接触史或过敏史,以及筛选试验检查可初步诊断出血性疾病,根据归类诊断的特殊检查,可进一步诊断具体的疾病以及疾病的类型。

五、治疗要点

1.防治病因

(1)有效预防与治疗原发病,如各种严重肝病、慢性肾病和尿毒症、结缔组织疾病和重症感染等。

(2)避免使用和接触可加重出血的物质及药物。

2.止血治疗

(1)补充凝血因子或血小板。

(2)应用促进血管收缩、增加毛细血管致密度或改善血管通透性的药物。

(3)使用维生素K、抑制纤溶亢进的药物。

(4)使用弹性绷带压迫止血,必要时行关固定术。

3.其他

血浆置换、脾切除、关成形与置换术、基因治疗和中医中药等。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一、临床表现

1.急性型

多见于儿童,起病前1〜2周有呼吸道感染史,特别是病毒感染史。起病急骤,常有畏寒、发热,皮肤、膜出血,四肢皮肤可有大片瘀斑、血肿,尤以下肢为多。鼻、齿龈、口腔黏膜及眼结膜出血较为常见。当血小板低于20x109/L时可发生内脏出血,如呕血、便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等。

2.慢性型

常见于40岁以下的成年女性。起病缓慢,出血症状相对较轻,常反复出现四肢皮肤散在的瘀点、瘀斑,牙龈出血或鼻出血,女性患者月经过多时也较为常见。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周、数月或数年不等,反复发作者常有轻度脾大。

二、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外周血常规

急性型发作期血小板常<20×109/L,慢性型多为(30〜80)×109/L。反复出血或短期内失血过多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白细胞多正常。

2.骨髓象

(1)巨核细胞增加或正常,有血小板形成的巨核细胞显著减少(<30%),巨核细胞呈现成熟障碍。

(2)急性型幼稚巨核细胞比例增多,胞体大小不一,以小型多见;慢性型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多,胞体大小基本正常。

3.其他

束臂试验阳性、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等。

三、诊断要点

根据反复出现或首次出现程度不同的出血症状,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或多次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脾无肿大或轻度增大;骨髓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等可做出诊断。

急性型需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慢性型则需具备下列5项中任何1项:

①泼尼松治疗有效;

②脾切除治疗有效;

③PAIgG阳性;

④PAC3阳性;

⑤血小板生成时间缩短。

即可做出诊断。

四、治疗要点

(1)血小板明显减少、出血严重者应卧床休息,防止创伤。

(2)避免应用降低血小板数量及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物,首选糖皮质激素。

(3)应用免疫抑制剂、达那唑、血管性止血药物或中药。

(4)脾切除。输血及血小板悬液仅用于危重出血或脾切除术。

(5)处理急重症:输注血小板;静注大剂量泼尼松、丙种球蛋白;血浆置换。

五、护理、健康指导及预后

1.常用护理诊断/问题及措施

有损伤的危险:出血与血小板减少有关。

(1)观察患者岀血的发生、发展或消退情况;特别是出血部位、范围和出血量。观察患者的自觉症状、情绪反应、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血小板计数等,及时发现新发出血或内脏出血,如有危险,及时通知医生,配合救治。

(2)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或抑制其功能的药物,并对使用药物的患者积极进行观察和护理。

(3)正确执行医嘱,注意观察和预防药物不良反应。

(4)对进行成分输血的患者进行护理。

2.其他护理诊断/问题

(1)有感染的危险与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关。

(2)恐惧与血小板过低、随时有出血的危险有关。

(3)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

3.健康指导

(1)帮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疾病的成因、主要表现及治疗方法,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与护理,指导患者避免人为损伤而诱发或加重出血。

(2)嘱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情绪稳定和大小便通畅,必要时可予以辅助性药物治疗。

(3)服用糖皮质激素者,告知其必须按医嘱、按时、按剂量、按疗程用药,不可自行减量或停药,以免加重病情。嘱患者定期复查外周血常规,了解血小板数目的变化,以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指导疗效的判断和并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4)嘱患者注意监测病情皮肤黏膜出血的情况,有无内脏出血的表现,如果出现皮肤黏膜出血或内脏出血,应及时就医。


专业课.jpg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科护理学第六章4 血性疾病(1)”,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护理学专业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