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的差异与教育
一、智能差异与教育★★★
智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的综合,其核心成分是抽象思维能力。
智力由不同的成分构成,关于智力的构成问题,很多心理学家都有自己的观点。例如,斯皮尔曼把智力区分为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吉尔福特从操作,内容和产品三个维度分析智力的结构。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是两个对教育实践有着重要指导意义的智力理论。
智力存在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智力的个体差异在量的方面表现为智商的不同,质的差异主要指个体智力的构成成分的差异:智力的群体差异指不同群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包括智力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等。
为了顺应智力差异的事实,应该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做到因材施教。
二、人格差异与教育★★★
(一)人格差异
人格差异是指个人在稳定的心理特征方面的差异。具体表现在:
1.人格类型差异。在现实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人格类型。如荣格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和内倾两种类型。德国心理学家斯普兰格从文化学的观点出发,将人格类型划分为六种:理论型、经济型、艺术型、社会型、权力型和宗教型。
2.人格特质差异。人格特质是所有人共有的,但是每种特质在量上因人而异,这就构成了人与人在大格上的差异。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多,如:奥尔波特、卡特尔、埃森克都对人格特质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类。
(二)人格差异的教育意义
心理学研究人格差异,就是为了在教育和心理治疗方面为教师提供心理依据。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人格,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人格差异研究对教育的借鉴意义主要表现在:
1.教师应具有学校心理学的知识。一个好的教师必须具有深入了解学生个人问题的洞察力,熟知学生各种行为的不适应,并能觉察和检测到不适应行为的征兆,从而采取措施,帮助学生形成人格适应的习惯,以培养学生具有完整健康的人格。
2.在活动中培养良好的人格。个体的人格是在多种教育活动、教学活动、课外和校外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于此,设计合理的活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也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人格的有效方法。
3.在集体中形成良好的人格。集体是学生人格形成的基础环境,也是教师进修教育的主要途径。培养优秀集体,形成集体的正确舆论和价值观念,树立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是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教师要实行严格的常规管理,树立优良的学风和班风,确保学生成长在一个健康向上的集体环境中。
4.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学生自身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及道德判断推理能力;(2)自我体验的深化;(3)自我控制的监督;(4)进行主体内省。
三、认知方式差异与教育★★★(2015年统考已考辨析题、2016年统考己考选择题)
认知方式是心理层面上的学习风格成分,指学生在加工信息时所习惯采用的不同方式目前研究比较多的有:
(一)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2012年、2013年统考已考选择题、2014年统考己考辨析题)
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威特金根据个体在认知加工中对环境提供线索的依赖程度,把个体的认知方式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两种。场依存型的人对事物的认知加工倾向于以外部信息为参照依据,容易受到周围人们的影响与干扰;容易接收与人有关的社会信息,对社会科学比较有兴趣,在职业选择上比较喜欢从事与人的而获得有关的各种;在心理需要上,在同学接纳与教师管理方面,有较强的需求。而场独立型的人则恰恰相反。他们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利用自己的内部参照,不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倾向于自己对事物做出判断;喜欢独立思考,适合学习自然科学,在职业选择上倾向于人际关系简单而可独自作业的工作,如机械、实验等;在内在动机作用下学习会产生较好的效果。针对这良好总不同的认知风格的特点,在教育过程中要因材施教、扬长避短。
【案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威特金为了研究飞行员怎样利用来自身体内部的线索和视觉见到外部仪表的线索,来调整身体的位置,专门设计了一种可以摆动的座舱。舱内置一座椅,当座椅倾斜时,被试可以调整座椅使身体保持与水平垂直。研究发现,有些被试主要利用来自仪表的线索,他们不能使自己的身体恢复垂直;另一些人则主要利用来自身体内部的线索,尽管座舱倾斜,但他们能使自己身体保持与水平垂直。威特金称前一种人的知觉方式为场依存性,后一种人的知觉方式为场独立性。
(二)冲动型与慎思型(2011年统考已考选择题、2018年统考已考单选题)
杰罗姆·卡根发现,有些学生知觉与思维方式以冲动为特征,有些则以反思为特征。冲动型的学生往往会快速形成自己的看法,回答问题时很快做出反应,但是错误也可能较多:反思型的学生往往倾向于先评估各种可替代的答案,然后做出比较有把握的回答,因此错误比较少,但是反应速度比较慢。在学校教学中,教师应该了解这两种学生的特点,提醒他们一方面了解自己的习惯,另一方面认清工作的轻重缓急。
(三)抽象型与具体型
根据给他在加工信息时所采用概念水平的高低,可以把认知方式区分为具体型与抽象型。抽象型的人,能看到某个问题或论点的众多方面,因此,可以避免刻板印象,能够进行抽象程度较高的思考。而具体型的人则擅长于比较深入地分析某一具体观点或情境,但是要向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有关信息,否则很容易造成偏见。
相关研究表明,抽象型的学生在非结构化进行(如归纳法、发现法)下回表现得更好,而具体型的学生在结构化进行方法(如演绎法、讲解费)下成绩比较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考虑不同学生认知方式的特点。
此外,还有整体型与系列型、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内倾与外倾等不同的认知加工方式。
◆易出题型:选择题、辨析题、名词解释
四、性别差异与教育★★★
(一)性别差异
1.智力的性别差异
(1)男女两性智力发展的年龄倾向性。男女两性智力方面的差异受到年龄阶段的影响,男女两性智力差异的年龄倾向反映了男女两性在智力总体上的平衡性,这种平衡性还反映在另一方面,即男性在智力发展分布上智慧两端的都比女性多,而女性的智力发展较为均匀。
(2)男女两性智力发展上的不同优势。在感知能力方面,男性的视觉能力特别是视觉的空间能力明显优于女性。在记忆能力方面,男性理解记忆和抽象记忆较强,女性的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较强。
2.兴趣的性别差异
男性多指向于物,即所谓“物体定向”。女性注意多指向人,一般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注意、很敏感。
3.行为的性别差异
男女两性行为上的差异表现在侵犯性、支配性、合作性上。侵犯性的强弱是男女两性在行为方面最为显著的差异之一。男性的侵犯性强于女性。支配性上,女性更易受他人影响,容易被说服。合作性上,女孩在一起从事合作性的活动多于男孩。
4.自信心的性别差异
一般认为,女性的自信心低于男性。在成败归因上,女生更多地把自已成功归因于运气,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男性更多地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把失败归因于任务难。
(二)性别差异的教育意义
正是由于对男女学生性别差异的不同认识,才产生教师对男女学生的不同处理方式。教师只有充分考虑到这种性别差异,才能适当地选择教育教学方式。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扬长避短”,使学生得到最优发展。
注意:这个部分比较重要且很容易出题的就是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可以通过分析自身实际情况来深入了解和掌握。
◆易出题型:选择题、简答题
Ø 推荐用书
[1]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第九章 认知结构与个别差异
Ø 本章重点梳理
1.简述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
2.简述人格发展的基本特征。
3.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4.简述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5.简述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6.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7.简述心理发展差异及其教育意义。
Ø 本章历年真题回顾
1.(2017年统考单选题)学生根据已知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 )。
A.直觉思维 B.聚合思维 C.抽象思维 D.发散思维
【解析】B。
2.(2013年统考选择题第37题)某学生做作业时,常常依据身边老师的面部表情来判断自己做题的对错并迅速更改答案。这位学生的认知风格很可能属于( )。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解析】选A。“依据面部表情”由此即可判断答案为场依存型。
3.(2013年厦门大学名词解释第2题)客体永久性。
【解析】客体永久性亦称“客体永恒性”,系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研究儿童心理发展时使用的一个概念。客体永久性是指儿童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如和幼儿做“藏猫儿“游戏时,你藏起来,不见了,他还用眼睛到处寻找。儿童大约在9-12个月获得客体永久性。
4.(2013年厦门大学名词解释第2题)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解析】美国的科尔伯格从1958年起,运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他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一)前习俗水平(9岁以前)
这个水平的特征是儿童的道德观念是纯外在的,儿童是为了避免受处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这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即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即以惩罚与服从为准则;第二阶段: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即以行为的功用和相互满足需要为准则。
(二)习俗水平(9岁-15岁)
这一水平的主要特点是儿童为了得到赞赏、表扬或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各种准则,也可以说是为了力图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希望。它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第三阶段:以人际和谐为准则,又称为“好孩子”取向;第四阶段:以权威和维持社会现有秩序为准则。
(三)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
又被称为原则水平。达到这一水平的人,其行为原则以及超出了某个权威人物的规定,而有了更普遍的认识。它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第五阶段:以社会契约和法律为准则;第六阶段:以普遍的道德额原则和良心为准则。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对道德教育有如下启示:
1.应该首先了解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只有这样,道德教育才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儿童道德发展的顺序是一定的,不可颠倒的,这与儿童的思维发展有关。但具体到每个人,时间有早有迟,这与文化背景、交往等有关。
3.要促进儿童道德发展,必须让他不断接触道德环境和道德两难问题,以便于讨论和展开道德推理联系,进而提高儿童的道德敏感性和道德推理能力。
4.(2014年统考单选题第37题)艾里克森认为,5-12岁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勤奋与自卑”的矛盾,这种对矛盾的积极解决有助于展出的优秀品质是( )。
A.“胜任力” B.“忠诚” C. “希望” D. “意志”
【解析】选A。
5.(2014年统考辨析题第48题)场独立型学习风格优于场依存型学习风格。
【解析】(1)此观点错误。
(2)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威特根据人在认知时是否受环境信息的影响,将认知方式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场依存型学习风格较多地受其所看到的环境信息的影响,而场独立型学习风格则较多地受来自身体内部线索的影响,不受或很少受环境因素影响。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这两种学习风格与学习有着密切关系。一般说来,场依存型者对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更感兴趣,偏好合作学习,而场独立型者在数学自然科学方面更擅长,偏向于自主学习。可见,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认知风格各有优势,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
6.(2015年统考单选题第36题)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儿童能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而与物体的质地五个。这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已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