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内科护理学第三章(十一)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断及治疗”相关内容,为报考护理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护理学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断及治疗
一、冠状动脉造影术
评定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一般用TIMI试验所提出的分级标准:
①0级:无血流灌注,闭塞血管远端无血流;
②I级:造影剂部分通过,冠状动脉狭窄远端不能完全充盈;
③II级:冠状动脉狭窄远端可完全充盈,但显影慢,造影剂消除也慢;
④DI级:冠状动脉远端造影剂完全且迅速充盈和消除,同正常冠状动脉血流。
1.方法
用特形的心导管经橈动脉、股动脉或肱动脉送到主动脉根部,分别插入左、右冠状动脉口,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显影。
2,适应证
(1)对药物治疗中心绞痛仍较重者,明确动脉病变情况以及考虑介入性治疗或旁路移植手术。
(2)胸痛似心绞痛而不能确诊者。
(3)中老年患者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疑有冠心病而无创性检查未能确诊者。
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1.方法
(1)PTCA是用以扩张冠状动脉内径,解除其狭窄,使相应心肌供血增加,缓解症状,改善心功能的一种非外科手术方法,是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最基本手段。
(2)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是将不锈钢或合金材料制成的支架置入病变的冠状动脉内,支撑其管壁,以保持管腔内血流畅通。
2.适应证
(1)稳定型心绞痛经药物治疗后仍有症状,狭窄的血管供应中到大面积处于危险中的存活心肌的患者。
(2)有轻度心绞痛症状或无症状但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明确,狭窄病变显著,病变血管供应中到大面积存活心肌的患者。
(3)介入治疗后心绞痛复发,管腔再狭窄的患者。
(4)急性心肌梗死。
三、护理
1.术前护理
(1)同心导管检查术。
(2)向患者说明介入治疗的必要性、简单过程及手术成功后的获益等,帮助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增强信心。
(3)进行呼吸、闭气、咳嗽训练以便于术中顺利配合手术。
(4)进行床上排尿、排便训练,避免术后因卧位不习惯而引起排便困难。
(5)术前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6)拟行桡动脉穿刺者,术前行Allen试验。
2.术中配合
(1)同心导管检查术。
(2)如术中有心悸、胸闷等不适,应立即通知医生。
(3)球囊扩张时,患者可有胸闷、心绞痛发作等症状,应做好安慰解释工作,并给予相应处置。
(4)重点监测导管定位时、造影时、球囊扩张时及有可能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时心电及血压的变化,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有效措施。
3.术后护理
(1)同心导管检查术。
(2)心电、血压监护24小时。
(3)即刻做12导联心电图,与术前对比,有症状时再复查。
(4)一般于术后停用肝素4〜6小时,测定ACT<150秒,即可拔除动脉鞘管。拔除动脉鞘管后,按压穿刺部位15〜20分钟以彻底止血,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沙袋压迫6〜8小时,术侧肢体制动24小时,防止出血。经桡动脉穿刺者术后立即拔除鞘管,局部按压彻底止血后加压包扎。
(5)术后24小时后,嘱患者逐渐增加活动量,起床、下蹲时动作应缓慢,不要突然用力。经桡动脉穿刺者除急诊外,如无特殊病情变化,不强调严格卧床时间,但仍需注意病情观察。
(6)术后鼓励患者多饮水,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少食多餐,避免过饱;保持大便通畅;卧床期间加强生活护理,满足患者生活需要。
(7)进行抗凝治疗的护理。
(8)常规使用抗生素3〜5天,预防感染。
(9)进行术后负性效应的观察与护理。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科护理学第三章(十一)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断及治疗”,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护理学专业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