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内科护理学第三章(十)心包凑病”相关内容,为报考护理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护理学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第十节 心包凑病
急性心包炎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病因
(1)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立克次体等感染。
(2)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自身免疫性、肿瘤性、代谢性疾病如尿毒症、痛风等,外伤或放射性等物理因素及心肌梗死等邻近器官疾病。
2.发病机制
急性炎症反应时,心包脏层和壁层出现由纤维蛋白、白细胞和少量内皮细胞组成的炎性渗出,此时尚无明显的液体积聚,为纤维蛋白性心包炎。随着病程发展,心包腔渗出液增多,则转变为渗出性心包炎,常为浆液纤维蛋白性,液体量由100ml至3000ml不等,可呈血性或脓性。当渗岀液短时间内大量增多时,心包腔内压力迅速上升,导致心室舒张期充盈受限,并使外周静脉压升高,最终导致心排血量降低,血压下降,出现急性心脏压塞的临床表现。
二、临床表现
1.纤维蛋白性心包炎
(1)症状:心前区疼痛,多见于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和感染性心包炎,疼痛可位于心前区,性质尖锐,与呼吸运动有关,常因咳嗽、变换体位或吞咽动作而加重。
(2)体征:心前区听到心包摩擦音。
2.渗出性心包炎
(1)症状:呼吸困难,严重时可有端坐呼吸,伴身体前倾、呼吸浅速、面色苍白、发紺等,干咳、声音嘶哑及吞咽困难;全身症状可表现为发冷、发热、乏力、烦躁、上腹胀痛等。
(2)体征:心包积液征,出现颈静脉怒张、肝大、水肿及腹水等。
3.心脏压塞
(1)急性心脏压塞表现为心动过速、血压下降、脉压变小和静脉压明显上升。
(2)亚急性或慢性心脏压塞表现为体循环静脉淤血、颈静脉怒张、静脉压升高、奇脉等。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实验室检查
感染性者常有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加、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等炎症反应。
2.X线检查
渗出性心包炎可见心影向两侧增大,而肺部无明显充血现象。
3.心电图
常规导联(除aVR外)普遍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下型,一至数天后ST段回到基线,出现T波低平及倒置,持续数周至数月后T波逐渐恢复正常。渗出性心包炎时可有QRS波群低电压及电交替,无病理性Q波。
4.超声心动图
M型或二维超声心动图中均可见液性暗区。
5.心包穿刺
抽取心包穿刺液进行常规涂片、细菌培养等。
6.心包镜及心包活检
有助于明确病因。
四、诊断要点
一般根据临床表现、X线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可做出心包炎的诊断,再结合心包穿刺、心包活检等做出病因诊断。
五、治疗要点
(1)针对病因,应用抗生素、抗结核药物、化疗药物等进行治疗。
(2)呼吸困难者给予半卧位、吸氧,疼痛者应用镇痛剂。
(3)进行心包穿刺。
(4)应用心包切开引流及心包切除术等。
缩窄性心包炎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病因
缩窄性心包炎继发于急性心包炎,在我国,以结核性心包炎最为常见,其次为化脓性或创伤性心包炎演变而来。
2.发病机制
急性心包炎后,随着渗出液逐渐吸收可有纤维组织增生,心包增厚粘连、钙化,最终形成坚厚的斑痕,使心包失去伸缩性,致使心室舒张期扩张受阻、充盈减少,心搏量下降而产生血液循环障碍。长期缩窄,心肌可萎缩。
二、临床表现
(1)劳力性呼吸困难,查体可见有颈静脉怒张、肝大、腹水、下肢水肿、心率加快等;可见Kussmaul征。
(2)心脏体检可见心浊音界正常或稍大,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心音减低,出现奇脉和心包叩击音。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X线检查
心影偏小、正常或轻度增大。
2.心电图
有QRS波群低电压、T波低平或倒置。
3.右心导管检查
血流动力学可有相应改变。
四、诊断要点
典型缩窄性心包炎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明确诊断。
五、治疗要点
通常在心包感染被控制、结核活动已静止即应手术,并在术后继续用药1年。
心包疾病患者的护理
一、常用护理诊断/问题及措施
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淤血、肺或支气管受压有关
(1)保持环境安静,限制探视,注意病室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患者受凉,以免发生呼吸道感染而加重呼吸困难。
(2)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满足患者生活需要。
(3)患者衣着应宽松,遵医嘱用药,控制输液速度,防止加重心脏负荷。
(4)观察患者呼吸困难的程度,有无呼吸浅快、发紺,血气分析结果如何。
(5)配合医生行心包穿刺或切开引流术。
2.疼痛:胸痛与心包炎症有关
(1)注意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及其变化情况,是否可闻及心包摩擦音。
(2)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勿用力咳嗽、深呼吸或突然改变体位,以免引起疼痛加重。
(3)给予解热镇痛剂,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胃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
(4)应用糖皮质激素、抗菌、抗结核、抗肿瘤等药物治疗时,做好相应观察与护理。
二、其他护理诊断/问题
(1)体液过多:与渗出性、缩窄性心包炎有关。
(2)体温过高:与心包炎症有关。
(3)活动无耐力:与心排血量减少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结核、肿瘤等病因有关。
(5)焦虑:与疾病诊断不明、病情重、疗效不佳有关。
三、健康指导
(1)嘱患者注意休息采取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饮食方式,限制钠盐摄入,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
(2)告诉患者坚持足够疗程药物治疗(如抗结核治疗)的重要性,不可擅自停药,防止复发;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定期随访检查肝肾功能。
(3)对缩窄性心包炎患者解释行心包切除术的重要性,使患者解除思想顾虑,尽早接受手术治疗。
(4)术后患者仍应坚持休息半年左右,加强营养,以利于心功能的恢复。
四、预后
急性心包炎的预后取决于病因,也与是否进行早期诊断及正确治疗有关。除肿瘤性心包炎外,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结核性心包炎如不积极治疗常可演变为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缩窄性心包炎如诊断明确,并及时行心包切除术,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但也有少数患者预后较差,病情逐渐恶化,最终因心力衰竭或并发感染而死亡。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科护理学第三章(十)心包凑病”,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护理学专业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