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内科护理学》第二章(七)肺结核”相关内容,为报考护理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护理学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第七节 肺结核
一、病因与病理
1.病因
(1)结核菌。
(2)结核菌通过呼吸道传播,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的痰。传染的次要途径是经消化道进入体内,此外还可经皮肤传播。
(3)入侵的结核菌被吞噬后,经处理加工,将抗原信息传递给T淋巴细胞,使之致敏,当致敏的T淋巴细胞再次遇到结核菌时,释放出一系列的淋巴因子使巨噬细胞聚集在细菌周围,吞噬杀死细菌,然后变为类上皮细胞和郎罕巨细胞,最后形成结核结节。
2.病理
结核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炎症反应,细菌与人体抵抗力之间的较量互有消长,基本病变主要有渗岀、增生、变质。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1)一般症状:长期午后低热,部分患者有乏力、食欲减退、盗汗和体重减轻等全身毒性症状;若肺部病灶进展播散时,可有不规则高热、畏寒等;育龄女性可有月经失调或闭经。
(2)呼吸系统症状:
①咳嗽、咳痰,多为干咳或有少量白色黏液痰;
②咯血且咯血量不等,多为小量咯血,少数严重者可大量咯血,甚至发生失血性休克;
③胸壁刺痛,并随呼吸和咳嗽而加重;
④呼吸困难。
2.体征
(1)渗出性病 变范围较大或干酪样坏死时可有肺实变体征。
(2)肺有广泛纤维化或胸膜粘连增厚者,对侧可有代偿性肺气肿体征。
(3)支气管结核可有局限性哮鸣音。
(4)结核性胸膜炎时有胸腔积液体征。
3.并发症
可有自发性气胸、血气胸、支气管扩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并发症。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
确诊肺结核、制订化学治疗方案和考核治疗效果的主要依据。
2.影像学检查
(1)原发综合征呈哑铃状阴影。
(2)纤维钙化的硬结病灶表现为密度较高、边缘清晰的斑点、条索或结节。
(3)干酪样病灶表现为密度较高、浓淡不一,有环形边界的不规则透光区或空洞形成等。
3.结核菌素试验°
四、诊断要点
(1)两次痰标本涂片镜检抗酸杆菌阳性或分离培养分枝杆菌阳性。
(2)胸部X线摄片显示肺结核征象。
五、治疗
(1)进行化学治疗,其原则为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治疗。
(2)针对毒性症状和咯血进行对症治疗。
(3)进行手术治疗,一般适用于经合理化学治疗无效、多重耐药的厚壁空洞、大块干酪灶、结核性脓胸、支气管胸膜瘘和大咯血保守治疗无效者。
六、护理、健康指导及预后
1.常用护理诊断/问题及措施
(1)知识缺乏 缺乏有关肺结核传播及化疗方面的知识。
①肺结核患者症状明显,有咯血、高热等严重结核病毒性症状,或结核性胸膜炎伴大量胸腔积液者,应卧床休息;
②轻症患者在坚持化学治疗的同时,可进行正常工作,但应避免劳累和重体力劳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做到劳逸结合;
③痰涂片阴性和经有效抗结核治疗4周以上的患者,没有传染性或只有极低的传染性,应鼓励患者过正常的家庭和社会生活;
④有计划、有目的地向患者及家属逐步介绍有关药物治疗的知识;强调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化学治疗的重要性,使患者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督促患者按医嘱服药、建立按时服药的习惯;
⑤激励患者坚持全程化学治疗,如出现巩膜黄染、肝区疼痛、胃肠不适、眩晕、耳鸣等不良反应要及时与医生联系,不要自行停药,大部分不良反应经相应处理可以完全消失;
⑥恢复期可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加强体质锻炼,增进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机体消耗增加,食欲减退有关。
①制订全面的饮食营养计划,增加饮食的品种,釆用患者喜欢的烹调方法;
②提醒患者进食时应心情愉快、细嚼慢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③每周测体重1次并记录,判断患者营养状况是否改善。
2.其他护理诊断/问题
(1)体温过高与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干酪型肺炎有关。
(2)疲乏与结核病毒性症状有关。
(3)焦虑与不了解疾病的预后有关。
(4)有孤独的危险与呼吸道隔离有关。
(5)潜在并发症: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胸腔积液、气胸等。
3.健康指导
(1)早期发现患者并登记管理,及时给予合理的化学治疗和良好护理。掌握患者从发病、治疗到治愈的全过程。
(2)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3)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调理和用药指导。
4.预后
肺结核病因明确,有成熟的预防和治疗手段,大部分可获得治愈或痊愈。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科护理学》第二章(七)肺结核”,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护理学专业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