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基础护理学》知识点:第十章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2)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2-11-11 23:25:57  |  关键词: 《基础护理学》

  •  
  •  
  •  

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基础护理学》知识点:第十章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2)相关内容,为报考护理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护理学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第二节  静脉输血法

一、目的和原则

1.目的

1)补充血容量,增加有效循环血量,增加心排出量,提高血压,促进血液循环。常用于失血、失液导致的血容量减少或休克的患者。

2)纠正贫血,补充血红蛋白,促进携氧功能,常用于严重贫血患者。

3)补充抗体,增加机体免疫力。常用于严重感染的患者等。

4)补充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组织渗出和水肿。常用于低蛋白血症的患者。

5)补充各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利于止血,可预防及控制出血。常用于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

6)排除有害物质。

2.原则

1)输血前必须做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

2)无论是输全血还是输成分血,均应选用同型血液输注。

3)患者如果需要再次输血,则必须重新做交叉配血试验,以排除机体已产生抗体的情况。

二、血液制品的种类

1.全血

1)新鲜血:基本上保留血液原来的各种成分,对血液病患者尤为适用。

2)库存血:仅保留了红细胞和血浆蛋白,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出血。在4℃冰箱内冷藏,保存期23周。大量输库存血时,可导致酸中毒和高钾血症。

3)自体输血:此法不需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包括:

①术中失血回输:如宫外孕、脾切除等手术患者;

②术前采血保存:选择体质好,手术范围较大,预计失血量较多的患者,在术前23周定期反复釆血保存。

2.成分血

成分血具有纯度高、体积小、一血多用、节约血源、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且稳定性好、易于保存等优点。

1)血浆:主要为血浆蛋白,不含血细胞。

①新鲜血浆:含正常量的全部凝血因子,适用于DIC、大量输入库存血引起出血倾向的患者;

②保存血浆:适用于低血容量和低血浆蛋白的患者;

冰冻血浆:-30保存,有效期1年。应用时放在37.0温水中融化。融化后立即输入,以免纤维蛋白析出;

④冰冻干浆:用生理盐水或0.1%酸钠溶解后使用。

2)红细胞:

①浓缩红细胞:新鲜血将血浆分离后剩下的部分,含有少量血浆,适用于血容量正常需补充红细胞的贫血患者;

②洗涤红细胞:红细胞经三次洗涤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适用于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脏器移植患者等;

③红细胞悬液:指全血经离心提取血浆后的红细胞加入等量红细胞保养液制成。用于战地急救、中、小手术患者。

3)白细胞浓缩悬液:4.0℃保存,48小时内有效,适用于粒细胞减少、严重感染者。

4)血小板浓缩悬液:22.0℃保存,24小时内有效,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者。

5)其他血液制品:

①白蛋白液:适用于低蛋白血症患者;

②纤维蛋白原:适用于DIC等;

③其他:凝血酶原复合物等。

三、静脉输血法

1.输血前准备

1)备血,抽取血标本,作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血制品输入前须做血型鉴定和交叉试验;血浆输入前须做血型鉴定;白蛋白液等输入前不须做血型鉴定。

2)取血,与血库人员共同做好“三查”“八对”;“三查”即查血的有效期、血制品的质量和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即对姓名、床号、住院号、血瓶(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和剂量。

3)取血后室温下放置1520分钟后再输入,一般在4小时内输完。注意勿剧烈震荡血液,以免红细胞大量破坏而引起溶血;不能将血液加温,防止血浆蛋白凝固变性引起输血反应

2.直接输血法

1)将供血者血液抽出后,立即输给患者的方法。常用于婴幼儿少量输血或无血库条件而患者急需输血时。

2)核对医嘱、患者及供血者的姓名、血型、交叉配血结果→协助患者和供血者取仰卧位→在供血者的上臂缠绕血压计袖带,充气维持压力l00mmHg,以阻断静脉血通过→在无菌注射器内抽取一定量的抗凝剂(每50ml血中加3.8%酸钠生理盐水5ml),从供血者静脉内抽出血液,直接输给患者;由三位护士协作,即一人采血,一人传递,另一人将血输注给患者。

3)注意事项:连续抽血时,不必拔出针头,只需更换注射器,同时放松袖带,用手指压迫穿刺部位前端静脉,以减少岀血;从供血者抽血和向患者推注血液均不可过快过急。

3.间接输血法

查对患者、解释→先输入少量生理盐水→两位护士“三查”“八对”,认真核对血液→轻轻摇匀血液→连接输血针→调节输血速度,开始输入速度宜慢(<20/分),观察1015分钟,如无不良反应,再根据病情调整滴速,成人一般为4060/分,儿童酌减→血液输完后,继续滴入少量生理盐水,使输血器内的余血全部输入体内→拔针,整理用物→一洗手,记录输血时间、种类、剂量、血型、血袋号、有无输血反应等。

4.注意事项

1)根据配血单采集血标本,禁止同时采集两位患者的血标本,以避免差错。

2)输血时须两人核对无误方可输入。

3)如用库存血,必须认真检查库存血质量。正常血液分为两层,上层血浆呈黄色,下层血细胞呈红色,两者之间界限清楚,无凝块。如血浆变红,血细胞呈暗紫色,界限不清,有明显凝血块,提示可能溶血,不能使用。

4)输入血液内不得随意加入其他药品,以防止血液变质。

5)输血前、后及两袋血之间应输入少量生理盐水,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6)输血过程中,应加强巡视,如发生严重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

7)加压输血时应有专人守护,防止血液走空,发生空气栓塞。

四、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

1.发热反应

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12小时发生。初起体温可升至38℃以上,持续30分钟至数小时不等,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皮肤潮红等症状,重者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昏迷。全身麻醉患者发热反应不明显。

1)原因:

①血液保养液或输血用具被污染、违反无菌操作原则等使血液中含有致热物质;

②多次输血后,受血者血液中产生白细胞抗体或血小板抗体。

2)护理措施:

①症状轻者,减慢或暂停输血;症状重者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生,配合抢救

②对症处理:寒战时应保暖;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

③按医嘱给抗过敏药、退热药或肾上腺皮质激素;

④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

⑤保留余血及输血器等,以便查明原因。

3)预防措施:严格管理血制品和输血用具,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污染。

2.过敏反应

多发生在输血后期或即将结束时。轻者出现皮肤瘙痒、麻疹、轻度血管性水肿(表现为眼睑、口唇水肿);重者因喉头水肿出现呼吸困难,两肺闻及哮鸣音(支气管痉挛所致),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一般症状出现越早,反应越重。

1)原因:患者过敏体质;输入血液中含致敏物质,如献血员在献血前用过可致敏的药物;多次输血,体内产生抗体。

2)护理措施:

①轻者减慢输血速度;重者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生;

②对症处理:氧气吸入、气管切开、抗休克治疗等;

③根据医嘱给予11000肾上腺素0.51ml皮下注射或用抗过敏药物(如异丙嗪)和激素(如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

④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预防措施:勿选用有过敏史的献血员;献血员在采血前4小时内不宜吃高蛋白和高脂肪食物,宜食少量清淡食物或糖水,不宜服用易致敏的药物;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输血前给予抗过敏的药物。

3.溶血反应

溶血反应是最严重的输血反应,一般输血1015ml后,即可出现症状,分为三个阶段:

①开始阶段:红细胞凝集成团,阻塞血管,导致组织缺氧,出现头胀痛、四肢麻木、腰背部剧烈疼痛和胸闷等;

②中间阶段:凝集的红细胞溶解,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伴有寒战、高热、呼吸急促和血压下降等症状;

③最后阶段:大量血红蛋白从血浆进入肾小管,遇酸性物质结晶,阻塞肾小管,出现少尿、无尿等急性肾衰竭症状。

1)原因:

①输入异型血,反应迅速,症状重;

②输血前红细胞已被破坏溶血,如血液贮存过久、保存温度不当、血液震荡过剧、血液内加入高渗或低渗溶液或影响pH的药物、血液受到细菌污染等;

Rh因子不合,Rh阴性的患者再次接受Rh阳性血液时会发生溶血反应。此类溶血反应发生晚、反应慢、症状轻。

2)护理措施:

①立即停止输血,保留余血;采集患者血标本重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②安慰患者;

③口服或静脉滴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防止或减少血红蛋白结晶阻塞肾小管;

④双侧腰部封闭或用热水袋敷双侧肾区,防止肾血管痉挛,保护肾脏;

⑤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尿量,并记录。

3)预防措施: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输血前仔细查对,杜绝差错;严格执行血液保存规则,不可釆用变质血液。

4.大量输血后反应

1)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其临床表现、原因及护理措施与静脉输液反应相同。

2)出血倾向:表现为皮肤、黏膜瘀点和瘀斑,穿刺部位可见大块淤血斑或手术伤口渗血等。

①原因:与长期反复输入库存血或短时间内大量输入库存血有关;

②预防措施:大量输入库存血时,间隔输入新鲜血、血小板悬液或凝血因子,以补充足够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岀血倾向、生命体征等。

3酸钠中毒反应:表现为手足搐搦、出血倾向、血压下降、心率缓慢甚至心搏骤停。

①原因:与大量输血后血钙下降有关。由于大量输入库存血,导致大量枸酸钠进入体内,如果患者的肝功能不全,导致枸酸钠尚未在肝脏代谢、氧化,即和血中游离钙结合而使血钙下降,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血管收缩不良、心肌无力等;

②预防措施:输入库存血1000ml以上时,按医嘱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ml,以补充钙离子。

4)酸中毒和高钾血症:由于库存血保存时间延长,细胞破坏增加,导致血制品中钾离子浓度升高和酸度增加。因此大量输入库存血或库存血保存时间过久,均可能导致酸中毒和高钾血症。

5)其他:空气栓塞及因输血传染的疾病如病毒性肝炎、疟疾、艾滋病及梅毒等。


专业课.jpg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基础护理学》知识点:第十章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2)”,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护理学专业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