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2018考研管理类联考论证有效性分析解析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0-04-01 09:39:04  |  关键词:

  •  
  •  
  •  

2018考研管理类联考论证有效性分析解析

论证有效性分析试题的题干为一段有缺陷的论证,要求考生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选择若干要点,评论该论证的有效性。本类试题的分析要点是:论证中的概念是否明确,判断是否准确,推理是否严密,论证是否充分等。文章要求分析得当,理由充分,结构严谨,语言得体。既然材料本身的论证存在诸多逻辑问题,那么其实更确切地讲,这一题目就是让我们能够客观严谨地“分析论证的无效性”,也就是用语言文字对文章中存在的论证缺陷进行分析和评论。

  接着,我们一起来看今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

  56、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哈佛大学教授本杰名.史华慈,在20世纪末指出,开始席卷一切的物质主义潮流将极大冲击人类社会固有的价值观念,造成人类精神世界的空虚,这一观点值得商榷。

  首先,按照唯物主义物质决定精神的基本原理,精神是物质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因此,物质丰富只会充实精神世界,物质主义潮流不可能造成人类精神世界的空虚。

  其次,后物质主义理论认为,个人基本物质生活条件一旦得到满足后,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非物质生活,物质生活丰裕的人,往往会更重视精神生活,追求社会公平、个人尊严等。

  还有,最近一项对高校大学生抽样调查表明,69%的人认为物质生活可以丰富精神生活,22%的人认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没什么关系,只有9%的人认为物质生活的丰富反而会降低精神追求。

  总之,物质生活决定精神生活,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会促进精神世界的发展。担心物质生活的丰富会冲击人类精神世界,只是杞人忧天罢了。

  从题目难度上看,相比于去年的“人性与国家监督”的题目,今年这道论证题目的难度并未上升,属中等难度。

  一、全篇总共370字,阅读量较小,同去年相比略有下降,阅读负担不大;

  二、文章所涉领域虽然归属于哲学范畴,但是不涉及深层次的专业知识,对于“物质”和“精神”这种基础的哲学知识,大部分考生是有一定了解的,不会妨碍考生的理解和分析,也不会给考生答题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三、材料观点明确、层次清晰,逻辑关系较为明显,因而文中所含的逻辑漏洞也较为明确,易于发现。

  总论点:物质生活的丰富不会冲击精神世界。

  上述题干在推理及论证过程中存在诸多逻辑漏洞,至少包括如下要点:

  1.精神是物质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因此,物质丰富只会充实精神世界,这一论证值

  得商榷。第一个“物质”,前一个哲学概念,是表示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而后一个“物质”是指物质生活,二者具有本质区别,不能等同。

  2.个人基本物质生活条件一旦得到满足后,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非物质生活,论证过于

  绝对。个人基本生活条件得到满足之后,可能会专注于财富积累或挥霍享受,可能依然不会重视精神生活。

  3.对大学生所做的抽样调查可能存在样本量过小,抽样偏颇之嫌。如果调查的大学生只是部分专业的大学生或者部分地区的大学生,那么其样本不具有代表性,那么,其调查结果就未必准确,所以以此为根据得出的结论就是值得怀疑的。

  4.“物质决定精神”不意味着“物质生活决定精神生活”,前者属于哲学问题,后者为社会问题,二者不能进行类比。

  论证有效性分析的评分细则:

  (1)如果考生准确找出材料中的四个逻辑漏洞,并写成文章,则每个缺陷给3分。

  (2)按论证程度给分。

  ①如果考生对给出的缺陷进行了有效分析,即有论述内容,且较为准确,则每个分析给3分。

  ②如果给了分析,但分析部分论述不够充分,则每个分析给1分。

  (3)其他要求。

  ①无标题,在以上评分的基础上扣2分。

  ②卷面整洁,字迹清晰,加1分;卷面较乱,看不清,在以上评分的基础上扣2分。

  ③错别字,3个以内,扣1分;3~6个,扣2分;7个以上,扣5分。

  ④语言流畅,无明显语病,加2分;语病较明显,扣3分。

  ⑤结构完整,在以上评分的基础上加1分;结构残缺,在以上评分的基础上扣2分。

  注:加分后,总分数不超过30分。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