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护理学导论》第五章 护理理论(2)”相关内容,为报考护理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护理学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第五章 护理理论(2)
第二节 罗伊(Roy)适应模式
一、罗伊适应模式基本内容
罗伊适应模式是围绕人的适应行为,即人对周围环境中的刺激的适应而组织。在模式中,刺激和人的适应水平构成适应系统的输入,人的行为是适应系统输出。而用应对机制来说明人这个适应系统的控制过程,输出的行为包括内部和外部可以被观察、测量并记录的行为,输出分为适应性反应和无效反应。适应性反应可促进人的完整性,并使人得以生存、成长、繁衍、主宰及自我实现。无效反应则不能达到这些目的。
1.刺激
罗伊认为刺激是指来自外界环境或人体内部的可以引起反应的一个信息、物质或能量单位,所有的内外环境中的刺激均可以影响人的适应,这些刺激根据其作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主要刺激:即当时面对的,需要立即应对的刺激。
(2)相关刺激:即一些诱因性的刺激,或对当时有影响的刺激,这些刺激是可以观察到的、可测量到的,或由本人所诉说的。
(3)固有刺激:是原有的,构成本人体质性的刺激,这些刺激可能与当时的情况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易观察到,或测量到。
2.适应水平
是输入的一部分,如果刺激在人的适应区内,则人可能适应刺激,如刺激在人的适应区外,则人不能适应刺激。
3.应对机转
(1)生理调节:主要是通过神经-内分泌渠道的调节来发挥作用。
(2)认知调节:主要通过认知-情感渠道的调节来发挥作用。
4.效应器
(1)生理功能:主要是人从生理方面对环境刺激所产生的反应。其目的是保持人生理功能的完整,生理功能方面的需要。
(2)自我概念:是外界对一个人的看法再结合个人对自己的看法而形成的。其主要是维持人的心理完整,包括躯体自我及人格自我。
(3)角色功能:角色是某人在特定场合的义务、权利及行为准则。每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是依照其角色而定的。角色功能是为了保持人的社会功能的完整。
(4)相互依赖功能:是人的社交及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也是为了保持人的社会功能的完整。有两个方面的行为,包括贡献性行为及接受性行为。
5.适应反应
适应反应包括有效反应及无效反应。有效反应是人能适应刺激并维持自我的完整统一。无效反应是人不能适应刺激,自我完整统一受到损害。
二、对护理学四个基本概念的阐述
1.人
罗伊认为人作为护理的接受者,可以是个人、家庭、团体、社区或者社会人群。人是具有生物、心理和社会属性的有机整体,是一个适应系统。所谓适应系统,包含了适应和系统两个方面。一方面,人作为一个有生命的系统,处于不断与其周围环境互动的状态,在系统与环境间存在着信息、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是一种开放系统;另一方面,由于人与环境间的互动可以引起自身内在的或者外部的变化,而人在这种变化的环境中必须保持完整性,因此,每个人都需要适应。
2.健康
是个体“成为一个完整和全面的人的状态和过程”。人的完整性表现为有能力达到生存、成长、繁衍、主宰和自我实现。健康也是人的功能处于对刺激的持续适应状态。若个体能不断适应各种改变,即能保持健康,故可认为健康是适应的一种反映。
3.环境
环境是“围绕并影响个人或群体发展与行为的所有情况、事件及因素”。环境中包含主要刺激、相关刺激和固有刺激。
4.护理
护理是帮助人控制或适应刺激,以达到良好的适应状态的科学。护理是一种应用性的科学,它是护士艺术性地应用护理知识满足患者的需要,帮助患者适应。为了达到促进个体适应性反应的目标,护士可通过采取措施控制各种刺激,使刺激全部作用于个体的适应范围之内。同时也可通过扩展人的适应范围,增强个体对刺激的耐受能力,来促进适应性反应的发生。护理的功能是帮助人们在患病时维持生理、自我概念、角色概念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需要,以最大限度地维护患者的健康。
三、罗伊适应模式与护理实践的关系
罗伊适应模式被广泛地应用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她认为护士的主要任务是采取各种方式控制影响患者的刺激,扩大患者的适应范围,改善护理对象的适应方式,提高患者在生理、自我概念、角色功能及相互依赖方面的适应能力。根据适应模式,护理工作方法有六个步骤:一级评估、二级评估、诊断、制定目标、干预和评价。
1.一级评估
一级评估是指收集与生理功能、自我概念、角色功能和相互依赖四个方面有关的行为,又称行为估计。评估的内容和范围包括:
(1)生理功能:包括氧气、营养、排泄、活动及休息、自我保护、感觉、水电解质平衡、神经及内分泌功能等。
(2)自我概念:包括躯体自我(体感及体象)、人格自我(自我统一、自我理想、道德-伦理-精神自我)。
(3)角色功能:包括人的各种角色(第一、第二及第三角色)。
(4)相互依赖:包括贡献性行为及接受性行为。
通过一级评估,护士可确定患者的行为反应是适应性反应还是无效反应。
2.二级评估
二级评估是对影响患者行为的三种刺激因素的评估,具体内容包括:
(1)主要刺激:即对当时引起反应的主要原因的评估。
(2)相关刺激:包括吸烟、饮酒、药物、自我概念、角色功能、相互依赖、社交方式、应对机制及方式、生理及心理压力、文化背景及种族、信仰、物理环境、社会文化经济环境、家庭结构及功能、家庭发展周期等。
(3)固有刺激:包括遗传、性别、生长发育的阶段、信仰、态度、特性及社会文化方面的其他因素。
通过二级评估,可帮助护士明确引发患者无效反应的原因。
3.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是对患者适应状态的陈述或诊断。护士通过一级和二级评估,可明确患者的无效反应及其原因,进而可推断出护理问题或护理诊断。
4.制定目标
目标是对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应达到的行为结果的陈述。制定目标时护士应注意一定以患者的行为反应为中心,尽可能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并尊重患者的选择,且制订可观察、可测量的和可达到的目标。
5.干预
罗伊认为护理干预可通过改变或控制各种作用于适应系统的刺激,即消除刺激、增强刺激、减弱刺激或改变刺激,使其全部作用于个体适应范围内。干预也可着重于提高人的应对能力,扩大适应范围,使全部刺激能作用于适应范围以内,以促进适应反应。
6.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护士应将干预后患者的行为改变与目标行为相比较,确定护理目标是否达到,衡量其中差距,找出未达到的原因等,然后根据评价结果修订或调整计划。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护理学导论》第五章 护理理论(2)”,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护理学专业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