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体复习时间是这样的:
大三下学期:主要是数学,从数学课本看起。由于还有什么女生节、啦啦操还有干部换届等事,就只把高数和概率给看完了。看数学课本主要看概念、定理,证明。看的过程中把自己觉得不太熟或易忘的拿笔记本记下来。看后做课后题,一般看完一遍,课后题都要会做。A、B组都要做,不难、是基础。如果看完还不会做说明没好好看。你不是还报了数学班吗?上课好好听,高数可以不预习,但一定一定一定要复习。
英语貌似开始只背了单词。买了本红宝书,我的英语基础不太好,(6级擦线水平426),刚开始背得超慢,好像一个星期才背了1.5单元,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把里面例句有的一些给背了,包括例句中不认识的单词。我在手机里下了有道词典,里面可以设置背单词的计划,每天会出现新的单词还有以前多次背都背不会的词。我把平时红宝书里或其他地方不认识的单词全都给存里面,早上到教室离上课还有几分钟的时候就把手机拿出来把那些单词给背了,也可以在自己不喜欢的课上背。这样背单词进度比较慢但印象会深。这学期结束大概背了不到20个单元。不要看有的人一天一单元,但我保证他们都没记住。另外我还买了本新概念,背完单词的时候读一读,把里面的复杂的句型分析一下,不认识的单词也要背。原打算一个星期背一篇,后来发现考研快结束的时候才看了十几篇。
暑假:在家呆了5天左右就滚回学校学习了,在实验楼挺凉快的。由于早上特别容易困,所以我基本不会花一早上或一下午看一门,都交叉着尽量提高学习效率。不过每天好像时间分配挺固定的。7点多起床,吃早饭。8点左右到教室,站在教室外面(坐教室真的会睡着的)背一个小时单词,(差不多一天一个单元)。一个小时读新概念,一个小时看西经,最后一个小时看数学。吃午饭,一点再次回到自习室,做一篇英语阅读(阅读150篇),看不懂的句子提前划下来,睡一会(一个小时左右),醒来之后对答案,看翻译。刚开始真的错了超多,不过后来好像少了一点点。然后再看一小会西经,最后下午剩下的时间加上晚上都做数学。如果哪一天起晚了,就自动省去该时间段内容。
那时候不知道自己报哪个学校,不过已经决定学硕了,所以直接看了西经。先看课本,然后做课后题。我们当时上课老师还让每章做了总结,把总结顺带给看了。暑假结束,微观大概快看完了。
数学把课本解决掉之后,就开始看复习全书,买的李永乐的。中间如果有需要熟记的做法就找个笔记本总结一下。复习全书的现代做完了,还剩下概率没做。
英语单词好像是差10单元左右背完。
政治在暑假末上的课,9天好像。老师也会给你全程政治复习计划。
大四上学期:基本都到十月初了,罗晓辉的数学冲刺班开始,就以冲刺班讲义为主。讲义很重要,大概做了两三遍吧。十月底左右复习全书看完了。西经开始看宏观,还跟以前一样,月底看完。英语开始做真题。政治开始看启航的教材,每天能花一节课时间读政治。每读一张做一章题,我买了本启航的1500题。
十一月,数学又看了复习全书,花了一个月看了复习全书的第二遍。西经宏观加微观,看了第二遍,就一天一章的节奏。政治买了本风中劲草,开始背,一天一章。继续做1500十一月底开始做数学真题,一天一套。前几年的比较简单,一个小时左右就做完了,做完后认真总结。我会把真题的大题按完整的步骤写下来。因为随便写,总会在小细节上算错。英语真题大概开始做第二遍。同学给了我一本中南的研究生出的专业课复习全书,结合课本开始看。
十二月,政治我买了本任汝芬还是肖秀荣的我给忘了的知识点汇总,是个小册子,风中荩草只在需要的时候看,大的厚的政治资料一定要扔掉,有空的时候把1500题看看,看错题。月初的时候每天写一道政治真题的34题,自己思考自己写下来,然后对答案。英语从10号开始背作文,一天一篇。数学做了真题的第二遍,基本不应该有不会做的题。买了本李永乐的最后十套题,题比较难,但是近几年数学的趋势,如果遇到太难的题就搞懂就行。但对于常规题要会做。花了半个月左右把西经看了第三遍,还有那本答案(因为它会有知识框架和各个学校的真题)。有的时候会花一个晚上的三分之二来看专业课,还会研究它的大纲,最后一个星期做了它的历年真题。
20号左右各种盗版的政治预测就出来了,大体主要背那个还有启航的20天20题。
对了我大四上学期由于手机坏了,正好换了部老年机,超好用。除了电话短信,巨慢的网速什么都没有了。你一定要经得起手机的诱惑,要么上自习就不带手机。
基本好像就是这样的,最后就考试了。
大体时间安排就是这样的。每个人情况不一样,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时间,最好能把每一天的时间段安排好。我需要完成多少任务哪个点在干什么都是固定的。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感想和经历,权当是对考研生活的祭奠吧!为自己曾经奋斗的青春留下点回忆,为后来人指点下迷经。祝大家能在明年的研究生考试中脱颖而出,顺利走向心目中的理想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