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中国教育史》第九章 近代教育体制的完备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2-10-21 22:15:12  |  关键词: 《中国教育史》

  •  
  •  
  •  

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国教育史》第九章 近代教育体制的完备”相关内容,为报考教育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帮助。更多有关教育学综合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第九章 近代教育体制的完备

47. 1922年新学制  

1922年11月1日以大总统令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方案》,即1922年新学制,或称壬戌学制。因采用美国式中小学六三三分段法,又称“六三三学制”。该学制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小学年限为6年,初中与高中分别为三年,中等教育是新学制的精髓。新学制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新教育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  

48. 蔡元培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一、“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偏向现象世界之观念,隶属政治之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以追求实体世界之观念为目的,为超越政治之教育。  军国民教育为体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智育,公民道德教育为德育,美感教育为辅助教育,世纪观教育将德智体三育合而为一,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二、改革北大的教育实践  

首先,改变校风,明确教育宗旨。因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官僚习气浓厚,学生入学多为升官发财重文轻理,尤重法科,他极力改变这种状况,改变当时不良习气,养成正当健康的娱乐爱好,从而促进北大优良学风的形成。整顿教师队伍,只要有真才实学,热心教学和研究的学者,不论年龄、资格都可以聘用。  

第二,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这是由大学的性质决定的,各派学说在北大都应该占有一席之地,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术气氛。  

第三,提倡教授治校的管理的模式。主张大学应该由真正懂学术的人来管理,成立了最高立法和权力机构——评议会,每五名教授评选议员一名。  

第四,改革教学体制。针对当时北大重术而轻学的思想,沟通扩充文理学科,废科设系。

三、教育独立思想  

1922年发表《教育独立议》《非宗教运动》阐述了这一思想。  

教育经费独立。政府指定款项,不能移做他用,建立独立的学校教育会计制度。 

教育行政独立。教育行政机构不附设于政府部门,教育总长也不因政局变动而频繁变动。 

教育学术和内容。

教育方针稳定,不受政治干扰,能自由编辑、出版、选用教科书。 

独立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反对军阀控制教育,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革命意义。 

49. 蔡元培高等教育实践对我国现代大学发展的意义  

20世纪初,蔡元培的高等教育思想领导了中国文化教育的转型,他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广泛吸收西方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形成了博大精深的高等教育思想体系,并在教育改革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研究蔡元培的高等教育思想,特别是他在北京大学的改革实践,对加快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意义。 

(1)“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方针的推行  

首先,蔡元培聘请名人来校访学,吸取不同流派的学术思想,营造学术争鸣的良好氛围。同时,给予大学生充分自由,允许大家有选择的吸收各学派的精华形成自己的见解,在比较中优胜劣汰。  

其次,在教师聘任方面,唯才是用,兼容并包,把各领域的知名学者教授都邀请来校任教,使当时的北大学者云集,形成了近代中国力量最雄厚,影响最深远的文化人才群,从而为北大后来成为新文化的发祥地奠定了基础。  

最后,在课程安排上,主张兼顾中西,在传统科目之外建立了中国近代文学和世界新闻学,戏曲文学和小说文学,以及多门外语,这些创举充分体现了北大的开放和包容。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给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提供了舞台,同时也给国内外学者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2)在大学管理上,倡导学术自治,推行教授治校,首倡男女同校  他按照教授治校和欧美各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原则,结合当时北大的实际情况,开创了我国民主治校、民主管理的模式。 推行校务公开制度,将北大重要事务予以公开,同时接受广大师生的合理化建议,欢迎广大师生的监督。在招生制度上,首倡男女同校,于1920年招收女学生,同时实行旁听生制度,教学和学术活动向全社会公开。 

(3)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上,沟通文理,培养完全人格。  

蔡元培的育人理念是“完全人格”,因此大学生必须具备强健的体魄,深厚博达的学问,对待知识要有科学客观的态度;不断修正自身缺点,培养良好德行,正确评价自己;注重美感教育,陶冶情感,学会生活。  

因此,在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上,倡导大学生文理科知识兼学并用,重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具有“完全人格”的人才。  

50. 五四运动中平民教育思潮  

(1)平民教育思潮是新文化运动中最主要的教育思潮之一。在民主旗帜的召唤下,人们认识到中国要重新崛起,必须使广大民众觉悟,平民教育开始受到社会的重视。其基本观点是:要实现自由民主平等的社会,必须打破等级制度的阶级差别。当时进行平民教育的人,根据其政治立场,思想倾向和在教育目的内容方法途径方面的差异可分为三大派别。  

一、以陈独秀,李大钊,邓中夏,毛泽东等为代表受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影响而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认为,要解决平民教育问题,必须先解决经济和政治制度的问题, 他们出版刊物,撰写文章,创办工人夜校和劳动补习学校,一面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积极进行平民教育。1921年毛泽东创办湖南自修大学,是这一派别平民教育逐渐发展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教育的重要标志。  

二、由一些受西方平民教育思想(杜威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影响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所组成。他们把平民教育视为救国和改良社会的手段,主张教育救国,因此,教育不应该只为少数贵族享有,而应为广大平民共有。在杜威思想的影响下,1919年10月,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联合组织了平民教育社,创办了《平民教育》专刊,,进行教育调查。  

三、以晏阳初为首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1923年8月,晏阳初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自任总干事,朱其慧任董事长,陶行知为书记。以“除文盲,作新民”为宗旨,大规模的推行平民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办起平民学校、平民读书处,平民问字处,成立了50多个平民教育分会。由于他们的努力,平民教育达到了高潮。此后,平民教育的主流地位逐渐为乡村教育运动所取代,最终汇集成为30年代流行一时的乡村教育运动。 

四、影响

传播了新知识、新思想,是教育思想的一次重要启蒙;影响了当时教育宗旨和政策的制定; 推动了平民教育实践活动的展开; 推动了义务教育的发展; 促进了男女教育机会的平等。   

专业课.jpg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中国教育史》第九章 近代教育体制的完备”,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