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的知识点是法治思维的概念及内涵(2017年新增、2018年非法学论述题)一起来学习吧“法治思维”,是指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的逻辑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它是将法律规定、法律知识、法治理念付诸实施的认识过程。
法治思维说到底是将法律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的准绳,它要求崇尚法治、尊重法律,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和推进工作。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要求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行使国家公权力时,无论是决策还是执行,都应始终关注至少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即目的、权限、内容、手段、程序五方面是否合法。 其内涵有: (1)法治思维是规则思维。法律实质上是一种规则。法律规则具有明确性、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可以为人们提供基本的行为准绳。规则思维要求制定良好的法律,并贯彻它、遵守它。 (2)法治思维是平等思维。法律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便是平等,有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首先,立法要平等,特权不可法制化;其次,法律的实施也要平等,任何人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不得有法外特权。 (3)法治思维是权力受制约思维。权力受制约思维要求制定科学的制度机制,使权力得到制约,使权力行使具有明确边界。依据法治思维,权力体制与机制必须保证权力在相互制约前提下相互配合。 (4)法治思维是程序思维。程序正义是实体正义的重要保证。程序思维要求分析问题特别是处理问题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必须遵循规律,为公权力行使设立科学、合理的程序,并确立违反程序的制裁性后果,从而防止破坏法定程序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