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方剂学》第一章 总论(2)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2-10-11 10:44:21  |  关键词: 《方剂学》

  •  
  •  
  •  

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方剂学》第一章 总论(2)”相关内容,为报考中医专业的考生们提供帮助。更多有关中医综合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题库答案

[A型题]

1.D2.D3.C4.A5.D6.A7.C8.C9.D10.B11.C12.B13.B14.D15.B16.B17.D18.D19.D20.D21.D22.D23.D24.B25.A26.C27.C28.B29.D30.B31.D32.B33.D34.A35.A36.C37.C38.B39.A40.A41.B42.B43.B44.A45.C46.A47.C48.D49.D50.D51.B52.A53.B54.B

[X型题]

1.ABCD

2.CD

3.ABD

4.AB

5.AC

6.ABC

7.BD

8.ABCD

9.AB

10.AD

11.ABC

12.BC

13.CD

14.CD

15.AD

16.ACD

17.ACD

18.ABCD

19.ABCD

20.ACD

21.BCD

22.BCD

23.BD

24.AB

25.ABD

26.ABCD

27.ABCD

28.AC

29.ABCD

30.ABCD

31.ABCD

32.ABC

33.ABCD

34.ABC

35.BC

精选解析

[A型题]

1.《医方集解》,清初汪昂著。该书收录之方,组成不繁,凡“药过二十味以上者,概不选录”,大多切于实用,疗效肯定。各类正方在前,功用相似的附方罗列其后,主次分明,沿革清楚,加减有法,便于触类旁通。诸方以补养、发表、涌吐、攻里、祛风、祛寒、清暑、利湿、润燥、泻火等功用为主,分为21剂。其分类独辟蹊径,以治法、病因并结合专科用方,首开综合分类方剂的先例。

6.方剂的功用与其所体现的治法是一致的,故以治法分类方剂的方法是在早期功用分类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熟的,这种方法始于“十剂”说。唐代陈藏器于《本草拾遗–条例》中提出“药有宜、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十种”,并于“宣可去壅”“通可去滞”“补可去弱”“泄可去闭”“轻可去实”“重可去怯”“滑可去著”“涩可去脱”“燥可去湿”“湿可去枯”之下,各举数药为例。

11.十枣汤方中甘遂善行经隧水湿,是为君药。大戟善泄脏腑水湿,芫花善消胸胁伏饮痰癖,均为臣药。三药峻烈,各有专攻,合而用之,则经隧脏腑胸胁积水皆能攻逐,且逐水之力愈著。然三药峻猛有毒,易伤正气,故以大枣十枚为佐,煎汤送服,寓意有二:缓和诸药毒性;益气护胃,减少药后反应;培土制水,邪正兼顾。

12.对胃肠有刺激的方药,宜饭后服用,以防产生副作用;滋补方药,宜空腹服用;治疟方药,宜在发作前2小时服用;安神方药,宜在睡前服用;急证重病可不拘时间服用;慢性病应定时服用,使之能持续发挥药效。

14.《黄帝内经》提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为使。”此书虽是专门刚阐中医基本理论的经典之作,但亦载有生铁落饮、四乌鲗骨一慮茹丸、左角髮酒、兰草汤、半夏秫米汤等13首方剂。

15.金人成无己之《伤寒明理论》系统阐述了张仲景《伤寒论》常用方20首的组方原理及方、药间的配伍关系。开方论之先河,拓展了方剂学的学术领域。

19.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渐积形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类治法。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以及疮疡痈肿等病证。

25.《医方集解》.清初汪品著。作者出于诸家方书但言某方治某病,“未尝发明受病之因,及病在某经某络……亦未尝发明药之气味功能,入某经某络,所以能治某病之故”的现状,为使方书不致徒设,选择“古方三百有奇,附方之数过之”,“先评受病之由,次解用药之意,又博采硕论名言,分别宜用宜忌”,详加论述。

26.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渐积形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类治法。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以及疮疡痈肿等病证。

27.金人成无己之《伤寒明理论》系统阐述了张忡景《伤寒论》常用方20首的组方原理及方、药间的配伍关系,开方论之先河,拓展了方剂学的学术领域。

30.佐药:有三种意义。①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②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③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

32.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

33.唐代陈藏器于《本草拾遗·条例》中提出“药有宜、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十种”,并于“宣可去壅”“通可去滞”“补可去弱”“泄可去闭”“轻可去实”“重可去怯”“滑可去著”“涩可去脱”“燥可去湿”“湿可去枯”之下,各举数药为例。

34.“七方”说始于《黄帝内经》。

45.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方剂大全是《普济方》。

47.论治病之方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49.[金]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说:“制方之用,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是也”,才明确提出“七方”的名称,并将《内经》的“重”改为“复”,于是后人引申“七方”为最早的方剂分类法。

50.影响方剂的因素有药味、药量增减变化和剂型更换。

51. 明代朱橚等编纂《普剂方》。

52.汗法适用于外感六淫之邪,邪气滞留肌表之证,麻疹初期疹出不透,疮疡初起,水肿初起等。

53.“八法”,是清代医家程钟龄从高层次治疗大法的角度,根据历代医家对治法的归类总结面来的。程氏在《医学心悟–医门八法》中说:“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54.《黄帝内经》是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著作。总结了有关辨证、治则、治法、组方原则、组方体例、方制大小、剂型等理论,为方剂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并载有“内经十三方”。

[X型题]

1.《景岳全书·新方八阵》中说:“补方之制,补其虚也”“和方之制,和其不和者也”“攻方之制,攻其实也”“用散者,散表证也”“寒方之制,为清火也,为除热也”“热方之制,为除寒也”“固方之制,固其泄也”“因方之制,因其可因者也。凡病有相同者,皆按证面用之,是谓因方”。

2.佐药有三种意义。①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②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③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面又能在治疗中起相咸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

13.①轻粉:外用适量,研末调涂或干掺,制膏外贴。内服每次0.1一0.2g,入丸、散服。②砒石:外用适量,研末撒数,宜作复方散剂或人膏药、药捻用。内服一次0.002-0.004g,人丸、散服。3升药:外用适量。本品只供外用,不能内服。且不用纯品,多配煅石膏外用。④炉甘石:外用透量,研末撒布或调意。水飞点眼、吹喉。一般不内服。宜炮制后用。

14.硼砂、明矾无敛疮生肌作用。血竭外用止血生肌敛疮,内服活血散瘀止痛。孩儿茶外用能收湿敛疮、生肌止血,内服能清肺化痰、生津止血。

15.轻粉外用攻毒杀虫,治疗梅毒、疥癣、疮疡溃烂等。土获苓能解毒除湿利美节,治疗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引起的肢体拘挛,以及湿热疮毒、热淋涩痛等。

16.土茯苓能解毒除湿利关节,治疗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引起的肢体拘挛。守宫不能治疗梅毒。轻粉外用攻毒杀虫,治疗梅毒、疥癣、疮疡溃烂等。大风子祛风燥湿、攻毒杀虫,治疗梅毒、麻风等。

17.蟾酥性味辛温,有毒,内服0.015-0.03g,人丸、散,外用不可人目,孕妇忌服。

18.硼砂外用清热解毒,内服清肺化痰。主治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目赤翳障,痰火壅滞,痰黄黏稠,咳吐不利等。

20.①四逆散与四逆汤属于不同的组方。四逆散透邪解郁,疏肝理气,组成为甘草、枳实、柴胡、芍药;四逆汤回阳救逆,组成为附子、干姜、甘草。②理中丸: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理中汤: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药力强。③失笑散与失笑丸属于不同方剂。失笑散活血祛瘀,散结止痛。本方所治诸痛,均为瘀血内停,血行不畅所致。方中五灵脂、蒲黄相须合用,活血祛瘀,通利血脉。面止瘀痛。用酽醋煎熬,取其活血脉,行药力,加强活血祛瘀止痛之效。失笑丸别名枳实消痞丸,行气消痞,健脾和胃。④右归伙与右归丸均有温肾填精的作用,治疗肾阳不足证。但右归丸较右归饮组成多鹿角胶、菟丝子、当归,面不用甘草,故其温补肾阳,填精补血之力更强。

21.①枳实导滞丸,君:大黄——攻积泻热,使积热从大便面下。臣;枳实——行气导滞,消积除满;神曲—消食化滞和胃。积实、神曲助大黄攻积导滞。佐:黄芩、黄连—-—清热燥湿,厚肠止痢;茯苓、泽泻——利水渗湿;白术——燥湿健脾,使攻积而不伤正。配伍特点:消法与下法并用;通因通用。②黄连解毒汤,君:黄连——清心泻火,兼泻中焦之火。臣:黄芩——清肺泻热,钙上焦之火。佐:黄柏——清下焦之火;栀子——清泻三焦之火,导热下行,引药入三焦,兼为使药。③枳实消痞丸,君:枳实-—行气消痞;臣:厚朴——下气除满。君臣相合,增强行气消痞除满之功。④苏子降气汤,君:苏子——降气平喘,化痰止咳;润肠通便,以助降肺气。臣:半夏——降气化痰;前胡——降气祛痰;厚朴—--降气平喘,宽胸除满。君臣相合,以治“上实”。佐:肉桂——温肾纳气,温阳化饮;当归——养血和血,“治咳逆上气”。肉桂、当归配伍,温补下元,以治“下虚”。苏叶、生姜——开宣肺气,降逆和胃,使降中有升,有利于恢复肺之宣降。

22.①麦门冬汤,君:麦门冬——养阴生津,润肺益胃,清降虚火。臣:半夏—降逆化痰:开胃行津,使麦门冬滋而不腻。佐:人参、甘草、粳米、大枣——益气生津,补中益肺。培土生金。使〔兼):甘草——调和诸药。②参苓白术散,君:人参、白术、茯苓——益气补中,健脾运湿。臣:山药、莲子肉——补益脾气,固涩止泻;白扁豆、薏苡仁——健脾渗湿。佐:砂仁———行气化滞,芳香化湿,醒脾和胃;甘草——健脾和中;大枣———补脾养胃;桔梗——开宣肺气,与渗利药配伍.降中寓升,利气化痰。使〔兼》:桔梗载药上行人肺,甘草调和诸药,兼作使药。配伍特点:治疗肺脾气虚、痰湿咳嗽证,体现“培土生金”之法。

23.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和消坚散结作用,使气、血、痰、食、水、虫等积聚而成的有形之结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索问·至真要大论》所说“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等就是消法的理论依据之一。

24.组方基本要求是:①辨证审因,决定治法,依法制方。②不一定“君臣佐使”俱全,但君药必不可少。

25.选择剂型的依据是病情的轻重缓急,药物的性能特点和给药方式与途径。

28.“十剂”包括“宣可去壅”“通可去滞”“补可去弱”“泄可去闭”“轻可去实”“重可去怯”“滑可去着”“涩可去脱”“燥可去湿”“湿可去枯”。

29.丸剂特点:①吸收缓慢;②药力持久;③服用方便;④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病证。

30.汗法是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的方法,使在表的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31.方剂的组成药物、配伍方法、剂量大小、剂型变化都影响方剂的功用与主治。

32.治法是在辨证审因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方法,对于方剂来说又是指导选药组方的原则和运用成方的指导原则。

33.方歌分别为:小蓟饮子藕蒲黄,木通滑石生地襄,归草黑栀淡竹叶,血淋热结服之康;朱砂安神东垣方,归连甘草合地黄,怔忡不寐心烦乱,养阴清热可复康;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赤芍枳壳草,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能排。

34.银翘散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犀角地黄汤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甘露消毒丹利湿化浊,清热解毒;防风通圣散疏风解表,泻热通便。

35.糊丸吸收缓慢,可延长药效,减轻药的不良反应。

专业课.jpg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方剂学》第一章 总论(2)”,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