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教育学原理》重点考点:第三章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相关内容,为报考教育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帮助。更多有关教育学综合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第三章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新增考点:
1. 媒介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如实物、文字、口头语言、图表、图像以及动画等。教学媒体往往要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来实现,如书本、板书、投影仪、录像以及计算机等。过去,教学媒体被视为教学环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媒体在不断更新,从简单的实物、口头语言、书本、录音、录像直到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教学媒体已成为教学中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要素。教学媒体不仅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的大小,而且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作用、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等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2. 教育的生态功能
(1)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学校和社会要加强生态文明的教育与宣传,让学生从小养成爱护自然、爱护生命、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情感,从而逐步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建设生态文明观念。
(2)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民族素质。对自然开发的无序与过度,运用科技的不当或失误、不懂得珍爱生命和节约资源等等,造成生态灾害与失衡的原因很多,都与人的素质不高相关。因此,我们应当有计划地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并注意指导与督促他们将这些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
(3)引导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活动。生态文明建设关涉社会的移风易俗,所以,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不应局限于校内,要组织学生参加到社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去。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加深认识,经受熏陶与锻炼,养成生态文明建设的情趣与信念。
考查题型:选择题,主观题
1.教育独立论【选择】
代表人物:蔡元培
观点:(1)教育经费独立。
(2)教育行政独立。
(3)教育学术与内容独立。
(4)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
评价:在当时国家衰落的国情下维持教育基本生存状态有其合理性,也对后来的收回教育权运动,抵制殖民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行不通的。
2.教育相对独立性【选择,主观】
教育具有的不是绝对独立性,而是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它对社会其他系统有能动作用,并且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与规律性,它的发展也有其连续性与继承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1)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主要通过所培养的人作用于社会。
(2)教育具有自身的活动特点、规律与原理。
(3)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传统型与连续性。
3.教育万能论【选择】
代表人物:爱尔维修
观点:教育万能论主张:“人受了什么样的教育,就成为什么样的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教育决定的。
评价:教育万能论反映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新兴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制度的进步要求,但普遍忽视或否定遗传素质及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把社会环境和教育看作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显然是不科学的。
4.人力资本理论
代表人物:舒尔茨
观点:(1)人力资本理论: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它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但不能被继承及转让。
(2)人力资本对个体的作用:人力资本投资能提高生产率,是人未来薪金、收益的源泉,也是劳动收入增加的根本原因。
(3)人力资本对社会的作用:人力资本也是一种生产要素资本,对生产起促进作用,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人力资本的增长速度快于物质资本增长的速度,这是现代经济最基本的特征。
(4)重视教育投资对人力资本的作用。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是一种可以带来丰厚利润的生产性投资。除此之外,人力资本投资还包含医疗改善、卫生保健等多种形式。
评价:人力资本论突破了传统物质资本的束缚,开辟了关于人类生产能力的崭新思路,为研究经济理论和实践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5.教育先行【选择,主观】
教育发展模式分为教育后行模式、教育并行模式、教育先行模式。我们把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叫作教育先行模式,即教育先于其他行业或经济发展的现有状态而超前、提前发展。但必须注意的是,教育先行发展并不代表教育的盲目发展,优先发展必须适度。
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是人力资本理论。
教育可以先行的原因是教育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
我国的教育发展战略是教育先行。
【题】论述我国的教育战略。
【答案要点】
(1)我国的教育战略是教育先行。教育先行是一种发展战略,即教育发展先于其他行业或者经济发展的现有状态而超前发展。
(2)教育优先发展的原因是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意义。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兴国战略,就必然要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①教育的基础性实质上是人的素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教育的育人功能、教育对人的个性素质全面发屋的优进,既是个人为人立世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为了开发我国的人口资源,他取国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强国,优先发展教育是一个必然的战略性举措。
②教育的先导性指教育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引领作川我国正处于现代工业化的过程之中,同时又面临知识社会时代的到米。因此知识不仅是力量,而且成了第一力量、第一资源、第一产业、第一财富、第一权力,乃至第一霸权。这对我国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国要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知识创新,掌握核心技术,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要依靠教育来传播最新知识技术,培养创新性人才。
③教育的全局性指教育的发展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具有全局性的影响。教育的功能对社会的发展来说无处不在,除了经济功能,还有政治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和社会流动功能。我们不难看出,教育使人的价值提升,对我国社会结构的良性演变,对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以及贫富差距的缩小和社会公平的拓展,对人与人、人与自然紧张关系的协调,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完善,都会起到独特的积极作用。
(3)值得注意的是,教育优先发展不是教育过度地超前发展,也不是教育的盲目发展,而是一种还度发展。要依据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来确定教育投资,过多的教育投资反而会造成浪费,所以,我国采用教育的适度优先发展战略,这一战略才能更好地保证人才兴国和科教兴国。
【北师大-2013-简答】结合教育与社会关系的有关理论,简述现代教育的战略定位。
6.筛选假设理论(文凭理论)【选择,简答】
代表人物:迈克尔·史潘斯
观点:(1)教育只是一种筛选装置,作用在于帮助雇主识别不同能力的求职者,并根据他们能力的大小安排其填补相应的工作岗位。
(2)强调教育文凭的重要性,认为教育只是通过文凭反映了个人已有的能力,并没有增加个人的能力。
(3)教育与工资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是通过筛选作用实现的。
评价:筛选假设理论描述和解释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困扰许多国家的教育文凭膨胀问题,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传播。但该理论片面强调教育的信号筛选作用,进而否认教育提高人的认知技能、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作用的观点是错误的。
7.劳动力市场理论(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选择,简答】
代表人物:皮奥雷、多林格、戈登等
观点:(1)劳动力市场是由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组成。
(2)两个市场之间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它们之间的人员很少相互流动。
(3)收入取决于你在哪个市场。
(4)教育只是决定一个人在哪个劳动力市场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评价:劳动力市场理论揭示了教育在资本主义国家劳动力市场划分中的作用,揭示了教育的扩展未能改变各阶级、集团间收入不平等的现实。但它对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论述是不全面的。
8.再生产理论【简答,主观】
代表人物:布尔迪厄
观点:(1)学校教育行为是一种符号暴力。教育内容的选择具有武断性,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文化,而这种教育内容又是通过武断的方式强加给学生的。教育复制了再生产权力的关系。
(2)学校通过暴力符号,实现文化再生产。首先,学校强加给学生统治阶级文化,有利于统治阶级子女的学业成功;其次,差异的学校教育强化了不同阶级文化资本的差异。
(3)文化再生产导致社会再生产。文化资本被制度认可后变成了一种资格,如文凭;通过学术差距转化为社会等级,完成从文化再生产到社会再生产的过程。
(4)自身身份的认同,不平等的合法化。由于再生产是通过将学术等级变成社会等级来实现的,因此,社会等级的划分似乎建立在天赋与努力之上,从而使这一过程合法化了,而不去考虑背后的社会和文化因素。
评价:布迪厄提供了一个更为复杂的教育制度分析,发展了一系列隐喻以表达社会和文化分层中微妙的权利和统治关系。也有一些人对其理论进行了批判性评价,认为这种理论在解释正规学校教育的作用和动力时有局限性。同时,有很多学者以各种实证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角度验证了布迪厄的理论,或用其理论分析解释了各种教育现象。
9.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1)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①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②制约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③制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
(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①制约教育的性质。
②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③制约教育的领导权。
④制约受教育的权利。
⑤制约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
(3)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①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②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③文化传统制约着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4)科学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①影响教育观念。
②影响教育结构。
③影响教育活动。
(5)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①人口数量影响教育规模与结构。
②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③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
【2015辨析】教育受制于社会,因此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取决于社会的现实要求。
【答案要点】
错误。
(1)教育受制于社会,意味着教育目的的确定、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选择等不能脱离社会,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社会为教育所提供的可能性加以考虑。
(2)教育目的的确定、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不仅受制于社会,还受制于教育者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以及教育自身的内在发展规律。
(3)教育目的的确定、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不仅要考虑社会的现实要求,还必须面向未来,培养社会发展的引导者与促进者。
10.教育的社会功能
(1)教育的经济功能
①使可能劳动力转变为现实劳动力。
②使知识形态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③提高劳动生产率。
(2)教育的政治功能
①通过传播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②通过造就政治管理人才,促进政治体制的变革与完善。
③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民主政治建设。
④通过形成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
(3)教育的文化功能
①传递文化。
②选择文化。
③发展文化。
(4)教育的科技功能
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知识积累。
②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所需人才。
③为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创造条件。
(5)教育的人口功能
①控制人口增长。
②提高人口质量。
③优化人口结构。
11.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选择,主观题】
(1)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特别是人的观念的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主要包括观念层面的现代化、制度层面的现代化、物质层面的现代化。
(2)全球化
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变革,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①正确处理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在立足我国教育实践的基础上,科学理解全球教育思想,为我所用。
②理性看待全球化对教育的影响,有意识抵御全球化的风险。在看到全球化给教育变革带来机遇和机会的同时,要警惕挑战和风险,用批判的眼光进行审视。
③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增进国际理解。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要有国际视野、全球意识,顺势而为。
(3)知识经济
(4)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必将对教育提出相应的要求,具体表现为:①培养学生具有收集、选择、整理、管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
②信息新技术将十分有利于发展教育和培训,带来教育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③为防止因个人信息技术能力的差距而造成的不平等现象加剧,学校和教师必须使所有的学生都能驾驭和掌握这些新技术。
(5)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变革,要求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具体包括:①勾画学校变革整体图景。多元文化教育的成功实施,必须将学校视为一个社会系统。为此,必须对学校进行整体变革,包括学校政策与政治、学校文化与隐性课程、学校的学习风格等。
②实施革新性课程变革。多元文化教育的成功实施,必须从制度层面进行改革,包括课程、教材、教学和学习方式等。其中,课程变革是核心问题。
③开展文化敏感性教学。文化敏感性教学要求教学适应不同文化学生的需要,其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将文化与各科教学结合起来,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价学生等方面更具文化敏感性和文化相关性。
(6)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主要体现在:①教育机会均等,即教育要为所有的社会成员提供平等的教育权利,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这意味着要对社会弱势群体学生给予特殊照顾。
②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③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
④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权的扩大,根据社会要求设置课程,编写教材的灵活性等。
(7)本土化、民族化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教育学原理》重点考点:第三章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