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药学》第一章 总论(3)”相关内容,为报考中医专业的考生们提供帮助。更多有关中医综合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精选解析
[A型题]
2.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颁布了经政府批准,由长孙无忌、李勣领衔编修,由苏敬实际负责,23人参加撰写的《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全书卷帙浩繁,共54卷,收药844种(一说850种),新增药物114种(一说120种),由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分组成,分为玉石、草、木、兽禽、虫、鱼、果菜、米谷、有名未用等九类。
4.梁代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首先釆用了自然属性分类法,将730种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七类,每类中再分上中下三品,这是中药分类法的一大进步。
9.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当推《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一般认为该书约成于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公元前一世纪~公元一世纪),一说是该书成书于东汉末年(公元二世纪)。全书载药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按药物功效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
21.《本草纲目》共52卷,载药1892种,改绘药图1160幅附方11096首,新增药物374种。
26.砂仁的主要产地是广东。
27.甘肃的当归,宁夏的枸杞,青海的大黄,内蒙古的黄芪,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山西的党参,河南的地黄、牛膝、山药、菊花,云南的三七茯苓,四川的黄连、川萼、贝母、乌头,山东的阿胶,浙江的贝母,江苏的薄荷,广东的陈皮、砂仁等等。自古以来都被称为道地药材,沿用至今。
28.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它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29.地黄的主要产地是河南。
30.根、根茎:一般以秋末或春初即二月、八月采收为佳,因为春初“津润始萌,未充枝叶,势力淳浓”“至秋枝叶干枯,津润归流于下”,且“春宁宜早,秋宁宜晚”(《本草纲目》)。
31.枸杞子的主要产地是宁夏。
众多的本草文献都记载了名贵药材的品种产地资料,如甘肃的当归,宁夏的枸杞,青海的大黄,内蒙古的黄芪,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山西的党参,河南的地黄、牛膝、山药、菊花,云南的三七、茯苓,四川的黄连、川芎、贝母、乌头,山东的阿胶,浙江的贝母,江苏的薄荷,广东的陈皮、砂仁等等。
33.将药物与液体辅料共置锅中加热拌炒,使辅料渗
入药物组织内部或附着于药物表面,以改变药性,增强疗效或降低毒副作用的方法称炙法。
34.火制是将药物经火加热处理的方法。根据加热的
温度、时间和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炒、炙、烫、煅、煨、炮、燎、烘等八种。
35.盐炙杜仲、黄柏可引药入肾和增强补肾作用;酒炙常山可减低催吐作用;姜炙半夏、竹沥可增强止呕作用。
36.种子类药材炒后则煎煮时有效成分易于溶出。而炒炭能缓和药物的烈性或副作用,或增强其收敛上血、上泻的作用。
42.炒黄、炒焦使药材易于粉碎加工,并缓和药性。
44.附子的炮制目的是降低其毒性。
46.神曲为面粉和其他药物混合后经发酵而成的加工品。
48.中药的性能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和毒性。
[B型题]
(39~40题)石膏配牛膝治疗胃火上炎、齿龈肿痛,以石膏清胃降火为主,牛膝引火下行为辅,增强石膏降火作用,故属相使关系。黄连配木香治湿热泻痢,腹痛里急,以黄连清热燥湿、解毒止痢为主,木香调中宣畅、行气止痛,可增强黄连治疗湿热泻痢的效果,也属相使关系。
(41~42题)天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为相畏。石膏配牛膝治疗胃火上炎、齿龈肿痛,以石膏清胃降火为主,牛膝引火下行为辅,增强石膏降火作用,为相使。
(43-44题)补气利水之黄芪与利水健脾之茯苓配合使用,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
(45~46题)根据药物四气、五味,结合临床用药经验,治疗表证的(具有辛散作用的)药物不宜久煎,贵重药物一般另煎。羚羊角是贵重药物,宜另煎。
[X型题]
1.海金沙:利尿通淋,止痛,宜包煎。辛夷:有毛,易刺激咽喉,入汤剂宜用纱布包煎。珍珠:内服入丸、散用,0.1~0.3g;外用适量。蒲黄:煎服,3~10g,包煎;外用适量,研末外掺或调敷。止血多炒用,化瘀、利尿多生用。
36.党参首载于《本草从新》;北沙参首载于《本草汇言》;而大黄、石膏首见于《神农本草经》。
38.水飞法是指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中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将不溶于水的药材粉碎后置于乳钵、碾槽、球磨机等容器内,加水共研,然后再加入多量的水搅拌,粗粉即下沉,细粉混悬于水中,随水倾出,剩余之粗粉再研、再飞。倾出的混悬液沉淀后,将水除净,干燥后即成极细粉末。水飞法所制粉末极细,又减少了研磨中粉末的飞扬损失,常用于矿物类、甲壳类药物的制粉,如水飞朱砂、炉甘石、滑石、蛤粉及雄黄等。
39.凡性味苦寒的药物(尤其是大苦大寒之品),不宜持续或过量服用,以免损伤脾胃的阳气。其中荔枝核、川楝子是常用的理气药,苦楝皮、使君子是常用的驱虫药。荔枝核的性味是辛、微苦,温;苦楝皮的性味是苦寒;川楝子的性味是苦寒;使君子的性味是甘温。
40.古代对妊娠禁忌药主要提禁用与忌用,极少提慎用。近代则多根据临床实际,将妊娠禁忌药分为禁用与慎用两大类。禁用药大多系剧毒药,或药性作用峻猛之品,及堕胎作用较强的药,如毒性强烈的斑蝥、水银、砒霜及巴豆等;药性猛烈的芫花、甘遂、大戟、商陆、三棱、莪术、水蛭及虻虫等;芳香走窜、通经堕胎作用强烈的麝香等。慎用药主要是活血祛瘀药、行气药、攻下药、温里药以及滑利通泄之品,如活血化瘀的红花、桃仁、牛膝等;行气破滞的大黄、番泻叶、枳实、芒硝等;大辛大热的乌头、附子、肉桂等;滑利通泄的冬葵、薏苡仁、瞿麦等。
中药的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通过临床实践,从对药物实际疗效的观察中归纳总结出来的。山药是常用的补气药,功效为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主治脾虚气弱之食少、便溏或泄泻、白带过多,肺虚或肺肾两虚的喘咳,肾虚遗精、尿频、妇女带下。由此可见,山药主要对脾、肺、肾三经的病变发挥治疗作用,而对其他经则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因此山药的归经是归脾、肺、肾经。
42.朱砂的常规用法用量是研末冲服,每次0.3~lg,或入丸、散剂。使用朱砂时应当注意,本品主含硫化汞,有毒,内服不宜过量、久服,以免汞中毒;肝肾功能不正常者慎用,孕妇忌服;火煅则析出水银,毒性大增,故忌火煅,宜水飞入药。
43.中药十八反、十九畏属于配伍禁忌的主要内容,临床应当避免配伍,以免产生或增强药物的毒性,或降低药物的疗效。十八反是指甘草反甘遂、大戟(包括京大戟、红大戟)、海藻及芫花;乌头(包括川乌、草乌、附子)反贝母(包括川贝母、浙贝母)、瓜萎(包括全瓜萎、瓜萎皮、瓜萎仁及天花粉)、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包括南沙参、北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及芍药(包括白芍、赤芍)。十九畏是指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44.酸味药不都兼有涩味,如白芍味酸但无收涩作用。苦泄不单指泻火,还包括通便、泄水等。
45.《神农本草经》中无归经内容。
46.醋制法可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作用,如用于三棱、莪术、柴胡、青皮、香附、延胡索、自然铜、穿山甲等;可降低毒性,缓和药性,如用于大戟、芫花、甘遂等;可矫臭矫味,如用于五灵脂等。